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是两岸三地诗坛的隔绝时期,这个时期的现代诗艺术,在华夏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文化转型期的制约,却又使开拓与整合成为艺术走势的必然趋向.文化转型期带来诗坛的现代性,给予诗人以成长感,于是迁徙体验既有空间意义上的,也有时间意义上的,它对于现代诗艺术走向成熟,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余光中(1928年——)福建永春人,是当代台湾诗坛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他既是现代诗的创作者和维护者,又是现代诗的批评者和叛逆者。他几乎参与了台湾现代诗运动中所有的重要论争,并以自己的创作和诗论,促进了台湾现代诗的发展与分化,也完成了自己现代诗观的转变。余光中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论战文章收入于他的文集《掌上雨》中。文章虽在当时皆因时因事而发,但在偏见之雾散开,时尚之尘落定后,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些诗论文章依然具有生命力。本文试  相似文献   

3.
台岛诗人和法国现代主义诗潮最初接触,始于30年代兴起的"风车诗社"是台湾诗坛接受法国现代诗潮的第一波;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是台湾现代诗勃兴、现代主义诗潮的发展时期,不仅承继着台岛和大陆3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余绪,更直接导源于20世纪欧美、特别是法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引进和新的开发,为台湾诗坛接受法国现代诗潮的第二波。这一时期先后出现的“现代派”、“蓝星”和“创世纪”三大诗社,成为分途并进、引领本时期台湾现代诗潮走向的“三驾马车”,它们所驶过的路程,不仅清晰地标示着台湾现代诗的勃兴、发展的历程,而且也清晰地划出了本时期中西(中法)文学交融碰撞的历史标向。  相似文献   

4.
大陆上世纪30年代现代诗诗潮与台湾50年代现代诗诗潮存在渊源关系,台湾现代诗承继了大陆现代诗传统,接受了其诗学影响,这一点勿庸置疑。但是这种"一言以蔽之"的总结是远远不够的,通过进一步厘清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们发现,50年代台湾诗坛现代诗潮的兴起,准确地说是对30年代以来大陆诗坛形成的现代诗诗歌传统精神上的传承,其诗学品貌却主要是对西方文学思潮的借鉴与吸收。  相似文献   

5.
论《九叶集》的艺术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九叶集》的艺术品格陈卫诗歌艺术的革新,与社会思潮和流行风尚有关系,但主要是诗歌本体发展规律的产物。二十年代中期,中国诗坛向世界现代诗潮靠拢,李全发有感于散文化、口语化的新诗弊病,首先向波德·莱尔学习象征、暗示、联想筹创作手法,以求达到内心深处的彼...  相似文献   

6.
当今诗坛有个重要动向:乡土诗人正在集结队伍,其宗旨无疑在于与现代诗为主流的新诗潮抗衡。这将是一场新诗艺术的较量。无论怎样,互相交融会是不可避免的结局。现代诗将从乡土诗受到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消弭与读者严重阻隔的启发;乡土诗也将会以开放态度吸纳现代诗艺术上的成功经验。“现代乡土诗”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诗坛相对"萧条"的前"五四"时期,鲁迅从理论的高度、胡适从实践层面分别提出了有别于传统诗学观的、具有现代实质内容、艺术特质与审美品格的诗歌理论,奠定了中国现代诗学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于赓虞是一位上世纪20年代被称为中国“恶魔派”的诗人,虽被当代人所遗忘,却有着中国新诗坛上卓然不群的风格与情调,那就是——浪漫的颓废和困乏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于赓虞颓废的生命意识之深重以及他对此执着的表现,在现代诗人当中是独一无二的。纵观于赓虞1923-1934年这十余年间的诗歌创作,解读其真实的生命体验——颓废之生命意识的多姿多彩的表达内涵和艺术形式,以期从其个体角度探求此风格形成的内在原因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雨巷》时作者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新诗诗坛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星.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如果说20年代的象征派诗人李金发的诗歌创作有些食洋不化、模仿痕迹很重的话,那么.戴望舒的成功之处即在于将西方现代派的艺术观念与艺术手法与东方的审美气质充分融合,从而创造出了不乏东方艺术的审美传统。  相似文献   

