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叶丹丽 《文教资料》2014,(30):164-167
“半A不B”作为现代汉语中的常见格式,其研究对句法语义学以及语言教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构式语法理论,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视角,详细分析了“半A不B”构式构件的句法和语义特征,归纳总结出构式义的四种关系类型。  相似文献   

2.
构式语法在批评词汇中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式压制,当动词义与构式义不完全一致或冲突时,构式常会迫使动词改变其论元结构和语义特征.构式压制的提出大大增强了构式语法的解释力,弥补了TG学派“词汇投射原则”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兼顾了词汇与构式.然而随着构式语法的发展,一些构式语法学家过度强调构式对词汇的作用,而忽视了词汇对语句结构、意义和用法的作用,语句义是由词汇义和构式义共同决定的,构式语法中的压制研究应当包含词汇压制,因此本文就词汇压制的主要类型进行详细论述以弥补构式压制的不足之处,以期加深读者对词汇压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基于前人对“A点儿”的研究分析,阐述“A点儿”的含义,论证“A点儿”属于构式,并列举实例阐释“A点儿”祈使构式固定的两个构式义,探讨两个构式义之间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的关系,同时分析“A点儿”祈使构式中“点儿”的祈使语气作用,A的三个语义限制条件(非贬义、静态、可分等级形容词),并从构式语法视角考察“A点儿”构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宁可A,也要B”并非取舍句式,而是表择取义的“宁可A”分句与表目的义的“也要B”分句结合、固化而成的一类新构式。“宁可A,也要B”构式的形成虽与语用频率密切相关,但真正的动因来自于构式底层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结构。“宁可A,也要B,”构式有其自身独立的构式义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按照构式语法,词汇义和构式义在整合时,会出现语义相互压制。转喻是压制的认知心理机制。在英语双及物动词中,其构式义对词汇义的转喻压制主要体现在四类动词上;词汇义对构式义的转喻压制以未来领有类动词为典型;即使在构式义占据优势时,动词义也并非无所作为。  相似文献   

6.
借鉴构式语法理论的框架,对递进性差比义构式进行全面考察,将其分为A、B、C、D四种变式,并对各种变式之间的承继关系以及该构式的成因进行认知范畴的探索,给出合理的解释。非典型的构式(D式)发生了“质变”,表达“遍指性非差比义”,而这个构式义无法从“一M比一M”中推导出来,因而是更典型的构式。指出遍指性非差比义其质变的根源在于“量级序列”的缺失,“比”的原型义虚化,从“实比”演化为“虚比”。  相似文献   

7.
“数A数B”格式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半固定结构,整个格式所表示的含义以及某些结构蕴含的贬义色彩是结构本身赋予的,结构中的数字并没有提供这些语义,词与词之间的组合也不能产生这个词汇义。构式的提出避免了把结构的意义强加给结构组成成分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由于缺少形态变化,存在大量的同形异构现象,现代汉语构式“该XX”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基于构式的认知语法分析,可将“该XX”结构分为A、B两式。从句法形式看,同形异构的A、B两式在添加状语、所带宾语、能否充当定状语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从语义看,A式常常为实指或泛指,而B式则为遍指或定指;从语用表达功能看,A式体现了委婉语气和礼貌性,而B式则体现了强硬语气和要求性。构件“X”的多样性、语言经济性原则和构式压制促成了“该XX”同形异构现象的形成。厘清“该XX”A、B两式的差异及成因,对言语交际和汉语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种行动构式,静态谓词构成的特殊祈使构式中构式义与词汇义产生冲突。本文从语法转喻理论探讨静态谓词祈使句构式的认知动因和语用功效。研究表明,静态谓词祈使构式通过构式压制抵消构式义与词汇义不相容关系,并且通过单次转喻操作模型、转喻链操作模型和隐喻或语境复杂转喻操作模型实现认知识解。静态谓词祈使句构式在言语交际中可实施简省功能、缓和功能及明示功能。  相似文献   

