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多年来一直是高中语文教科书的传统篇目.现行人教社的两种版本都将此名篇编入。《荷塘月色》引用了梁元帝萧绎《采莲赋》的片段,其中有“鹋首徐回,兼传羽杯”等句.两版都将“羽杯”释为酒器.这是正确的。可“羽杯”是一种怎样的酒器呢?  相似文献   

2.
苏东坡和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达一代文豪,被世人称为“苏黄”。他们两人情谊十分真挚深厚,彼此之间互尊互敬,不仅生活上相互关心,学业上还是相互切磋、敢于直言的诤友。有一次,他们俩在一起议论诗文写作。苏东坡说:“鲁直,你的诗文,有物好作相比呵!”黄庭坚问:  相似文献   

3.
“盠”方尊     
洋洋兔 《少年月刊》2023,(Z1):70-71
<正>·年代:西周穆王时期·发现时间:1955年·发现地点:陕西省眉县李村尊是西周盛行的一种盛酒器,常常用于祭祀、宴请。这件“盠”(lí)方尊内部刻有108字铭文,记录了发生在2900多年前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4.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所选的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有“一尊还酹江月”句,其中的“尊”字,课本注解为“通‘樽’”。其他参考书,也有这样注的。如山东师专教学法校际教研组1982年6月编的《语文教材研究》第384页注解(13),刘允声、彭格人合编的《全日制十年制语文课本古诗文译注》(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1年2月出版)第276页注解⑨第。也有直接把“尊”与“樽”归到“通假字”中的。如上述《古诗文译注》(见该书第342页“通假字”第66条),再如《中学古汉题基础练习》(见该书第66页“同音假借”的练习语。吴祖兴等编,北京出版社1980年9月出版,1981年7月再版。)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春晖杯”论文、诗文大赛启事为反映当代教师教研教改成果,展示跨世纪校园文学精华,本中心特与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南省委员会湖南徐特立教育研究所联合举办中小学教师“春晖杯”论文、诗文大赛。一、征文内容:①论文类1500字内的教育教学论文,包括经验介...  相似文献   

6.
流云 《教师博览》2006,(3):34-34
在古代中国,是“左”尊还是“右”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和时代,存在着不同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满井游记》是一篇清新的山水小品文。文中在表现游人的欢快动作时,用了这样一句:“罍而歌者”。课文注释中对此句的解释是“拿着酒杯唱歌的”,把“罍”解释为“酒杯”,1990年出版的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对这句的翻译,与课文注释是相同的。笔者通过查证考古与文物方面的有关资料,认为课本和教参书对该句的注释与翻译有误。按课文注释及教参书中的意思,“罍”属于酒器无疑,而在古代,酒器按其作用可分为盛酒器和饮酒器两类,那么“罍”到底属这两类中的哪一类呢?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左”、“右”可表尊卑,“左”与“右”究竟哪一边为尊,不能简单地用一句话来回答,因为在不同的时期和朝代,对左右何者为尊有着不同规定。周朝规定,天子面南而坐,诸侯朝于天子,则面向君王按尊卑顺序一字排开,官位高者在右边,官位低的就在左边,这样就自然形成了右贵左贱的场面,这也许就是古代尚右的原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古代青铜器铭文中常有“尊”、“彝”二字联用,它们本是青铜容器的一种泛称。直到宋代,在关于青铜礼器的了些著录中才区分开来,将一种盛酒器专称为尊.其形一般长身侈口,似觚而腰部较粗。此外,还有特制的鸟兽形状的尊,如鸟尊、虎尊、象尊、羊尊等。四羊方尊(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彩图)的时代属于商代晚期、体高58.3米,重近34.5公斤,是  相似文献   

