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助推地方本科院校成功转型的有效途径.以地方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内涵及创业教育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创业教育的开展与完善有助于地方本科院校向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要结合区域发展精准办学定位,将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融合,通过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科学合理制定涵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对技术性为主、技术技能并重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呼唤创业教育,催生高校转型,创业教育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存在起源耦合、价值耦合、功能耦合的内在耦合性。这一内在耦合性以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学校发展特点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为路径,成为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推手,助力地方本科院校实现向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转型。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正处于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创业教育能为地方高校的教育转型注入新的元素,通过激发创新创业意识与提升创新创业技能,增加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对地方高校的顺利转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地方高校在探索创业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存在创业教育目标不明、创业课程内容单一、创业师资严重不足、创业实践平台不够和创业教育体系缺乏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分别从理论指导和实践服务两大模块探索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自主创业离不开创业教育,探索构建适合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模式已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特别对于地处边疆、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地方院校,要实行转型发展战略、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构建适合自身的创业教育实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保山学院为例,结合国内外创业教育模式的启示及地方资源探索地方高校基于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在经济新常态和国家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快转型发展,成为亟需探索的课题.文章以省属地方高校Z大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助教育与多样化实训项目,全方位提高人才创新创业的能力与质量.  相似文献   

6.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办学思路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创业教育是转型的地方高校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通过增强动力、破除桎梏、构建机制、提高水平、提升获得感来探索转型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7.
应用技术型大学是国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力军,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当前课程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就课程中的创新创业课程观、课程内容体系、课程的实践及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此提升我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质量,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把握发展机遇,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路径.基于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以梧州学院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形势下,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要进一步提高外语学院应用技术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关键在于商务英语"双师型"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具体措施和保障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以期通过培养商务英语"双师型"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来推动该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集宁师专学报》2019,(2):99-103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的角色地位逐步转向服务和引领同步。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能使高校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实现高等教育由学校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型。转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还要积极适应未来发展趋势,要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