10.
“X比N还N”是现代汉语差比句中较为特殊的句式.本文通过对比该构式和典型差比句“x比Y还A”,发现该构式的语义不是比较,而是说明“X”的某一特质,意义相当于“X像N一样A”,或者“X很/非常A”.该构式对进入其中的“X、N”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桂红梅 《考试周刊》2015,(1):105-106
本文在Goldberg构式语法基本理论框架的指引下,研究了英语双及物构块式(VN1N2 construction)中构式义与动词义的关系,揭示了VN1N2结构中构式义和动词义互相影响、互相制约,通过整合共同构成句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代汉语中的副词“必”可用于表示假设,相当于“若”或“如”。“必”表假设的用法是词义吸收构式义的结果,是构式义与词汇义互动的结果。必类副词的词义演变在上古汉语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其具体过程包括语义漂白、语境吸收和规约化等。  相似文献   

13.
"数A数B"格式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半固定结构,整个格式所表示的含义以及某些结构蕴含的贬义色彩是结构本身赋予的,结构中的数字并没有提供这些语义,词与词之间的组合也不能产生这个词汇义.构式的提出避免了把结构的意义强加给结构组成成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V了也就V了”是一个拷贝式话题结构,拷贝成分“V了”既是话题也是焦点.“V了也就V了”属于‘‘X就x’’格式中的下位类型,基本语义仍然是“认同、容忍”,但会表现为不同的事理立场.结构的构式义与词汇义会相互制约.‘‘v了也就V了”是一个主观化很强的构式,在不同的语境下表达不同的主观情感.  相似文献   

15.
对"还NP呢"构式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构件和构式义的研究上,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若干思考:"NP"可包括两类,即具有指称性和非指称性两大特征;"还"具有主体间性和补足信息的特征;在消极和积极态度下,"呢"表现出不同的情态意义;"还NP呢"构式的构式义本质上是围绕"NP"的"名"和"实"之间的关系展开的讨论,包括"名"大于"实"和"名"小于"实"两类。  相似文献   

16.
“主事居后‘得’字句”的构式义及其认知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事居后'得'字句"构式,具有致使含义,致使处于"得"后面的"主事"产生心理或情状改变.进入该构式的动词经过构式义与动词义的互动,在构式的压制下,可产生致使义;而意义上对"主事"无法控制的动词则不能进入该构式.  相似文献   

17.
一组相关的带“个”实例构式可以被统摄在图式构式“Np(代)+(来)+(V/A)+(数)+个+ C”构式之下,并呈现出两条承继路径。这种承继被统摄在构式义之下,其表现方式为构式语用功能和内部相关成分准入之间的共变,而促使这种共变产生的是构式和词汇之间的相互压制。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中,"七A八B"是一个使用较广泛的构式。它以"七"和"八"为不变项,以A、B为可变项,A、B为同义、类义或反义的单音节名词性或谓词词性语法单位,或是一个双音节词的两个语素,构成四字格词语。"七A八B"构式的句法功能强大,表示多或多而杂乱义,A、B的顺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具有夸张、形象的语用价值,有贬义倾向,多有比喻义或引申义,属于通用语体。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有N1无N2"对举四字格由动词"有"与"无"对举而出,构成奇位固定形式;在N1、N2中嵌入意义相反、相对或相关的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形成偶位待嵌部分;进入该构式的N1、N2须属于同一上位范畴、具有象似关系。"有N1无N2"构式义为:言语使用者对与其预期相悖的残缺领有关系朝着积极、正向的方向或消极、负向的方向做出的单向凸显性评价。该构式的构式义与构件义的互动关系为:构式的压制造成N1、N2的语义对比凸显或加强,N1、N2的语义关系制约构式义的浮现和凸显。  相似文献   

20.
田洁 《现代语文》2009,(11):42-44
本文考察由形容词构成的回声拷贝式,发现能够进入该格式的都是在语境中表达消极意义的性质形容词,“A就A”的整体意义具有不可推测性,可将其看作一种构式。“A就A”构式中存在一个“负预期量”,整个构式表达对这种“负预期量”的宽容,称之为“宽容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