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民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公民生态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公民的新生素质。与其他素质相比,公民生态素质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强调人对自然的伦理道德情怀,体现了人类素质的进步性,突出了"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系统性。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公民的生态素质具有特定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健康和谐的生活、社会物质基础、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和国家正面国际形象的构建等众多层面。  相似文献   

2.
生活于风险时代的现代公民,面对难以预料的各种潜在风险的威胁,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视域和义务界限,勇于并敢于分担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风险责任。针对风险社会中所存在的公民责任意识薄弱问题,我们需要重塑公民风险责任意识,将全面学习、心理调适、生态文明与德法并重视为风险时代公民可以努力作为的路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与此同时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公民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动力,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从口号走向全民实质参与的前提。目前,我国公民生态意识教育水平还很薄弱,政府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力度存在问题、社会生态意识不强、公民生态意识的教育不够。在这些方面政府、学校、社会应该为提高公民生态意识水平做出相应的工作,同时也对公民自我教育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追求的是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平衡,须面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平衡.因此,生态文明不仅仅指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它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整体和谐的价值体系.现代社会中,我们追求与建设生态文明,理应在这一价值体系的引导下,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促进国民对与生态文明相符的道德责任的觉醒,并引导公民自觉且积极地践行对自然、对人与社会、对自身的道德责任.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论蕴含丰富的生态智慧,启发着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并在有效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方面有着丰富的价值启迪.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公民文化的培育是构建生态文明的主要保证,只有全面提高人的公共理性,人们才能建构起与良好的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健康生态人格,从而建立起生态文明的精神和行为的基础。也只有通过公民文化来充分地培育人的相互协商、真诚交往的精神,社会才能摆脱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狭隘性,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发展的人文环境,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6.
公民社会建设与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公民教育等公民社会的核心概念和思想,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学教育及相关研究中,这是社会发展和大学教育进步的结果。大学教育在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承担重要责任。通过阐释公民社会的内涵与特征,解读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态势,分析公民社会发展的相关条件,大学与公民社会的关系,探讨我国大学如何为促进公民社会发展开展公民教育和建设公民社会的政治、法制、经济和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开始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变迁.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开始出现一些民间团体、公益性组织,这些组织机构普遍带有公民自治色彩,这表明一个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新的社会领域的萌芽正在产生.这种新生的社会系统可以称为公民社会.它呈现为一个各种利益并存、各方独立性与个性共生的多元化差异领域,并与现代政府、现代企业共同构成新的社会结构整体.成熟的、符合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战略性的作用.而建构公民社会的关键在于改造权力至上、自上而下、高低有别、金字塔式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建立"三维制衡"的新型社会结构,提高公民的民主素质,形成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8.
公民伦理是公民社会伦理生态结构中的基础性构成,它形成并作用于公民的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呈现了个人以公民身份与其他公民进行交往时所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作为公民德性核心要素的民主、平等、责任、信任等价值观念,是公民社会伦理生态结构中的主导元素.现代公民教育通过创设有意义的公民生活情境,以交往、对话和协商为主要方式,促进了公民道德理性水平的提升,是公民社会构建伦理生态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9.
方洁 《文教资料》2020,(6):64-67
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与生态意识的内涵关系看,生态意识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为公民生态意识培育提供"原动力".湖州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公民生态意识培育,是一个重要问题,表现为:公民生态意识水平存在差距、意识和行为难以一致、自主性不足、配套服务不健全等.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湖州公民生态意识培养,培育公民生态价值自觉,有利于推进新时代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现代性与公民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的特征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公民社会,在其中,公民是独立、自由而又主动的社会参与者。但是,现代社会又必然产生现代性问题,因为现代性使人们远离公共领域而活在自我的空间内,使现代社会失去公民社会的真义。因此,现代性本身又是颠覆现代社会的,这就需要通过公民教育来保卫公共性、捍卫公共价值并引导人体认自身的公民身份,以弥合现代性问题给现代社会造成的断裂。中国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两方面的影响下产生权利与义务的分离。为了抵制这种分离给公民社会所带来的现代性断裂,亟需通过公民教育引导学生从社会层面来理解权利与义务,以培养拥有健全而统一的权利和义务观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11.
政治文明是政治文化发展的结果,是先进政治文化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新的物质基础就需要新的上层建筑与之适应,因此政治文明的建设就处于一个尤为重要的位置。公民社会的意识有助于深化政治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也为公民社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政治文明的建设与公民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也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公民社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许多学者不自觉地以西方公民社会"自下而上"的发展逻辑来解释与分析中国的公民社会成长,然而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是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公民社会自身发展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这就决定了中国应走一条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的发展道路,即选择一条"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双向互动合作"的道路,使政府进步和社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和双赢。  相似文献   

13.
两型社会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型社会"具有生态文明的根本属性和内在特征,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社会模式。工业文明时代发展起来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无法对"两型社会"的建设水平作出科学评价,伴随着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评价指标也将逐步被改进、被生态化。"两型社会"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将成为符合评价"两型社会"的生态文明实质的发展必然性的科学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以节能减排、治理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得以加速推进,对缓解生态危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生态问题仍然层出不穷,在一些领域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严峻挑战,远未达到理想状态。这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却往往被忽视的原因在于,没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我国最大的国情,即转型社会的背景下来考虑,因此也就未能有效应对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特有的生态问题。为此,深入研究和认识转型社会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规律,推进适应社会转型趋势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持续健康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5.
伦理道德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软实力,伦理道德在公民社会视域中既显发展机遇,又显挑战。公民社会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但它最多是一个"独立但不自足"的社会,公民社会要得到健康发展,除了需要民主国家的引导和调控,政治国家为其创造宽松的民主氛围和环境外,还必须积极培养公民伦理道德精神,通过制度建设保障机制、习惯形成机制、良心调节机制和教育培养机制来加快提升全体公民伦理道德素质,从而使现代公民拥有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义务意识相统一的公民精神。  相似文献   

16.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是在现代法治社会下逐步形成的民众意识和民本思想,它表现为人们对于"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在现代中国社会,公民意识的培育已然是时代赋予大学教育的重要使命.大学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功能,营造公民意识的良好氛围,要鼓励大学的公民社会组织的建立,倡导和参与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7.
王骥 《高教探索》2008,(1):26-30
公民社会的出现和发展是客观的历史潮流,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都应对健康而合法的公民社会不但加以容纳,而且促其发展。高等教育在公民社会形成的过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培养公民、引导文化以及组织中心是其三大功能。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公民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功能缺失现象,这要求政府转变管理大学之方式,而大学本身则需要重建方能履行其角色与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在当代中国,"臣民"、"国民"、"人民"与"公民"四种社会身份或观念并存,并形成三组对应概念臣民-公民、国民-公民、人民-公民.梳理三组公民对应概念内在的内涵冲突,并根据当代社会特点,实现概念内涵的现代转换与建构,对于公民相关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为公民社会培养人--公民社会与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的产生及发展有其历史延续性。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更应关照其现代性及本土性特征。尤其在中国建设现代公民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应对其作出合理回应,从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方面作出恰当选择,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培养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而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社会蓬勃发展,成绩明显,但由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历史、地理、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发育不足等条件的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公民社会的发展。公民社会发展的缓慢和困境,使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步履维艰,困难重重。所以,认清当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找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引导该地区公民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