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李庆奎 《天中学刊》2006,21(6):104-107
预备仓是明代所独有的官方救荒仓储,在灾荒救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随着预备仓的衰落,民营色彩很浓的常平仓、社仓、义仓等救荒仓储大量重建,地方社会势力更多地参与救赈事宜,并且逐渐确立了对地方公益事务的支配地位,使基层社会的权力架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义仓、常平仓、社仓是宋代最重要的三种仓储机构,三者互有差异,同时保有共性。在差异与共性当中,官方与民间两种力量贯穿其中,并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官方与民间参与仓储机构的不同方面及程度,可以考察宋代救荒主体力量的分布及其转移。义仓体现出宋廷对民间力量的重视,常平仓象征着官方力量的主导性,社仓的出现则标志着民间力量主体性的凸显以及宋代救荒力量从官方向民间的转移。  相似文献   

3.
光绪初年的"丁戊奇荒"山西省损失尤为惨重,清政府由于中央政府的财政状况窘迫和常平仓仓储量的减少而失去了应有的救灾能力,再加上山西民众的日益贫困和鸦片的大量种植所造成的粮食储量的减少,造成了山西民众的大量流亡和山西近代社会的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4.
甄尽忠 《红领巾》2004,(4):103-105
<周礼>中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备荒、抗灾、救灾思想,其主要措施有储粮备荒、禳天弭灾、节财省用、减赋免役、调粟赈民等.救荒赈灾的费用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同时,积极鼓励邻里互助,共度灾荒.  相似文献   

5.
由杨深秀之子——杨韨田纂修的民国七年版《闻喜县志》,以完备的体例、精详的考辨、保存了大量珍贵、翔实的资料。其中,关于赈灾救荒、金石碑刻以及反映本地学术源流演变等的文献典籍,对深入研究近代社会史以及区域文化史提供了宝贵史料。  相似文献   

6.
林瑜 《华章》2014,(27)
回顾二战后,暹罗华侨救济祖国粮荒委员会赈灾始末,梳理其成功推行的原因,体现近代华侨为祖国、为潮汕地区战后救荒和重建做出的杰出贡献,为今天的慈善救济事业提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水次仓又叫中转仓、转运仓、转输仓、转搬仓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为转运存储漕粮,在运河或自然河流沿岸设立的国家专有粮食仓库。早在秦代就出现了水次仓的雏形一敖仓。魏晋隋唐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时达到鼎盛。水次仓在设立初期只具有存储转运的功能,随着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同时还兼有了赈灾、救济、平抑粮价、填补漕粮缺额、公共工程用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民主革命时期是一个灾荒的年代,也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下,依据所面临的实际自然灾害状况、所拥有的救灾条件和物资储备,探索总结出了以自力更生、生产救灾为核心的多种救灾政策,主要包括粮款赈济、厉行节约、社会互助与社会救济、灾民安置、捕蝗以及水利建设等政策.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根据地取得良好的救荒实效,各根据地政府在具体的救灾过程中依据自身的自然灾害特点及不同的政治及物质条件,分别侧重不同的救灾政策,并使之各救灾政策相互衔接,协调配合.各根据地政府对于救灾抱有必胜的信念和态度,将救荒上升到政治高度,使之政策得以有力实施.  相似文献   

9.
唐宋时期三峡地区城镇仓储形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统的半地穴式仓窖转变为半地穴式仓窖和新式的仓屋混合使用,仓储的外在形式也呈现出非规则特征。这种仓储形制的嬗变,并非完全取决于仓储建设技术的进步,而是粮食作物结构变迁及特殊地貌影响的结果。从粮食作物的多元化趋势来看,唐宋时期三峡城镇发展直接受制于特殊地貌及气候环境,而三峡城镇仓储建设的变迁又突显出社会经济与其他地区的非同步性;从城镇仓储形制嬗变特征来看,唐宋时期三峡粮食结构的确立,直接反映出外来移民人口的增长及社会经济的相对发展。  相似文献   