10.
朦胧诗是我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生的现代主义诗潮,它在国内外诗坛均产生颇大反响。对朦胧诗和后朦胧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缘由及其美学特征,还有一些代表诗人、代表诗,以及对当时某些诗评家不确当的批评,诸如“朦胧诗表现‘小我’即‘自我’”、“朦胧诗看不懂”等,应恰当评价。朦胧诗和后朦胧诗既注意吸收古典诗和民歌的优点,又借鉴了现代诗的长处,为探索建设中国式的现代主义新诗积累了经验,使新诗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朦胧诗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北岛、江河、杨炼等为代表,以他们各自独立而又显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的一个“崛起的诗群”。时至今日,关于朦胧诗的争论已成为过去,而我所感兴趣的是,是什么力量促使诗人在一潭死水的现实处境中孕育出朦胧诗这一诗坛奇葩。我想除了人们通常理解的在内容上对五四启蒙思想的接续及艺术形式上对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借鉴以外,更是他们以受难者的姿态对现有伦理生活进行艰难突围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到艾略特的影响,以及个人对玄学的爱好,卞之琳的诗所呈现出的不同于其他现代诗人的风格特点得到了相当的肯定。而从现代诗发展看,正是卞之琳开玄学派诗风一脉,转变了抒情诗的传统,影响及于40年代以"现实、象征、玄学"为特征的"九叶诗派",从这个意义上讲,卞之琳在诗坛的地位远未得到深入的讨论。[1]从时代背景给予诗人的烙印、诗人自我养成的个人气质以及诗人创作与翻译诗歌的主张三个方面比较分析卞之琳的诗歌艺术。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朦胧诗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登上中国诗坛,成为领一代风骚的诗歌主潮。朦胧诗的作者群绝大多数出生于四十年代末与五十年代,这就意味着,他们是红卫兵,他们是“上山下乡”的知青。红卫兵时期人为地吹出的理想泡沫,被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粉碎,他们从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  相似文献   

15.
在1950年代戒严体制下,台湾的经济、教育、文学和艺术的发展,都受到“反共复国”方针的钳制。在诗歌创作上,出现了许多反共的“战斗诗”。1950年代中期,台湾诗坛的一些诗人想打破现状,提出“新诗再革命”的口号,试图朝现代主义迈进。1960年代的台湾新诗属西方现代派狂飚突进时期。当“创世纪”为代表的激进现代主义与以余光中为楷模的温和现代主义汇成一股巨流,并生成新的典律的时候,诗坛的另一角,出现了一股反现代主义的力量,这主要以标榜乡土的“笠”诗社为代表。  相似文献   

16.
海峡两岸中国现代派诗,包括本世纪20年代中期的象征派诗、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的现代诗、40年代后期的九叶派诗、50年代至60年代的台湾现代诗、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朦胧诗,共同经历了选择改造过程:从盲目模仿、全盘移植到中国民族精神和现实主义传统与西方现代派诗艺的融合。值得我们从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如何处理文学表现自我与反映现实人生的关系、怎样掌握文学表现的隐蔽度与大众接受能力的分寸感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的日本战后第三次大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后日本的大学发展经过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第一次改革与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第二次改革以后,90年代初开始进入了第三次改革时期,第三次改革以大学内部体制改革与教育改革为中心,正在探索建立适应21世纪的新的大学制度。本文着重分析了第三次大学改革的过程及高度化,个性化,活性化之改革特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30年代中国诗坛上唯艺术诗派病弱的呻吟,朽腐的格调,艾青于1939年提出“诗的散文美”的创作主张。他不满意的文的、“虚伪”、“雕琢”和“人工气”,而欣赏散文“不修饰的美,不需要涂脂抹粉的本色,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健康。”((诗的散文美))这一主张虽然是在抗战爆发后二年提出,却是艾青长期艺术探索的成果。诗人早年曾受到十四行诗和现代诗的影响,写过《透明的夜)那样晦涩难懂的膝跪诗,但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193一年作)却是“诗的散文u美”主张的第一次成功的实践。从题材选择来看,这首诗走出了唯艺术派诗…  相似文献   

19.
新月派与初期象征派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诗坛上的两个主要的诗歌流派,由于新月派的主要作用在于从听觉视觉方面克服初期诗坛的散文化倾向,而象征主义诗派则重在纠正其太实、太白、太直、太露的艺术弱项,因而两者在创作方法上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20.
朦胧诗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八十年代闯入诗坛后引起众说纷纭,多数人对之看法不高。实际上朦胧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有它赖以产生的特殊的时代背景,它在文学史上已无法抹去。它反映了成长于“文革”时期倍受生活冷落和嘲弄的青年座的创作实际和创作追求,它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主体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感伤情调和反叛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