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白云 《现代教学》2007,(10):22-23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无处不在.所以“语文”无处不在。但“无处不在”只是关于语文“外延”的一种诗意的描述,语文无疑有其特定的“内涵”。那么,这个只属于“语文”自己、不为其他领域和学科“染指”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平先来 《考试周刊》2012,(84):166-167
“生活即教育”与“教育即生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虽仅一字之差,但羞之千里。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强调了生活对于教育的本源作用,是一种正确的教育观:教育即生活是目前应试教育下我们广大学生的生存状态,也是大部分家长、学校的教育观,这种教育观是错误的偏执的,、在大力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今天,践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并以此来消除教育即生活的片面,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周玲 《中国德育》2005,(6):23-24
德育“回归生活”已成为目前教育界一个热门词语,但如果我们希望真正实现德育的“回归生活”,首先需要对德育的“回归生活”进行理性分析,即应该把握清楚为什么需要德育“回归生活”?应该回归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又应该如何回归?如果这一切都还处于模糊的状态,那么它很可能只是一股转瞬即逝的潮流,难以生根发芽,更难以显示其永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1.自卑心理。由于“留守学生”长期缺乏父爱和母爱,一年之中(或几年)很少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因此,他们就会自然地存在一种被人遗弃了的感觉,即“没人管、也没人要了”。这样,使他们在生活、学习当中,缺乏自信,很自卑,害怕别人同情的目光,要知道,他们是多么渴望父母的爱,渴望亲情啊!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这实质上就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在数学“生活化”的命题普遍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常常见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了教学内容和素材的“生活化”,却少了“数学味”;另一种情况是有了“数学味”,却少了生活的真实性。那么,  相似文献   

6.
方烨  吴黎华 《宁夏教育》2010,(11):I0001-I0001
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但是,现实中人对颜色的感觉也是不仅仅由光的物理性质所决定。  相似文献   

7.
粱静 《农村教育》2006,(7):95-95
《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学生生活中找话题,让学生谈生活的体会,与学生讨论生活的问题。大教育家杜威也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所以我们要让课堂“回归生活”,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所感、所思、所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到学习离生活很近,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  相似文献   

8.
“简单明了教数学”,我很欣赏评课老师说的这句话。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到生活,教师在上数学课时,应该密切联系生活。这次参赛的教师都非常注意了这点。特别是“解决问题”一课,教师把生活中“旅游”一事当作教学内容。先让学生计算出一共有多少人.然后准备食品,最后解决租车问题。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活动,使学生不但学会了连乘方法,而且通过合作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对"反思"的讨论是要以哲学史为背景的。反思不是纯粹思维,也不是事后之思,真正的反思要求深入到历史最本质的那一维度去。从马克思的意义上来说,反思就是一种实践,它应当让我们重获一种力量,一种革命性的力量,以赢得一个更好的自我方式来改变世界,以最特殊的方式来缔造普遍,以此为人作为人的类生活立法。  相似文献   

10.
一、“科学认识论”:我国现行教学的 认识论基础之“实然” 认识论一直是哲学的重要内容。在近代, 它甚至成为整个哲学环绕的中心。众所周知, 在近代,自然科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不仅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由机器替代人完成日常事务的更为闲暇的生活梦想。正如卡西尔所言:“科学是人的智力发展中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①如此, 不仅自然科学知识成为人类知识的典范,而且它的方法也迅速地扩展成为一种形而上学, 从而主导自身之外的心理学、教育学乃至哲学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在我们中国,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有人说,高考是于军万马挤过独木桥。的确,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尤其是高三学生,他们经历的是堆成山、飞满天的书籍、资料和试卷的日子,而高考又是他们人生道路上面对的第一次全力拼搏。那么,全力付出之后的这个假期,该如何面对和安排呢?也就是从6月9日高考结束至9月各高校新生报到,前后近三个月的时间,我们普遍认为这是刚刚经历高考考验的学生们的一段休整时期。经过高考被高校录取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准大学生”,这些学生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各不相同,他们的思想、心态、见识、能力以及对暑期生活的安排也各异。观察近几年“准大学生”们的情况,我认为他们在假期中的表现可以分为两大类。  相似文献   

12.
每一位数学老师都有体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少能体验快乐.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追溯问题的根源.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我们的数学教学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以生活情境为背景.以生命的全程发展为背景,教给学生走向社会所需要的生活数学。  相似文献   

13.
王礼平 《学语文》2011,(3):53-53
“作”和“做”是两个很常用的字.但由于它们音同,有时意思也相同,或者字义相差甚微,我们常常将它们混淆.分辨不清到底是用“作”还是“做”?现在我们就此二字作简略分辨,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作”,会意兼形声字,从人从乍,  相似文献   

14.
理论探索和实践的偏颇,使得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长期疏离,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一个生活世界与意义世界相互联结的世界。只有客观审视大学生两个世界之间彼此联结的内在张力结构,保持两者恰当的和谐,才能发挥教育的真正作用,帮助大学生从生活世界提升到意义世界。社会理论中的文化缓冲带理论和哲学、教育学中的常人、真人理论,给我们打开了一个联结两个世界的理论和实践的别样通道,推进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和转向。  相似文献   

15.
“三生教育”,是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核心进行的全面的、系统的教育,是一种以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当越来越多的“绿色产品”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超市和百货公司时,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才能算是真正的“绿色”产品呢?市场对于环保产品的标准并没有准确、统一的规范。那些盲目追求绿色生活的消费者,很可能被商家吹嘘的“绿色”概念所欺骗,用大把的钞票购买“伪绿色”的产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是学校班级工作的执行者,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引领人。一个学生成长的成功与否,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班主任工作显得繁杂、苦累。要想把学生教育好,就得有一定的方法与技巧。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充满幻想、天真烂漫、但心理承受能力又很脆弱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从字面上看,“小人”是一种偏正结构.和“大人”相对,指很小的孩子。教育家陶行知曾写过一首很有风趣的《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人小,其实人小心不小。你若再说小人小,便比小人还要小。”歌中的“小人”当做此解释。而“小人”作为一个特定的词,《辞海》上有三种解释: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这不仅成了一些病人甘于忍“苦”服药的精神支柱,而且不少人把它推而广之,成为一种生活哲理。尤其是将它推到教育工作中,于是得出一个结论:要教育好学生,使用的“药”以“苦”为良,似乎“药”越“苦”疗效越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2010,(4):22-27
曹璇是《小学生·新读写》的“老”作者了,她的文字一直给我很“生活”的感觉,写的都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小事,但以其极其生动的语言吸引着我们读下去。她的文章就像一出出情景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