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国时期,有很多学术著作都是在授课教材的基础上产生的,由著名教育家唐文治先生编撰的《国文经纬贯通大义》即为其最具代表者之一.这部著作注重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注重国文教学的社会教化功能,注重国文写作教学和读诵教学的身体力行,其中所蕴藏的丰富的人文教育理念,应当引起我们当下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每当收到师友们惠赠的著作,都欣喜几天。阅读前言、后记,翻看图片、目录,了解主要内容,而后存放书橱,以备日后参阅。可当收到余子侠先生馈赠大作《工科先驱国学大师——南洋大学校长唐文治》(以下简称《唐文治》)时,却一读而不可收。《唐文治》是章开沅、余子侠两先生主编的《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之一种。余子侠先生不仅担纲全书主编,而且撰著其中一册。  相似文献   

3.
朱爱娟 《成才之路》2014,(36):37-37
小学科学教学注重实践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科学意识。但是这不是小学科学仅有的教育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其实,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能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使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合人文教育呢?  相似文献   

4.
"须知吾人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须先砥砺第一等品行。"这是著名教育家唐文治先生说的一段话。我们的教育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当然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第一等的品行",学校也应该以培养"有涵养、有责任心、有创新能力、有国  相似文献   

5.
在无锡太湖风景区碧波荡漾的五里湖畔,宝界桥南堍琴山之麓,矗立着一座占地十亩许的宫殿式建筑,绿瓦红墙,飞檐翘角,精巧玲珑。这就是一代宗师唐文治先生的弟子们为表达对恩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在他70华诞时,自发集资为他建造的别墅式书院“茹经堂”。如今,无锡市人民政府在院里设立了“唐文治先生纪念馆”。唐文治,字颖侯,号蔚芝,晚号茹经,原籍江苏太仓,后定居于无锡。他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病逝于1954年。唐文治在41岁前曾从政十余年,官至农工商部左侍郎署理尚书。后脱离宦海,弃官从  相似文献   

6.
论唐文治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郭齐家唐文治先生(1865—1954)是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开拓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高等理工大学——交通大学教育体制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近代改革封建旧教育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文化和高等工程教...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人文整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高索质人才的必然途径。小学科学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有机部分,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我一直非常注重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8.
该书由华中师范大学余子侠教授撰写,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五章,依次是:品学兼优、忠公体国、工科先驱、国学大师、治校方略。唐文治先生与南洋大学的关系,犹如蔡元培先生、张伯苓先生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之关系,都是一个大学学府建立过程中的中心人物,和学校的荣誉是密切相联的。作者认为,"尽管唐文治长校之时,南洋称'大学'之名为时甚短,但较诸其时及其后所有中国的著名大学,其管理成效、人才培养及对中华民族独立  相似文献   

9.
唐文治在交通大学任职期间(1907—1920),不遗余力地引进西方科学教育,同时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与现代大学教育相互融合,寓传统文化教育于科学教育之中,追求工科教育的本土化,力图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历史文化和具体国情的现代教育模式。这是唐文治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和鲜明特点,也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可贵财富。  相似文献   

10.
唐文治与陈垣都是著名的现代中国大学校长.他们执掌学校期间,均十分重视对 学生进行普及型或专业型国学教育.他们尽管学术路径不一,然而在办学过程中所体现的国 学教育理念又极其相似.由于唐文治重经学,陈垣重史学,故而他们在国学教育课程设置、 教材选择以及教师延聘等方面,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但他们均为我国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国学人才,为传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民初北京政府根据川藏边情的演变,先后设置了川边经略使、川边镇守使、西康屯垦使等地方长官,并划设川边地区为特别区域,以此来加强对川边的治理。川边地方当局也确实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川边地区一直处于动荡的局面、北京政权式微、四川时局持续混乱等因素的影响,民初川边地区治理并没有取得显著成效,以致人心浮动。  相似文献   

12.
近代行省报刊与行省地域空间想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报刊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亦展现了不同地域的地理与文化景观。《四川》杂志作为晚清留日学生报刊的代表,其创办之初以"四川"为名,行省色彩浓厚。该杂志对四川地方事务极为关注,在报道过程中既具地方意识又颇持全国目光,这与其创办者的乡土情结密不可分。此外,《四川》杂志在空间上对川省定位精确,其中亦多有关于川省地域景观的呈现,对构建近代川省乡土想象及地域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范小庆  谢阳熙  唐燕 《科教导刊》2019,(12):170-171
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始重视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这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运用网络心理咨询的优势来帮助护理专业学生调适就业心理问题,网络心理咨询是一种信息化时代下新的人际交互模式,具有匿名、便捷、方便、时效性,以及资料完整便于研究和督导等优点,对于解决高职护理专业就业心理困扰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着力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力,需要运用协同理论,全面统筹学校、家庭、社会各领域、各环节、各层面,构建一体化育人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5.
沙汀在小说中极其喜欢使用四川的方言土语.他小说中的方言主要存在于人物的对话和人物的命名上,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操着一口地道的四川话,人物的诨名也带有浓厚的四川味.探究其创作心理,除了人物角色的需要,主要因为沙汀对四川方言的热爱和熟悉.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改革开放30年来,四川旅游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历史性的回顾。文章认为,经过30年的发展,四川旅游业实现了历史性大跨越,已经在西部处于领先地位,并成为四川重要的支柱产业。在今天,四川的旅行社、旅游饭店的规模、档次均大幅度提升,能有效满足面向国际旅游市场的需要;旅游交通发生巨大变化,这使四川得以成为一流国际旅游目的地;四川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其优势日益突出;四川旅游,在创新中深化、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7.
四川是中国旅游资源大省,国内旅游市场发育良好,但国际旅游市场发展缓慢,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中,旅游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旅游竞争优势.本文以四川省2000年到2005年的入境旅游市场相关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四川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分布情况,并根据入境旅游者在四川旅游的时空分布和消费特点,系统研究了四川省入境旅游市场的特征,提出了开发四川入境旅游市场的思路和营销战略,以增强四川旅游业的竞争实力,促进四川国际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川东北及四川主要城市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在川东北地区的六城市中,南充市的综合得分最高,在整个四川省的城市中,该市的综合得分也排在第二位,因此可以把南充市构建成为川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把南充市作为川东北的“增长极”,通过它对整个川东北区域的“扩散效应”,推动整个区域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四川方言是西南官话的代表。近十年(1997—2007)四川方言的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就,除了体现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外,四川方言的研究性专著和对四川方言专书如《蜀语》、《跻春台》及各类辞书的研究也蔚为大观。本文对这一时期四川方言的研究性专著和四川方言专书研究情况作一综述,并对崔荣昌先生在《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和《九十年代出版的四川方言论著》中未提及的少量成果作了补充。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四川商务厅及海关统计数据资料,分析近年来四川省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的总体特征及态势,透视四川省与东盟发展农产品贸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加快发展四川省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的对策建议,为四川省制定双边农产品贸易战略,扩大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