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前的课堂是"满堂灌",只有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听讲。后来的课堂成了"满堂问",只有教师的不断追问,学生的不停回答。现在,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方式",现在有些教师将课堂变成了"满堂读"和"满堂悟",就是让学生反复地读,然后让学生不断地说"读懂了什么",而教师自己从来不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教师总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感悟再感悟,就是不说这样做能悟出些什么,就是"满堂悟"了。这"满堂灌""满堂问""满堂读"和"满堂悟"有一个通病,即很少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状况:缺少有内涵的问题,缺少学生自主阅读思维的时间,缺少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与点化,缺少教师富有真知灼见的启发与提升。  相似文献   

2.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火把点燃,照亮学生的学习之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把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以自身的力量去主动作用于教师所教的知识,使其成为主动学习的人.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教师要学会放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的主动权,合理利用"五放"策略,优化教学模式,把教与学有机统一.所谓"五放",就是课堂上教师放手,让学生去看、想、讲、议、练,让学生真正地、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会学习.那么,历史教师要如何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利用好"五放策略",让出课堂主动权呢?  相似文献   

3.
要实现有效的课堂数学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多"让",多让学生实践操作、多让学生思考、多让学生交流,找出数学知识的规律,理解知识,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肯"让"、会"让",定会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就是如何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和积极性,尽量让学生去做、去思考、去观察、去归纳总结,把课堂让给学生,课堂上由"一言堂"变为"群言堂",使教师从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还兼道具中解放出来,在导字上下功夫,通过下面的问题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做好"导演".  相似文献   

5.
劳动技术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应是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拓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还是参与者、促进者,只有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地"进"与"退",学生才能有机会在学习中主动习得知识、掌握技能。第一,教师适时"退",让学生做课堂的"小"教师。教师适时地"退",就是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小"教师。  相似文献   

6.
"让学"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一切让位给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去摄取知识。"让学"理念下构建的是"以生为本"的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收获的喜悦和过程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学多于教,点拨关键之处在"让学"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灌输者"。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只要学生能够自发地带着兴趣去学,就完全可以学得通、学得好。教师的作用就是发现学生的疑难点,在关键之处巧妙点拨、引导,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瓶颈",给学生带来"柳暗花明"的愉悦体验。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如何去合理区分、处理学生在课堂中的"乱",使这种"乱"生成一种动力、一种自主、一种创新的体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开开心心、自由自在中顺利地与教师协作,共同完成课堂任务,将"乱"像生成精彩。  相似文献   

8.
还给学生精彩的"舞台",就是把"精彩的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应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第一追求!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自主化",大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应成为我们教师教学的奋斗目标。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化的  相似文献   

9.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教学,一半是艺术。这话确实道出了语文教学的奥妙。所谓"教学艺术",对教师而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领悟、去发现、去创造的"导演"艺术。其中较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课堂激趣法"。  相似文献   

10.
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留白点",让学生自我思索,主动探究。用自己的知识和体验去"补白",获得"超文本"的阅读效果,使其综合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让课堂绽放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中,有时候需要我们数学教师"懒"一点,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想到的,教师不代替。教师的"懒"有时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懒"可以在平静的课堂激起涟漪;教师的"懒","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一、"懒"是教学中的一种自然"懒"并不是教师撒手不管,而是在课堂上不能太勤快,把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告诉学生,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动脑  相似文献   

12.
<正>在这里,"杂音"特指出现在思想品德课堂上、不符合教师预设、离奇古怪的学生回答。在以前,"杂音"是很多教师最讨厌出现的情况。若出现,教师不是"不闻不问",就是"嗤之以鼻",抑或严词斥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大胆想象和尝试的积极性,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课改新形势下,思想品德教师要善听"杂音",因势利导,让"杂音"成为课程的生长点。一、相机捕捉,让"杂音"变成跳跃的音符课堂具有多种可能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肯定会有新问题、新情况出现,这就是课堂上的"出乎意料",即"杂音"。教师只有充分预设,才能让"杂音"呈现应有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错误",更要合理利用学生的"错误",使它再生新的知识。但有时教师也会出现"错误",那又该怎么办呢?让学生去发掘、去剖析、去探索、去辨析,成功最好,失败也罢,笔者认为这些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龚雄飞 《教育》2013,(33):10-13
"学本式"卓越课堂,是一种探索性的教育实践模式,它强调课堂定位于学生的"学",基本思路是:课堂既要尊重教师的"主导",又要摆脱教师的"控制",要从教师知识灌输型课堂向学生自主探究型课堂转变,激活思维,诱导自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让课堂回归学生的世界,让课堂变成阳光灿烂、灵性生长、创新萌生、青春飞扬的舞台。"学本式"卓越课堂,可以从人性的视角、文化的视角、课程的视角来进行创新和培育。从人性的视角来看,"学本式"卓越课堂指向学生创新培养的无限可能性;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学本式"卓  相似文献   

15.
<正>学生学习语文的途径无外乎四条,即阅读、背诵、表达和写作。通过学习获得三项成果,即思想、口才和文笔。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让学生的大脑有思想,要想让学生具备出口成章、下笔千言的能力,只有让学生自己去"练得",去"习得"。教师万不可越俎代庖。"少教多学"无疑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新课程理念"以生为主"的最简洁的表达。"少教"指的就是教师少指点,少讲说,"多学"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  相似文献   

16.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理念深入发展的教育背景下,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被动学习的现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打造"生本课堂",是教师的职责和使命。"让学引思"教育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让学",即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二是"引思",即"引"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和迁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践行"让学引思"教育理念,打造"生本课堂",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地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课堂提问要做到既能"散"又能"聚"。所谓"散",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在课堂上自由、自主地探究问题;所谓"聚",就是指在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信息进行必要的归纳和再生成,从而使学生自主获得的知识明确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8.
<正>"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又称"颠倒的课堂",是继"可汗学院"之后在美国日渐流行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那么,在翻转课堂条件下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师生同备",让它成为一种高效型的备课方式呢?一、建立学习档案袋,彰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是在"知",而终极点在"行"。由"知"到"行"的过程必须靠学生的内驱力起作用。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  相似文献   

19.
新教育提出要营造完美教室,要打造完美课堂。"完美"一词太过隆重,倒不如"理想"一词更贴切。理想课堂应该是教师尊重学生的生命发展,舍去一些旧观念,一些代替学生思考、代替学生发展的旧做法,而在思考时间、思维方式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展的课堂,这样教师的"舍"就促成了学生的"得"。  相似文献   

20.
<正>案例教学是政治课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通过案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而不是一味强调知识的"灌输",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脱离了教师也可以明白怎样去学习,怎样去研究,怎样去做学问。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案例并没用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仅仅是课堂的一种"添加剂"和"调味料"。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案例使得教学氛围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