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时为洛学南传的第一人,他倡始的闽学,实质是洛学的延伸和发展.闽学最大的代表是朱熹,而与他齐名于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有张拭、吕祖谦,因三人的学术活动均在当时中国东南地区,故世称"东南三贤".研究"东南三贤"的天理观、理欲观和治学观的异同,有助于更深切地认识杨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吕祖谦兼具学者、史学家和理学家的身份,使他的祭文创作带上了与其他文学大家不同的特点,体现了独特的风格和雍容的风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一、闽人迁徙入广东省及福建闽南方言的传播;二、闽人迁徙海南省及福建闽南方言的传播;三、闽人移民入东南亚与闽方言在东南亚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多篇专门的吕祖谦研究及与之相关的硕、博士学位论文的出现,值得关注。同时,另有单篇论文百余篇。这些研究认为,吕氏是宗经的,但他研治《左传》主要是从史的角度切入,为了阐释其中的历史要素,把握历史规律,而不是要从中去发现什么传经的义例。目前,吕祖谦《左传》学研究这一领域还有很大空间,诸如吕祖谦《左传》学的特点、吕祖谦的研《左》轨迹、吕祖谦《左传》学的辞章学价值、吕祖谦《左传》学的影响,等等,都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吕祖谦是南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文章试以作为文学家的吕祖谦为研究对象,围绕吕祖谦的关于《古文关键》的散文批评理论进行全面的分析、阐述,认为其散文批评理论主要体现三个特点:讲求艺术构思的创作论、追求艺术风格的鉴赏论和讲求实用事功的散文批评论,以呈现吕祖谦在散文理论上的突出贡献和对后世散文创作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丛书。在这部丛书中有不少宋代闽人的作品。整理考察《四库全书》中的宋代闽人著述 ,对于今天的人们了解宋代闽人的文化成就 ,以及进一步认识福建在宋代文化史上的地位等问题均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7.
从洛学到闽学,是宋代中国古代文化重心南移的一个重要过渡。在这期间,杨时、游酢到河南拜洛学大师二程为师,“程门立雪”、“载道南归”,三传而至朱熹。朱熹创立闽学,集理学之大成,在闽、浙、赣之武夷山一带形成新的文化重心。杨时道南学派在洛学到闽学中的主要作用:其一是传续洛学,沟通二程与朱熹思想;其二是为朱熹思想体系的形成和成熟作了准备;其三是为朱熹的代表作《四书集注》成书提供了思想资料。杨时道南学派的思想是宋代中国文化南移再兴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8.
《近思录》是研究中国哲学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学者都应该熟知的一本书。该书由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和吕祖谦合编,汇集了北宋四子周敦颐、二程和张载的语录共622条。这本书在宋代一经编修,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朱熹将这本书称为四子之阶梯,为学者修圣道的入门读物,并将此书作为他所构建的新经典体系中的重要书目,要求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9.
《近思录》是研究中国哲学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学者都应该熟知的一本书。该书由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和吕祖谦合编,汇集了北宋四子周敦颐、二程和张载的语录共622条。这本书在宋代一经编修,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朱熹将这本书称为"四子之阶梯",为学者修圣道的入门读物,并将此书作为他所构建的新经典体系中的重要书目,要求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一、闻人迁徙入广东省及福建闽南方言的传播;二、闽人迁徙海南省及福建闽南方言的传播;三、闽人移民入东南亚与闽方言在东南亚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南宋乾、淳之际的浙东学者大多兼擅经史文章,他们对儒家之"道"的理解与朱熹等理学家相比显得平实,对文道关系的理解也较为通达,对南宋以来的重道轻文思想具有纠偏意义.吕祖谦认为文道二者并行不悖,意图统合程学之"道"和苏学之"文",但其思想显得博杂而欠通贯;永嘉学派的陈傅良、叶适则仰溯三代文道合一的精神,强调为文要有关治道,流露出浓厚的崇古和事功色彩,实与欧阳修、王安石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遥相承接.但是吕祖谦的伦理本位和叶适的事功本位思想,对"文"也造成了一定的疏离和损害:吕祖谦随着对道的领悟趋于深入,后期逐渐疏远了文章华藻.陈傅良、叶适宣扬以"治"为道的政治哲学,则表现出向"泛文学"的复归,虽然表面上提升了文的价值,但却使文学落入儒家功利思想的桎梏.  相似文献   

12.
明清士人塑造程旼形象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旼作为客家地区重要的乡贤人物,至少在宋代已引起士人的关注。明清时期,随着王朝对广东地方统治的加强,广东官绅极力通过挖掘与整理地方文化资源,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塑造了程旼公信、正直、儒雅的完美形象,并通过祠庙建设,最终使得程旼成为家喻户晓的地方闻人,士人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程旼是由中原南迁至世界客都梅州定居并有确切记载的第一人,且对当地的文明教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被称为世界客都人文始祖。长期以来,人们都不知程旼为何时人,或说南齐人,或说晋人,或说隋人。现依据史料,对程旼的生卒年进行考证,大致确定其时间范围约401-499年。  相似文献   

14.
论晚明"异端"思想的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历程中 ,社会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然而 ,学术界的关注极为有限。晚明“异端”思想的社会化 ,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典型范例。以泰州学派及其后学为主干的晚明“异端”思想家们 ,建构了一个反传统的思想体系 ,这个思想体系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社会化潜质 ,切合长期囿于思想禁锢的社会大众的文化心理 ,极易为社会大众认同、接受。与此同时 ,泰州学派及其后学进行着广泛的社会活动 ,无不亲身向社会传播其独特的思想观念 ,并通过其个人的人格魅力 ,通过对于文艺思潮的影响 ,通过对于商人、士大夫等的感召 ,影响晚明大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影响整个晚明社会。在晚明 ,哲学引领社会生活得到了充分的演示  相似文献   

15.
先秦文献记载三千多年前的闽族、闽方国和闽文化不同于汉初闽越文化,其地域包括今福建、浙南、粤东、赣东南乃至台湾宝岛,属于考古学闽台区系东南海洋文化范畴。闽文化早于吴越文化,就象楚文化、巴蜀文化一样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海峡西岸历史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文明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6.
中古四声在闽北方言的今读与古今声母的类型存在着制约关系,同属内陆闽语的闽中方言也有所体现。考察中古上声在内陆闽语的演变:首先统计各方言今读声调的字音数的分布比例,把握古上声在方言中的演变大势;然后以声母今读保留浊音的石陂方言为纲,依古声母清、全浊和次浊三类顺序,从文读和白读两个层面分别加以考察,以明晰古上声在内陆闽语今读调类的文白层次与对应情况,并勾画文白层次的分布特征,追索其在相关历史文献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吴儆是南宋时期新安的著名理学家,与张栻、陈亮、陈傅良、吕祖谦、朱熹等时公名流都有密切交往,在这种广泛的交游中,其理学思想兼收并蓄,形成了学宗程朱而又兼取事功之学的总体风格,对新安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吴儆是南宋时期新安的著名理学家,与张栻、陈亮、陈傅良、吕祖谦、朱熹等时公名流都有密切交往,在这种广泛的交游中,其理学思想兼收并蓄,形成了学宗程朱而又兼取事功之学的总体风格,对新安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吕大临是北宋理学中极为特殊而又重要的人物,他先是张载弟子,后为二程门人,其为人为学由关学、洛学所共同促成。本文在对吕大临的思想略作介绍的基础上,试图将其思想置诸牟宗三的宋、明儒学之分系理论中作一分析与讨论,以便说明吕大临思想不仅兼具关学和洛学之特点,而且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架构和型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