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乔姆斯基的语言观中,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是可以单独分开研究的。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为,语言能力并非源自与生俱来的结构化模式,它是在语言使用中形成和发展的。本文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出发,把英语交际能力看作一个复杂系统,认为英语交际能力不是语言知识、交际策略和情感因素等各项成分的简单叠加,其发展具有涌现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得体性与交际能力密切相关。语言缺乏得体性,则交际无法顺利进行。得体的表达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说话人需要经过接受、分析、选择等认知行为才能准确得体的完成交际任务。  相似文献   

3.
在认知语境视域下,结合交际主体心理过程,分析语言交际过程,探究语言交际模式;根据交际模式和跨文化交际特征,从认知语境的建构基础、建构主体和交际过程三个层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强调语言文化知识在交际过程中的整合和内化,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认知语境的动态建构过程中提升。  相似文献   

4.
交际能力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ell Hymes在1972年发表的《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潜在能力包括语言知识和使用语言的能力.他认为交际能力由以下四个参数组成:(1)语法性,(2)适合性,(3)得体性,(4)现实性.Canale与Swain (1980)认为交际能力包括:(1)语法能力,(2)话语能力,(3)社会语言能力,(4)策略能力.交际能力理论启示我们: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使用语言知识、在有意义的语境中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让学生感兴趣,又要实现语言交际功能,如何做到二者有机结合?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形式多样且有意义的交际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为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英语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小学生英语口语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认知方式等特点培养其综合语言能力。本文从交际能力理论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角度出发,结合课堂中教学手段的运用,强调培养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知识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最终达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得体性和流畅性。  相似文献   

6.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因此隐喻能力的培养是顺利实施外语教学的有效途径。隐喻能力强调隐喻的认知性和动态创造性,隐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动态理解和创造隐喻,从而能够在特定场合顺利实施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应侧重隐喻的普遍性、隐含性、跨文化特征和认知机制等几个...  相似文献   

7.
语言交际是按一定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在言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对语用推理的认知及语言的运用等语用能力,可以了解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和推理运作机制,促进外语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言和文化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和谐统一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能力,有意识渗透跨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点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教会学生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境是语言交际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的合理与充分建构是成功交际的至关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对语言学习资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影音教材以其知识立体性、情景真实性、语境假设内化性及交际的动态模拟性实现了对动态认知语境的全息化建构。  相似文献   

10.
话语传意就是用适当的言语式将内在的思想感情外化的过程,师范生的语言素质可以从教学语言、教育语言和交际语言三个方面加以培养,我们把培养目标概括为三个统一:教学语言达到规范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教育语言达到说理性与动情性的统一,交际语言达到灵活性和文明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白梅 《成才之路》2020,(3):24-25
教师应蹲下身子,用爱心同幼儿进行语言交流,培养幼儿的自我价值感,奠定幼儿人格基础;运用富有童趣幽默的语言,创设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运用恰当的指导语引导幼儿主动表达,提高幼儿的记忆理解能力;搭建"对话"平台,开展口语表达竞赛活动,促进幼儿的团结、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12.
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能力,对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具有重要作用。文章认为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运用的好坏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真正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要做到四个"统一"。  相似文献   

13.
张倩 《鸡西大学学报》2014,(10):142-143
任何语言的习得最终都会在言语交际中得以运用,可以说,语言的习得来源于言语交际,服务于言语交际。现着眼于言语交际行为,立足于本族语言实际,探讨在这一基项上如何正确使用"不X白不X"结构,以期使用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语义、语意和用意(意图)的统一,使得留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且运用该结构,达到交际意图的顺利实现,从而推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外沟通能力日益重要,外语教学的地位也逐步提高。基于对美国教育部于20世纪末出台的《美国21世纪外语教学标准》的解读,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探索,从统一性英语能力标准设置的缺乏、跨文化意识培养、多学科外语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分析我国目前高校英语课程标准设置的不足,能够为我国高校统一的英语能力标准研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思维决定语言。各民族独具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它独特的语言表达方法。中国思维注重语言的整体性、象征性和暗示性;而西方则重视语言的分析性、逻辑性和形式结构化。实现英汉语交流的翻译就是运用另外一种语言进行第二次思维的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16.
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的能力。本文主要讨论跨文化交际的意义、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的关系以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其目的在于促进外语教学,从而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使得社会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别于以往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现代社会更为重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虽已得到普遍认同,但具体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此,从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外语教材的优化几个方面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路径,以期进一步提高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中的一座桥梁,同时翻译也是一种博弈。翻译策略中文化和语言差异所带来的困惑对归化和异化翻译手段提出了要求。一方面,归化和异化这对矛盾统一体成为翻译博弈论中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纳什均衡"和"帕累托最优"也揭示了翻译过程中归化和异化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师生双方应树立什么样的跨文化交际观,以及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观,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文化冲突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传统英语教学往往只注重语言的形式,而淡化了语言的功能,偏重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这两者构成的语言能力向交际能力转化这一关键性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