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化验为夷     
在历史上,曾流传着不少儿童少年机智勇敢保护自己的和人故事。将这些故事讲给孩子听,可使他们从中受到后发。唐朝时,郴州地区有个11岁的男孩叫区寄。有一天,区寄在山坡上放牛,突然从树林里蹿出两个强盗,把地捆绑起采,准备将他带到几十里外的币场上去卖掉。区寄为了麻痹强盗,就哭哭啼啼装作很害怕的样子。两个强盗界以为他是个胆小鬼,也就不大看得起他这个小孩子。快到市场了,强盗找个僻静地方;坐下来喝酒,把区寄仍在路边。他们喝够了酒,一个去市场找买主,一个留下来看着区寄。区寄雪现看守他的强盗喝醉酒睡着了,他就悄悄地…  相似文献   

2.
杨伯威老师在《童区寄传》篇的教案(载《语文教学论丛》初中语文单册新篇目教案专辑)里谈到区寄的身份时,认为是奴隶。我以为这是可以讨论的。《童区寄传》是一篇人物传记。文章开头就交代了主人公区寄的身份以及住址和年龄特征,“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已交代出区寄是一个放牛打柴的孩子。放牛打柴的孩子是否就是奴隶呢?所谓奴隶是指任奴隶主杀戮、买卖,完全失去人身自由的人,和  相似文献   

3.
齐白石小的时候,家里生活艰难,读了半年书,只得辍(chuò)学打柴放牛。他从小爱好绘画,但由于家境贫苦,买不起纸墨,便用废账簿和习字纸练习绘画,常常到深夜。12岁后,因体弱,  相似文献   

4.
牧童捕蝉     
有一个放牛的小孩,骑着黄牛去森林里放牧,嘴里还唱着悦耳的歌。突然,小孩听见蝉的叫声,连忙闭上嘴,看着树上鸣叫的蝉。他想:我要是能把这只蝉捉下来玩一玩那该多好哇! 于是,他就从牛背上跳了下来。小孩爬上树刚一伸手去抓时,不小心滑下来了,衣服也挂烂了。  相似文献   

5.
我出生在四川省叙永县一个穷山沟里。父亲是个孤儿,只读了三年书,一直靠给东家放牛,西家打柴讨口饭吃长大,更要命的是,他是个哑巴。村里的姑娘们见了他不是逗他玩,就是远远地绕开,人们都以为父亲一辈子都讨不上老婆的。  相似文献   

6.
陈征 《课外生活》2020,(9):24-27
释词:①牧童:放牛的小孩。②振:振汤,回汤。说明牧童的歌声嘹壳。③林樾:道旁成荫的树。译文:一个放牛的小孩骑在黄牛背上,欢快地唱着山歌,嘹亮的歌声久久回荡在树林之中。忽然,小孩看到树上有一只鸣叫的蝉,便想捕捉,于是赶紧捂住嘴巴,停止唱歌,屏气凝神地站在树旁,生怕蝉儿受到惊吓飞走了。  相似文献   

7.
《童区寄传》通过儿童区寄计杀豪贼的故事,赞美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文字不多,情节并不复杂。但它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的黑暗政治和腐败官吏的不满,寄托了作者对人民所受痛苦的同情。区寄的被劫缚,乍看似乎带有偶然性。但是,唐代中期以后,由于宦官擅权,藩镇割据,横征暴敛,战争连年不断,人民大量死亡,全国人口锐减,因此边疆地区抢掠儿童,贩卖人口之风盛行。对于这种现象,地方官由于可以从中敲榨勒索,他们故意放纵,不闻不问。区寄是一个小孩,是一个  相似文献   

8.
我小学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虽然走出小学20多年了,但他们留给我的印象依然是那么的清晰. 我的启蒙老师叫叶正成,他是一名转业军人,为人很随和.刚踏进校门时,我心里有些不安.报名时有一个叫虾人的小孩没有取学名,叶老师看了看他,打趣道:"你的眼睛这么大,是不是放多了牛?我看你还是在家里放牛算了吧."虾人听后认真地说:"你叫我去放牛我就去放牛."说完就往回走.旁边的人都笑了,叶老师也笑了,一把抓住他的手,然后摸了摸他的头说:"怎么能真的去放牛呢?看你人长得挺结实的,就叫叶祥杰吧."当时,我就觉得这位老师挺好玩的,原来的拘谨与担心一下就消失了许多.  相似文献   

9.
春雷滚滚,从六朝古都南京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道县一中学生黄连星被评为第三届“雨花杯”全国中学十佳文学少年啦!校内外的人们有口皆碑,争相传诵他艰苦生活、刻苦读书、勤奋写作的动人事迹。八十年代初,黄连星出生在小说家叶蔚林《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描绘过的湖南瑶寨。这瑶寨枕山际水,山清水秀。黄连星从小到山上放牛,打柴,捡蘑菇;到河里放鸭,划船,捉鱼虾。山塑造了他的人格,水赋予他灵性,瑶  相似文献   

