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的“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这样,才能把提高学生的素质真正落到实处。  一、导向———变“死学”为“活学”。  导向就是从整体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阐明学习任务,指出学习的大致方向。目标具有导向、诱发、激励的功能,从而能使学生对学习新知处于有准备的状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变“死学”为“活学”。  1提出一个单元或一课时的整体目标,让学生学有方向。例如,学习最大…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学方法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学方法不当,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反而会压抑学生的素质发展,使素质教育目标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因此,优化教学方法是既重要又迫切的课题。 “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因此,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的“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这样,了能把提高学生的素质真正落到实处。 一、导向——变“死学”为“活学” 导向就是从整体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3.
从重视教师的教到注重学生的学是教育史上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我们所探索的“三学四导”学本课堂指的是在“以标导学—以学定教—以学验教”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意识引领下,努力构建起学生在课堂上经历预学、探学、拓学三个学习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以导激趣”“以导启思”“以导悟法”“以导促需”四种导学作用的生本教育课堂。  相似文献   

4.
小语阅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而形成阅读能力的活动。它包含“教”与“学”两个主要因素,缺一不成。因此,小语阅读课堂教学评价既要评价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情况,又要通过听课评价教师怎样实施教学目标的“教”;既要评价学生怎样主动积极地“学”,又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与“学”两方面的评价标准是:1.教师的“教”,要求做到讲要精要,导要有方,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的设立是目标教学管理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和传统教学的“教学目的”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但正是这一字之差 ,影响到教学的方方面面 ,体现了目标教学的素质教育思想。具体来说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有以下几点区别。一、“教学目的”只导教 ,不导学 ;“教学目标”既导教 ,又导学“教学目的”是教师对自己“如何”教及教的“结果”规定路径 ,指出了方向 ,是教师对自己的要求。由此可见 ,教学目的的设计具有片面性 ,它重教不重学 ,心中无学生 ,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则不同 ,它变单纯重教到强调重学 ,既导教 ,…  相似文献   

6.
颜培颖 《现代教学》2011,(10):13-13
课堂不仅是教师的舞台,更是学生的舞台,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习得能力,教师应该创设条件让学生进行表达和展示。在课堂中,学有疑难,教师就应巧妙施“导”,以“导”带学,学生才会学有所获。  相似文献   

7.
教导学用律学导式教学要从教师水平、学生基础、教学条件、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从“教”到“导”到“学”到“用这一教学方式系列。“教”是“教仿”,“导”是“导学”,“学”是“学导”,“用”是“学用”。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目标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课堂教学。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师傅如何领进来呢?这就要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导”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教”必须致利于“导”,服务于“学”,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以及怎样教、怎样学的策划和运筹。它是教学准备的最后一步,是进入课堂实践关键的一环,也是激发学生参与的重要途径,关系到教学能否达到既定的目标。探讨思品课的教学设计应从“提高学生道德意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培养操作能力”上下功夫,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激情、明理、导行”上。  相似文献   

10.
“教,是为了不教”。即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应侧重于学生“学”,教师应专心于“导”。要想达到上述目标,就必须让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具有快乐感,真正做到“寓教于乐”。长期以来,语文教师苦苦专研教材教法,侧重于研...  相似文献   

11.
“教”是为了“导”,“导”是为了“学会”、“会学”。正如布鲁纳所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知识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教是为了不教,只有教师变教为导,充分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才会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学生“会学”的主体性,最终达到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  相似文献   

12.
余文森教授指出“有效教学必须遵循三条铁律:第一条铁律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如何让学生学有“拐杖”,教师教有“凭借”,我们开始了“导学与反馈”(类似于导学案)的编写实验。最初“导学与反馈”主要有以下程序:课前导学、  相似文献   

13.
说“引导”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读书写文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以“教”的积极性,去启发学生“学”的积极性,离开了“学”的积极性,“教”的积极性也必然落空。如何启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呢?那就要抓住一个“导”字。“导”是贯穿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完成  相似文献   

14.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所谓不教,就是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能够运用它独立学习,这是“教”的最终目的。我在阅读教学中,在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特别重视学法指导。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讲堂”为“学堂”,变“讲”为“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阅读教学中学法指导教学模式分以下内容和程序:(一)提出学习日标:l、根据课文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基础向学生提出明确而适度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例…  相似文献   

15.
一、由重“教”到重“学” 由重“教”到重“学”,要求教师要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既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旺盛精力,又能感到学有余力,享受自得之美,使学生感到课堂时间短暂而愉快,课堂心理空间广阔而丰富。  相似文献   

16.
“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真正把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成人”。而使学生“成人”要比使学生掌握知识复杂得多,它主要不是靠“教”,而是靠“导”。因此,德育必须实现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通过各种形式的“导”达成德育的目标。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要求教育者要实现角色的转换,即由“教”师到“导”师的转换,由“经师”到“人师”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谢娟红 《宁夏教育》2009,(10):51-51
“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的“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教有“道”、学有“术”和评有“法”的统一体。教有“道”,即教师的教,应增强单元意识、文体意识和学情意识,力求胸中有“标”;学有“术”,即学生的学,应借助驱动式的学习活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支架型的助学系统,实现行动有“步”;评有“法”,即学习的评价,应关注贯穿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和动态发展的生成性评价,做到手中有“法”。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参与者,是进行学习知识和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要在研究学生的“学”基础上进行,波利亚说:“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却更千百倍的重要,”要学生学有成效,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智力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