10.
湖南仓储制的具体内容虽因时因地而有所区别,但一直被政府视为备荒要政,在灾荒之年和青黄不接之时,对接济灾歉和恢复农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由于积谷亏欠及乡官玩忽职守、侵吞和挪用严重,其救荒功能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徐州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明清两朝均有蠲免税粮、截拨漕粮、开仓赈济等一系列荒政措施予以应对,力图在保障封建统治秩序的前提下维系地方民生。作为国家荒政措施的执行者和地方救荒的组织者,徐州地方官员积极参与地方水利兴修和荒政建设,以地方士绅为主体的民间力量也在地方救荒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明代277年中,江淮大地发生过水灾、旱灾、风灾、雹灾、雪灾、霜冻、雷击、蝗灾、震灾等各类灾害,灾害频率不仅高于全国同期,而且也比明代以前的安徽高得多。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明王朝采取了各种救灾措施,不论是消极的禳灾之举,还是积极的治灾之策,对纾缓灾情、救济灾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些灾荒救治举措对当今安徽防灾减灾事业不无启迪之处。  相似文献   

13.
明代辽东自然灾害频繁,其中水旱灾害次数多,破坏性较大,给辽东军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辽东地处东北边疆,在军事上对明朝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明朝政府十分重视辽东地区的救灾工作,采取过蠲免、赈济、中盐、暂开海禁等多种救治措施,但重救灾轻防灾的做法,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4.
明朝中央为加强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在地方逐渐完善了一套复杂而又严密的监察系统,该监察系统督察并参与治理地方政务,荒政是其频繁介入的重要领域.明朝政府赋予了地方监察系统在处理荒政方面的一系列职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督察地方荒政;其二,协办地方政务,并在朝廷处理地方灾荒的应急机制中,充当重要角色.从实际效果看,多有治绩,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地方社会的安定.但是随着其职能的转化、王朝政治的腐败等,地方监察系统处理地方政务的效能逐渐趋弱与萎缩,日益远离乃至背离了制度的预期.  相似文献   

15.
明末湖州桑蚕业灾害防治问题——以沈氏的视野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认识明末湖州桑蚕业灾害防治问题,人们可以直接通过当时当地优秀农学家沈氏的视野予以观察.湖州桑蚕业及其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农家应努力避免病、虫、雨水、泥水、杂草危害桑树;集约利用桑地,降低灾害;针对市场风险,审时度势,正确处理贱叶,减少经济损失,有效防备灾荒;优化养蚕环境,避免灾变.这些系统的技术——经济措施表现出蚕业文明高度的乡土智慧.  相似文献   

16.
简论南宋的幼儿生养与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为重视婴幼儿生养与救助的时期,当时封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婴幼儿的生养和灾荒时期遗弃幼儿的救助。南宋时的幼儿救养措施,对后世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幼儿救助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明洪武时期,太祖朱元璋立足现实,坚持民本意识,恪守致用精神,针对频发的自然灾害,提出一系列内涵丰富、用意鲜明的救荒措施,如灾前备荒、临灾救荒和灾后赈灾等。笔者仅以河南布政司作为考察中心,透视其救荒措施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但因其大多在洪武时期转化为具体"荒政",并成为终明一代之"祖训",因而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甚而对当前的荒政建设也具有一定的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义庄作为宗法社会中收族安众的重要组织形式,对基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明清以来,苏州义庄得到了空前发展,不仅规模日益扩大,其功能也日益突显,管理机制日益完善、成熟,成为全国义庄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9.
明代的乌江流域,土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主体地位,各民族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语言,生产力水平低,加上交通条件差,远离中原及江浙等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是全国典型的落后地区。但乌江流域的公办教育事业,却在明代起步并得到了较快发展,从而使土家族地区迈开了追赶中原地区的步伐,为乌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乌江航道开发,为密切乌江流域土家族群众与外界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二是明代中央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从制度上保障了教育在乌江流域的推广;三是贵州建省和开科乡试,使乌江流域教育发展得到提速。  相似文献   

20.
建国初期,生产事故频繁发生,既与生产观念存在偏差有关,又与生产设备不良相联。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安保措施,颁行安全法规,改善生产设备,同时注重对企业管理者和劳动者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和教育,并进行合理化建议运动,从而使得工业事故急剧减少,真正实现生产与安全的同一。工业灾害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但却可以大大降低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