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们所使用的成语中,有许多成语发生了语义转移。成语语义转移主要有多义语素义位转换、语素通假义消失、联绵语素重新分析和构成成分意义未变而整体义转移四类。语义转移的动因主要与语素高频义项的语义再认、语素误认和字面义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2.
基于《现代汉语分类词典》的义类体系,对《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多义形容词的数量分布和义项间语义距离进行研究.统计发现,初级阶段多义形容词学习存在任务量和汉语水平相悖的问题;多义形容词义项间语义距离的范围为0-5级,义项间存在跨义类、同义类和同义、近义三种关系.据此,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可以运用语义距离促进多义词教学.  相似文献   

3.
复合词词内语素义的明显与否以及它与整体词义之间的紧密程度是决定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关键;就汉语偏正复合名词而言,其内部语素达到"常素/常义"标准,是提高整词语义透明度的必要条件;其核心成分由表"类属"义的语素充当,是提高整词语义透明度的充分条件;词汇化的不同类型则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其语义透明度。  相似文献   

4.
复合词的词义与其构成语素义具有两重性:一致性和差异性。具有一致性的是透明词,具有差异性的是半透明词或不透明词。影响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除语言内部的字形、字(语素)义、语义/语法结构因素外,还有来自语言外部的文化因素、人的认知等。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高低和复合词的词化程度有相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相较于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的主要特点是语义的明确性和语素次序的固定性.类义偏义复词的语义多偏向前一个语素,反义偏义复词的语义多偏向语言禁忌,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基本层次范畴通常以偏正式复合词中表"类属"特征的中心语素的身份来表达下属范畴,形成"区别+类属"的分析型表达方式;从认知角度来看,该方式所构成的词语理据义最贴近交际义,具有很高的语义透明度;在汉语词汇化进程中一些意义宽泛的根词逐渐形成构词能力强、具备类属特征的基本层次范畴;从跨语言比较角度看,由分析型方式构成的词语在经济性和能产性及语义透明度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语义桥     
胡涛 《现代语文》2007,(4):54-56
一、引言 现代语义学研究表明,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一个多义词就是一个小语义场,多义义场是历时演变为共时的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8.
"语义透明度"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国内,将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紧密连接,为二语教学研究带来新的视角。文章借鉴"语义差异为语义距离"理论,基于类义词典《同义词词林》,以双音节复合词的词素义作为参考标准,通过计算复合词整词与词素之间的语义距离,评估两者间语义相关程度,构建语义透明度计算公式从而评估划分透明度等级,希望在通过数据公式客观计算语义绝对透明度方面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偏义复词是汉语中的一种非常特别的词汇,在古今汉语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现代汉语偏义复词较之古代汉语的偏义复词,不仅在偏向语义上呈现出明确性的特征,同时在语素次序上表现出固定性.文章通过对偏义复词概述,比较古今偏义复词的差异,从而分析现代汉语偏义复词偏向语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东晋汉文佛典《中阿含经》中双音并列复合结构的语义复合关系有同义语素的组合、反义语素的组合和相关义语素的组合三种,每种之内又有名词性语素与名词性语素的组合、动词性语素与动词性语素的组合和形容词性语素与形容词性语素的组合等多种方式.语义关系上,有两个语素共同表义、两个语素融合后表义和仅有一个语素表义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反义复合词的语义透明度分类为核心研究内容,以语素为切入点,从复合词构词语素的构成关系角度,采用统计分析、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二语教学中反义复合词的语义透明度进行分类,揭示反义复合词的语义透明度情况,并探索其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认知语言学的语义扩展模式,详细考察日语命令形的多义结构和语义扩展机制。结果表明:命令形的语义是由命令义、愿望义、诅咒义、反语式命令义构成的。命令义是原型义,原型义的周边义——说者的愿望向外扩展,构成愿望义。愿望义再向外扩展,构成诅咒义和反语式命令义。  相似文献   

13.
吕郑芳 《文教资料》2009,(25):46-47
本文分析了语义模糊的特征,并阐述了从语义模糊与语义精确的关系.以及语义模糊与多义、歧义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词在语言中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与语言中其他词汇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词义也往往因这样的关系而得到彰显。词汇也并非孤立地存储在大脑中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排列在语义场之中。语义场就是意义有关联的若干词出现在类似的语境中,或者说出现于同一个场(field)中。可见语义场里的词汇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范畴概念,即有某种相似的语义概念。这些有着某种语义关联的词汇之间构成了一个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每一个词都处于这样的一个网络之中,也正是这种关系网,一个词与其他词在语义上得以连接。从语义场理论、语义网络以及语义类型出发,探讨英语教学中语义网络构建对于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并从语义类型出发,具体探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词汇学习策略。其中,探讨的七种语义网络关系有:近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义关系、多义关系、整体—部分关系、搭配关系以及联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相较于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的主要特点是语义的明确性和语素次序的固定性。类义偏义复词的语义多偏向前一个语素,反义偏义复词的语义多偏向语言禁忌,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类义语素与语义范畴的显性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类义语素。它们既能体现为一整类语义范畴的上位概念,又能作为构词成分出现在表示该语义范畴下位概念的词语中。按照"下位概念=种差 上位概念"的逻辑定义方式可以把汉族人认知客观世界所形成的语义范畴显性地标志出来。并且,现代汉语语义范畴的显性表达方式在意义表达的经济性、符号认知的便捷性等方面都占据着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概述对外汉语教学界对语素所作论述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讨论了服务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语素研究尚待深入的几个问题:语素的构词位置、构词能力、语素义的义频等的大规模统计分析;常用语素的语素义与其独立成词时的词义之间的区辨;合成词的语义透明度鉴定;合成词内部的语义结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同义并列双音词中,语义可接受度高的语素常常置前.<朱子语类>中,斧斤、寿考、路途、叫呼等词的前置语素都是在该语义场里占据上位的常用词,语义可接受度较高,而后置语素虽然也表相同或相近的概念义,但没有前置语素的语义可接受度高,存在一定的理解障碍,越熟悉的语素越容易理解,人们通常习惯把语义可接受度高的语素置于前,语义可接受度相对较低的语素置于后.这是符合客观认知规律的,也是在语言事实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9.
转喻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是语言符号本身所指向实际所指的迁移,表现出语义的双重性;转喻义的产生和复现需要语境的支持和驱动,体现出语义的语境依赖性;人类的相关联想制约着语义的迁移方向,显现出语义的规律性;转喻义的产生伴随词义结构内部义素地位的变化,显示出语义的突显性;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转喻义产生途径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从单纯词和合成词两方面分析词义和语素义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汉语中,单纯词的词义是构成单纯词的语素的语素义,但构成单纯词的语素之义不一定都是单纯词的词义,词和语素的义项在数量上是不平衡的.而这种不平衡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往往不存在.合成词的词义和语素义之间的构成关系有组合和融合两种.同时分析在语素多义的情况下,词有可能是多义的,也有可能是单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