10.
关于青铜尊     
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尊,可分为有肩尊和无肩尊两类。青铜器铭文中的“尊”是食、酒类礼器的共名,我们今天所称具体器类的尊,乃是沿用宋人的定名而约定俗成。另有一类青铜盛酒器,整体造型模拟鸟兽形状,在背顶中心开一口孔,鸟或兽体中空可置酒,鸟嘴或兽嘴处有流可倾酒,我们习惯上称为鸟兽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倡“尊师重教”,笔者认为;“重教”只“尊师”还不够,因为教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方活动。只有既“尊师”又“尊学”才能达到“重教”的目的,所以,我们也应该提倡“尊学重教”。其实,“尊学”要比“尊师”容易得多。所谓“尊学”,就是社会、家庭、学校尤其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给他们一个宽松愉快的生活学习环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心理和精神压力。一、来自至高无上的教师权威的压力: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许多教师讲…  相似文献   

12.
《广西教育》2006,(1B):19-19
吴晓林在《教师博览》2005年第10期上撰文认为.“师道”.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道之“尊”.一是尊重学生.二是尊重家长,三是尊最自已。所谓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教育过程中.如果不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有为人权利的人来看待.而是损害或践踏他们为人的尊严和权利,就会对学生人的发展和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3.
“合作”一词曾被释作“当行”、“当家”或“合于法度的书画诗文”。本文通过对“合作”一词的若干例析后认为,“合作”虽与“当行”“当家”均有称说书画诗文之意,但在指称范围上却有宽有窄,“合作”仅限于书画诗文之类,即专指书画诗文的精妙或精妙的书画诗文。  相似文献   

14.
“杯”,大口深腹饮酒器,椭圆浅腹盛羹器。后者盛于战国至唐。“盏”,小酒杯,口语词。“卮”,圆筒形大饮酒器。“觞”,盛了酒的饮酒器通称。  相似文献   

15.
曾读到一则寓言:两个人各面对一杯喝了一半的水,一个说,我已经喝掉了半杯了;另一个说,我还有半杯没喝呢。前者透露了无奈和苦涩;而后者却满怀着希望。由此,我想到了教育。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不就像一杯没倒满的水吗?在“师道尊严”的教育中,做教师的就像第一个人通常只看到那“空的一半”。有些学生因为空的是“一大半”,就便成了教师训斥的对象。教师在批评这些学生时,因为情绪激动往往措辞严厉而伤害了他们的自尊,结果学生自暴自弃。如果教师换个角度,像第二个人那样,盯住学生的“满的一半”,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呵护他们…  相似文献   

16.
《鸿门宴!“则与斗卮酒”一语中的“斗”字,中学语文课本和一些选本的注释有好几种说法,但都不甚妥当。中学语文课本注“斗”为“大的酒器”。这里只要细读一下上下文,就觉会得这样的注释是有问题的。因为项王赐酒时只说“赐之卮酒”,没有说用大的酒器,更没有说在一卮酒之外再加一斗酒,想左右的人恐怕不会也不敢改变项王的吩咐。再说项王问樊啥:“壮士,能复饮乎?”樊啥回答:“臣死且不避,卮酒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对意象情感指向的正确把握有利于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文章以“水”这一古诗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意向为例,解读不同诗人在“水”意象中所承载的情感,以帮助学生理清“水”这一意象的不同内涵。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诗文“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本文对其诗文“序”在善叙事理、读解正文和佐证校勘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阐释,同时,其诗文“序”是绝妙小诗美文,在文学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也加以论述。重点对其诗文“序”表述的文学观念进行了多层次的历史和理论探讨,揭示了其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特别指出其诗文“序”表述的文学观念对于全面研究陶渊明尤其是创作倾向、审美意识和生活思想等有着特殊价值。并为陶渊明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书法风格多元,有的富有“奇趣”,有的“反叛”逆行,有的尊古守正,有的创新开拓“。奇趣型”的书法风格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特点鲜明、个性突出,有时也带有一些反叛的特点“。反叛者”又称“逆反型”,是指反叛传统、变法革新,表现出极为突出的个性特点。他们都为中国书法史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今天吃什么呢?填饱肚子才有力气学习……让我们听着故事,吃得白白胖胖!脍炙人口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但在“吃货”的字典里,你一定要知道:“脍炙人口”其实讲的是“人人都爱吃肉”。原因很简单,脍,本义是指切得很细的肉,比如今天的鱼香肉丝、京酱肉丝就属于“脍”;“炙”呢,作为烤肉本尊,在字形上就有很明确的提示--把肉串起来在火上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