10.
一个英国人,一个法国人和 一个美国人落到了一群强盗手 中。强盗头子发了善心,允许他 们被处死前做最后一件事。英国 人说他最后的心愿是写份遗嘱, 强盗给他提供了桌椅纸笔;法国  相似文献   

11.
《童区寄传》是柳宗元在政治上失意后,在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继《捕蛇者说》写出来的又一篇反映民间疾苦的文章。内容是写一个贫苦儿童不畏强暴、智杀二贼的事迹。作者在这篇传记里高度赞扬了儿童区寄机智勇敢的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劳苦人民的同情。 文章按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记叙了区寄被绑架后赚盗、杀盗的整个过程,表现他在危难中沉着应变的机智和勇敢。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二两段,从正面记叙区寄的行动和语言来表现他。开头一段着重写他在被劫缚后制造假象迷惑豪贼伺机脱身的智  相似文献   

12.
知音     
战国时有个叫俞伯牙的人,他弹起琴来能让人听得如痴如醉。人们都夸奖他弹得好,他自己却总觉得没有谁能真正听懂他的琴声。有一年的八月十五,正是月圆之夜。伯牙泛舟江上,对月弹琴。您心里想的是雄伟的高山。他突然看见有个人在岸边站着,吓了一跳,停了下来。先生不必惊慌,我是个打柴人,听到您的琴声美妙,不由自主就站在这里听了起来。伯牙又弹了一曲。您的琴声像是无尽的流水。伯牙激动万分,因为这打柴人竟然说中了他心中之意。在下钟子期。打柴人微笑着回答他。他立刻询问打柴人的姓名。于是,伯牙将子期请上船来,二人于月下饮酒谈心。天亮了…  相似文献   

13.
农夫的斗笠     
费散人是明朝末年沔阳著名的神笔画家。有一天他的亲家派了个放牛伢给他送礼。他发现放牛伢额角上有块伤疤,十分关心地问:“伢呀,你怎么受了伤?”放牛伢流着眼泪说:“这是我们东家的谷子被暴雨打湿了,冲着我发脾气,用扬掀砍的。”费散人听了说:“他们真是狠心肠。”放牛伢说:“您老能不能帮我想个办法呢?”散人说:“有办法。”只见他马上铺开白纸,提笔画了个农夫,胳膊上挽着个斗笠。他叫放牛伢拿回去,挂在帐子里,并作了一番交代。这一天早上,太阳出得很辣,放牛伢一看画上  相似文献   

14.
聪明的鹦鹉     
从前有个穷苦的孩子靠给财主放牛谋生。他养了一只很聪明的鹦鹉。贪心的财主红了眼,他要这个穷孩子第二天一边放牛,一边得把  相似文献   

15.
一位樵夫在山中打柴时救了一只受伤的小熊。小熊的妈妈母熊对樵夫感激不尽,总希望能有机会报答他。一个阴雨天,樵夫打柴时误入密林的深处,迷了路,幸好遇见了母熊。  相似文献   

16.
一个英国人、一个法国人和一个美国人落 到了一群强盗手中。强盗头子发了善心,允许 他们在被处死前做最后一件事。英国人说他最 后的心愿是写份遗嘱,强盗给他提供了桌椅纸  相似文献   

17.
小说讲述了这么一段故事: 渔民桑提亚哥老了,运气也糟透了。84天以来,他天天出海,却又天天空船而归。连他的帆看上去都像是一面“标志着老打败仗的旗子”。他的老伴死了,以前跟他打鱼的小孩曼诺林也在父母的强追下,  相似文献   

18.
我一直恨我的父亲母亲。我出生在四川省叙永县一个穷山沟里。父亲是个孤儿,只读了三年书,一直靠给东家放牛,西家打柴讨口饭吃长大,更要命的是,他是个哑巴。村里的姑娘们见了他不是逗他玩,就是远远地绕开,人们都以为父亲一辈子都讨不上老婆的。可是,就在父亲30岁那年,他居然用200斤粮食,一筐鸡蛋把38岁的母亲“娶”了回来。人们一阵惊讶又一阵叹息,因为,母亲是个痴呆女人。从我两三岁记事起就懂得了有一个哑巴父亲和一个痴呆母亲是多么地屈辱,因此我一直恨我的父  相似文献   

19.
[题解]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唐中叶以后,由于政治腐败,边疆一带竟出现抢掠儿童,贩卖人口的现象。柳宗元在本文中记叙儿童区寄反抗豪贼劫缚,免遭不幸的故事,歌颂了这个小孩机智、勇敢的精神,从一个侧面揭露了当时的黑暗现实,体现了作者同情人民,敢于为卑贱者立传的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一从前,小村中有个放牛娃。有人问他,放牛为了啥,他说为了挣钱;有了钱干啥,他说取媳妇;取媳妇为了啥,为了生孩子;生了孩子干啥,生了孩子和我一样放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