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工程机械专业群建设的重点方向,对工程机械销售与技术服务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描述进行了阐述,结合行业相关要求,提出或归纳了工程机械销售与技术服务岗位技能型人才的具体技能和知识要求,为工程机械专业群的建设和相关专业的开发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开设<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应以路桥建设施工及公路养护作业岗位实践能力要求为标准,有针对性的进行校内实验、实训设施建设.要强调学校配备的实验、实训设备仪器,尽可能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及公路养护作业现场应用的设备仪器保持一致,为学生创造基本符合实际工作环境的训练条件;保证学生所学技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湖南工程机械产业现状,分析了工程机械产业链组成结构以及工程机械制造产业链岗位分布情况,针对目前我省制造类专业与工程机械契合度不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支撑产业升级发展等特点,通过对接产业链岗位需求,构建工程机械制造特色专业群,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了制造类专业人才的优质培养。  相似文献   

4.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虽然为高职高专工程机械类主干专业,但由于专业特点的局限性,多年来的发展并未形成一套紧密贴合岗位需求、深入贯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在深入调研工程机械维修企业和维修岗位所需的基础上,探讨了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方法和措施,为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上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基于专业群背景下的课程整合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组织模式等方面论述了专业群背景下的课程建设与学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的区别,并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品生产专业群为例,介绍了专业群背景下课程整合的方法和途径,即课程整合与建设要打破专业建设、根据岗位技能要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就课程建设重要性及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根据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应用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以岗位能力需求调查确定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内容,建设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结构,以工作任务驱动进行课程设计,加强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完善行动导向的任务考核体系,把课程建设当作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重点,更好地发挥高职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做好安全工作,关键是要重视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建设以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能够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实训室是培养高职学生技术技能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内容.以某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群建设为背景,总结了专业群岗位对应的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8.
一、对岗位能力的认识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具体工作岗位(群)的高层次职业教育,其任务和培养目标就是为相关的岗位(群)输送具有较强操作技能并能胜任岗位职责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我校开办的高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生产自动线),就是为轻工、机械、电子等相关行业输送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基础,对自动机与生产自动线的运行、调试、管理和维修等具有较强综合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就业后适应期较短。高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生产自动线)所要求的岗位能力的强弱不仅有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高职教学计划、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师资队伍和相关的硬件资源。岗位能力强,学生适应岗位(群)工作的能力就强,上岗的过渡磨合期就短;反之,则会出现学生参加工作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能独立从事岗位(群)工作的现象。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岗位能力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掌握与从事岗位(群)工作相关的必需知识理论基础,二是岗位(群)综合专业实践技能,三是干好本岗位(群)工作应有的岗位意识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岗位能力就是指对学生进行这三方面的针对性强化训练与培养。  相似文献   

9.
交通高职院校要加速培养公路养护机械专业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全国大中专院校中,开设“32程机械运用与维修”、“公路机械化施工”专业方向的学校较多,这里指的机械,实际上是筑路工程机械。而专门开设“公路养护机械”专业方向的学校,似乎还没有。就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的使用情况以及世界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交通高职院校应开设“公路养护机械”专业,加速培养公路养护机械专业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0.
围绕节能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结合专业建设与教学实践,积极构建“一中心,一平台,五协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机制。以工业节能技术专业品牌专业教学标准制订为契机,围绕热泵与制冷节能技术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制冷节能人才需求的主导地位,开展了热泵与制冷节能岗位需求与专业能力调研。分析了制冷岗位的分布与职责、制冷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职业知识要求[1]。制冷节能技术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内容,充分了解制冷人才培养的岗位及能力要求,也为提高电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改进用电方式,实现科学用电、节约用电、有序用电提供了优秀的人才储备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高职教育最新理念,针对电气自动化相关企业的生产任务确定主体岗位(群),对职业活动进行分析,确定了职业岗位(群)的岗位能力,得到工作所需的知技点,从而为课程体系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专业的教学开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职专业群背景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工作过程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方法,通过分析在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过程中各相关专业的岗位和工作任务,构建专业群背景下开放共享的学习领域课程群,突出课程群为工作任务服务,相互交叉融合的特点;同时,考虑不同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的不同,设计面向专业群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情景.  相似文献   

13.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始建于2002年,是我院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该专业主要以发展较为成熟、建设经验相对完备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依托,适应江苏省把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发展的新形势;结合苏州发达的信息产业和我院专业建设实际现状,确立了面向信息产业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明确了网络了专业学生培养的岗位群,按照职业岗位群要求→职业技术(能)课程→必备的职业技能选修课程→够用的基础理论课程→必需的公共课程顺序依次倒推,结合时间坐标,确定了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4.
依据专业群就业适应性确定核心平台课程群,符合专业群建设的需要,满足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转岗的需要(能转岗),提高了课程资源的共享性;依据岗位(群)工作针对性要求确定岗位系列课程群,满足了学生快速适应就业上岗的需要(能上岗),加强了课程之间的联系.文章探索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便于实施"工学结合",促进学生在真实的工程项目环境和素质教育环境中提高综合素质,能较好地实现"既能上岗又能转岗"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5.
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现有高职教育专业群观点,提出了新的专业群观——岗位群对接观点,即专业群的建设要植根于职业岗位(群),与职业岗位(群)保持一致性。加强专业群的内涵建设,就要创新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群“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强化专业群开放,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优质专业群,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相似文献   

16.
陈思义 《职教论坛》2012,(24):68-72
从人才需求调研和毕业生现状分析入手,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在职业岗位群和岗位任职要求分析基础上,对如何重构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的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并就依托行业企业,工学结合,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8,(78):191-192
本文根据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历年来的就业情况和企业岗位情况,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对接岗位技能需求,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建设一直是高职教育的热点问题。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在科学分析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从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入手,将会计相关职业证书竹要求融入教学内容,重构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课证深度融合、四环双轨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按照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对岗位人才的需求,为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人才培养目标,以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为例,阐述基于工作任务课程改革宗旨和教学目标,确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以培养企业岗位需要为出发点,以工作任务完成为主线,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着重点,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的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李超  吴晓鸿 《继续教育》2009,(12):50-51
院校任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任职培训专业体系构建这一顶层设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岗位实际需求为牵引,科学构建任职培训专业体系,实施军事人才的精确化培养,成为新时期抓好院校任职教育建设的首要问题。针对过去在论证梳理方式上存在的一些不足,本文研究提出以“岗位群”建立培训专业与任职岗位之间的有机关联,科学梳理岗位人才需求,构建任职培训专业体系的基本理念,并对“岗位群”的概念、作用、判定原则和分类命名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