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朱自清写于1927年7月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细腻、动人而受到读者喜爱的作品。作者写作《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正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荷塘是清华园内一个平平常常的池塘。作者紧紧地抓住“荷塘”和“月色”这两个方面景物的描写,使文章绚丽多姿,引人入胜。《荷塘月色》很象一幅国画的题目,这篇散文正如一幅极其优美、秀丽的图画,画中充满了浓郁的诗意。读这样的散文,委实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2.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究其原因.是因为柳宗元在继承前人山水游记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荆有麟光先生在《鲁迅回忆》中讲到,鲁迅曾说《过客》一篇,在他脑筋中酝酿了将近十年。这仅有3000字左右的一篇散文诗剧,竟是作者酝酿十年的心血结晶,这启示我们,对《过客》的深邃内涵,仍需我们深入地探讨。目前,研究者们对《过客》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鲁迅在这篇散文诗中赞扬了“过客”不顾劳顿,艰苦跋踄的探索精神。但也有人根据散文诗的气氛和形象,认为它表现了作者的彷  相似文献   

4.
李建国 《学语文》2005,(1):16-16
《岳阳楼记》(简称《岳》)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抒发的忧国忧民思想。千百年来一直备受后人推崇。《醉翁亭记》(简称《醉》)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著名散文,过去人们一般认为它的主题表达了封建士大夫阶层寄情山水、恬淡闲适、随遇而安的思想。人教社的初中语文课本认为文章表现了作者被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我认为两篇散文的主题基本相同,都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吴苾雯的《摆渡自己》是一篇优美隽永、蕴涵哲理的散文。我们说,一篇散文就是一杯作者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酿成的酒,我们读散文,也就是在饮这杯酒,只  相似文献   

6.
何为同志的《第二次考试》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曾选入一九五六年《散文小品选》,后由作者收入散文专辑《第二次考试》(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九五八年).它和《两姐妹》、《千佛山上的小树》、《白鹭和日光岩》以及作者近年写的《临江楼记》、《风雨夜航图》等,都是优秀的散文,在散文百花坛上较有影响.作者以精巧的构思,美妙的意境,生动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现实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旖旎画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些散文,在读者中广为传诵,颇受喜爱.  相似文献   

7.
《风景谈》这篇散文是茅盾先生一九四○年延安之行后所写的一篇观感。这篇散文的思想境界很高,语言艺术水平亦很高。一、运用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人物、事物和景物作者在描绘人物、事物和景物时,多用具体、形象化的语言,使得被描绘的对象鲜明可见,如在  相似文献   

8.
凭吊与思索     
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是作者为一部叫《胡同之没》的摄影艺术集写的序言,但这序言却没有写成一篇关于照片的说明文字或是胡同回忆录,而是写成了一篇思情并茂的文化散文。新时期文学以来,文化散文悄然崛起,蔚成大观,譬如余秋雨、韩少功等的散文,但这些散文是以理性思辨为主要特征的;而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则表现出浓郁的感性体验色彩,显示出文化散文的别一种风格。在这篇散文中,汪曾祺用朴素、简练、传神的白描语言,凭借他对北京市民生活和胡同历史的深厚积累与体验,把北京的独特景观——胡同景象与文化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出来,…  相似文献   

9.
【教学设想】《夏之绝句》是台湾女作家简女贞的一篇优美的散文 ,是第六册散文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我们不妨与学生一起先走进“散文”,温习我们在第四册课本附录中读过的《谈谈散文》中的一些常识 ,使学生进一步明白 ,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它有其独特的美质 ,那就是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 ,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明白了这一点 ,我们就要指导学生在阅读和欣赏散文时 ,要做到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有人说 ,一篇散…  相似文献   

10.
《差别》一文的作者是德国作家克里斯蒂安森,这是一篇叙事散文,还可以说是一篇生活哲理散文,你也可以把它当作一篇小说。文学的文体毕竟只是大体的一种划分,不是绝对的,就像冰心的《小桔灯》,有人把它当作散文,有人认为它是一篇小说,无论怎样划分,《小桔灯》都是一篇文学经典,感动了很多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每每读罢《荷塘月色》这篇优美的散文,总会让人不由惊叹作者的修辞艺术实在是高超之极。《荷塘月色》是现代修辞运用的典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从字、词、句到段、篇、章都很好地运用了修辞艺术。  相似文献   

12.
《莺》是一篇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写了莺这种鸟的特点、习性。在这篇文章里,作者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3.
茅盾在抗日时期写的《白杨礼赞》,是一篇早为大家所熟知的散文.在这篇优美的散文中,作者通过对白杨的赞美,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的中国共产党,歌颂了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4.
《春》这篇散文是朱自清在杭州任教时写给学生读的一篇范文。它在作者的散文创作中虽不占有突出的地位,也没有他的代表作《背影》尤荷塘月色》的影响大,但是它却能体现朱自清散文创作的很多特色。  相似文献   

1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感情深厚、诗意浓郁、形象鲜明、结构谨严、文笔清新的散文。作者鲁迅稔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把百草  相似文献   

16.
王波 《语文知识》2003,(6):27-28
《风筝》是鲁迅在1925年写的一篇散文,收在散文诗集《野草》里。初读这篇文章的人,可能会有一种感觉,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沉重心情是不是有点渲染过分了?  相似文献   

17.
《塑造真情》是一篇优美的富有韵味的散文,本文意象新奇,联想丰富,文笔灵动,富有意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哲理散文。文章以可感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解析了真情的本质,阐释了真情的内涵。作者对真情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从不同角度融会贯通地对真情加以全面地解读。这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文章,在写作上值得欣赏。  相似文献   

18.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该文写于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任上的第二年,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首先是第一段以"环滁  相似文献   

19.
夹叙夹议、情真意挚是《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特点之一,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散文,在这篇简洁朴素的优秀散文里,作者回忆了母亲勤劳一生,讴歌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的崇高品德,表示了继续革命,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坚定志向。当我们读着这篇优秀散文时,不但使我们看到了作者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  相似文献   

20.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叙述了作者与老王的交往过程中几个小片段,表达了作者的反思与救赎的情感。教学生阅读《老王》,就必须抓住散文的特点,既要有作者意识又要有读者意识,还不能脱离文本本身,即文本意识,才有利于全方位的理解文本。《十位名师教老王》中,十位特级教师执教《老王》,为我们深层次地理解文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