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公共行政思想,该理论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国家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发展。然而,对于我国的行政改革而言,西方的“新公共管理”理论自身存在着不少缺陷,也缺乏“新公共管理”理论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当前我国行政改革中缺乏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新公共管理思想是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研究范式。新公共管理提出了实现专业化管理、关注绩效、分离公共部门的政策职能与管理职能,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以及主张以市场、结果和顾客为取向等理论观点,对公共行政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新公共管理还存在着很多理论缺陷,体现在新公共管理价值现偏离公共管理本来的目标追求,在管理方法上盲目崇拜私营部门和市场管理技术与经验。对公共行政伦理和公共管理实践造成不利影响等,这些理论缺陷应引起我们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3.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呈现矛盾对立统一性的。公共管理的演变总能够在两个对立面之间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点,并且随着其理论和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当一段历史时期公共管理的方向偏向一边时,另一侧总有理论与实践能够将将其拉回,达到相对的平衡,从而使整个公共管理在历史发展中呈现螺旋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后半期,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批判和继承传统公共行政基础上兴起并蓬勃发展,并成功指导了许多国家政府改革和管理实践。究其原因,主要有二方面:一是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时代背景;二是西方国家财政危机、信任危机和管理危机的现实困境。通过对新公共管理运动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可以更清楚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必然性,引导我们思考未来公共管理理论前进的方向,不断提高理论回应现实的能力和理论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5.
丁惠炯 《广西教育》2023,(3):131-134+138
本文阐述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溯源与变革方向,并分析LSS模式的基本特征,论述职业行动能力导向的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策略:构建与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适配的实践教学模型——LSS模型,整合模拟实习、案例教学、沙盘教学等,以克服传统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并依靠“理论驱动实务”使实务更加科学专业,依靠“实务驱动理论”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的浪潮。这场改革使支配了20世纪大部分时间的以官僚制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本文分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背景、内容及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有助于我国在吸收和借鉴此管理理论时有更理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西方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通过民营化等形式,把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交由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承担,而政府主要集中于掌舵性职能。但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新公共管理是一柄"双刃剑"——既可能使经济效率最大化,同时又可能损害社会公平。因此,在我国的行政改革中,我们应该借鉴新公共管理的合理因素,但这些借鉴必须"适当",要防止出现"过犹不及"这两种片面性。我们的指导方针,只能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不仅关注公共管理的规律本身,也关注在增进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价值、组织、制度、程序和技术,尤其是理论和实践、价值设定和经验验证相结合基础上的公共管理现实中的理论、实践和技术问题。新文科之新在人文精神、学科融合交叉和教育方式学习方法上,而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落实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实践和落脚点。以“公共管理学”课程为例,以新文科之新为指导,探索“公共管理学”课程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融合的路径和课程内容,提升“公共管理学”课程在育人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重塑课程目标与内容。  相似文献   

9.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以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家登哈特夫妇为代表的一批公共行政学者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特别是针对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之精髓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缺陷的批判而建立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在批判的基础上超越了新公共管理理论,赋予了公共行政不同的价值观。新公共服务理论以民主公民权、社区与公民社会的模型、组织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七个主要核心观点。这一新的理论将对深化我国行政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不断结合西方教育理论,深入到各学科各专业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以现代信息化为导向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理念及模式的转变,为高职院校人才培育工作奠定了有力的教育基础。而在教育管理层面上,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各专业教育方法、模式及内容的改革,推进高职院校教育层次及教学水平的提升。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概念,探析新公共管理理论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及适应性,提出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高职教育管理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官僚制行政范式由于自身蕴含的矛盾和缺陷,在二战后受到了人们的批判。新公共行政学派为了克服官僚制的制度性的不足提出了民主行政的理论,但是由于民主行政理论的自身缺陷以及官僚制模式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并没有完全的消除掉,民主行政成为一种独立、普适的行政模式变得不太可能,它只能作为传统官僚制的纠错机制而存在。因此,在进行行政改革的时候,就要实现二者的兼容、互补,不能把二者看成两个相互排斥的行政范式。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间,我国的公共管理经历了由传统公共管理向新公共管理的转型和过渡。"新公共服务"理论则是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其核心理念是:政府的功能是服务而非"掌舵"。以"新公共服务"理论审视西部农村地区教育管理中的"末位淘汰制",可以发现它的诸多弊端,应该从教育管理机构职能转变、教育管理干部意识转变、教育管理政策导向转变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是当前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的关键问题。政府管理学校变革的职能转变、学校进行教育变革的职责确立以及学校变革中新型政校关系形态创生是探讨我国政府与学校变革逻辑和实践关系的三个维度。其中,职能转变包括从国家管理到公共治理、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到有限型政府;职责确立包括有条件的自主获得、无条件的政府监督;新型政校关系形态包括委托管理模式、多元交互模式、教育议事会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公共行政改革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思潮,反映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发展趋势.新公共管理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行政改革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了"新公共管理"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观点,最后提出关于我国行政改革的几点建设性意见,旨在有力推动我国行政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政策哲学是以政策现象为逻辑起点,以公共政策理论和公共政策实践之间的矛盾为研究对象,并为这一矛盾的解决提供哲学理论支持的一门应用性边缘学科。行政哲学是以行政现象为逻辑起点,以行政理论和行政实践之间的矛盾为研究对象,并为这一矛盾的解决提供哲学理论支持的一门应用性边缘学科。政策哲学和行政哲学都属于应用哲学范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16.
17.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始终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经过艰辛探索,创立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改革开放30年来,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历史经验,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concpetual perspectives of which are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links between government policy‐making and higher education.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s followed by the presentation of six newly evolved concept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which are labeled as follows: comprehensive rationality, the community action approach, the public choice approach, political systems theory, policy sciences, and contingenc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approaches. All of these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eclecticism and the conceptual pluralism of the disciplin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s a whole. Having been adapted to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se six concepts have stimu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four theoretical models for the analysis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analytical or rational actor model, the garbage can or organized anarchy model, the collegiality model, and the political model. Specific problems in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have been addressed, as they have arisen, with reference to one or more of the six concepts and the four decision‐making models. For the future,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approach to higher education will be most likely to draw upon the study of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in collective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an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xternal functions and performances of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19.
按照矛盾分析法的理论考察,我国转型期的社会公德问题表现为两对矛盾,即公德规范与个人行为的矛盾、公德需求与公德供给的矛盾,两对矛盾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产生矛盾的社会根源在于,由实践所推动的公共生活拓展、科学技术进步与传统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的冲突。实施有效的角色行为教育,推进社会公德制度化以及社区公共生活的开展等,是解决目前社会公德矛盾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