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描述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状况和界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的基础上,着重指出了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作用,即:1.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有助于教师树立专业化发展的理念; 2.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落实;3.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有助于正确引导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4.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有助于开放型的教师教育体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在描述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状况和界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的基础上,着重指出了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作用,即:1.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有助于教师树立专业化发展的理念;2.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落实;3.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有助于正确引导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4.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有助于开放型的教师教育体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化与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潮流。但由于缺乏明确的理念指导。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在以教师专业化为方向的改革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教师专业化与高等师范教育之间的关联为起点,从办学和育人两方面。分析当今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实践与高等师范教育的理念。进而在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理念做出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在理念上,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属性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在体制上,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教师教育体系尚未建立;在内容上,教师专业化特色未得到充分凸显;在实践上,教师脱离实际,学生实习时间不足.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现行的课程体系的落后,造成我国的教师...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素质结构与进修课程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国大陆的基础教育发生深刻变化,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严重脱节、教师教育滞后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现象日益突出。改变这种局面的必由之路是,改革教师教育,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而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形成较为完善的、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需要的中小学教师新的素质结构,这个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机制的良性化、结构的动态化和教师个人反思意识的形成。对职前教育来说,可以通过优化高等师范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途径,有意识地实行职前职后一体化;对在职教育来说,优化进修课程的设计并分层实施,是有效途径,而进修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必须以促进被培训教师的反思意识、交流能力和专业引领支持,完善其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6.
龚静  王红芳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1):109-111,114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教师专业化研究状况,指出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倍受重视的议题,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主要涵盖专业理念、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实践、专业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以此,构建了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发展维度,并以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为出发点,提出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路:(1)塑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专业精神;(2)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3)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陈锋 《中学教育》2008,(3):43-46
国外教育界曾对学校进步的标志提出了四个衡量维度:学生进展与变化、教师的专业发展、对社区文化的引领、学校声誉的提升。显然,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学校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为此,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在浙江省规划课题《基于教育生态的学校三维成功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引领下,依托促使教师成功的教育生态的营造,提出了基于生态课堂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师是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提升高职教师专业化水平对促进高职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粤东两所高职院校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粤东地区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进行归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高职院校、教师等维度提出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乡村学校办学水平与教育品质的提升,需要现代化硬件设施的投入,需要课程设置的优化,但关键还在于"人",即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乡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决定着学校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品质。常州市小学数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以"一起做研究"的实践研修理念,以问题引领需求,促进教师专业化"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帮助教师理解课程、理解学生、理解教学。  相似文献   

10.
集中培训和校本研修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种渠道,应通过构建教师发展学校这个平台,实现集中培训对校本研修的引领;构建教师发展学校需要高等师范院校和县级教师进修学校通力合作,这一合作机制需要政府投入足够的专项经费予以激活,需要高等师范院校造就大批高水平的专家给予人力支持;高等师范院校继续教育学院应将工作重点由学历补偿教育转到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面,以高质量的集中培训引领校本研修。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化与我国高师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性的教育发展趋势,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我国现行的高师教育应从课程结构、培养模式、训练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12.
2019年,深圳中学教师招聘中出现的“豪华现象”值得教师教育行业反省,其内蕴的合理性是:高中学段对教师的本体性知识要求较高,优秀教师的核心知识构成——PCK具有实践合成性,人生早期习得的职业性向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成长的轨迹,因此,名校非师范毕业生也可能成为高中教学名师。该现象对师范教育改革的启示是:必须科学处理四对关系,即学科与教育、职前与职后、学段差异与共性素养、人格测试与考试成绩间的关系,方能持续生存发展。展望未来,师范教育应该坚持“学科+教育”“学科+项目”的教师培养模式,坚守综合化、高端化的办学理念,以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当前小学教师教育面临基础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发展的挑战,高等师范教育和教育管理部门面临重组教育资源、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此,要通过全面深入地改革创新小学教师培养模式,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强调教学实践环节,加强教材建设,努力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发展需要的优质的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4.
《师资教育杂志》2012,38(2):209-210
This article brings together two studie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examination of the nature of professionalism in education by focusing on the perspectives of two under-researched groups namely ‘teaching assistants’ and teacher educators working ‘either side’ of the school teacher. The projects were conducted in, and framed by, the UK policy context of public sector modernization and cuts, and raise issues of relevance to international debates on notions of professionalism in education in a context of neo-liberal policy and austerity. The studies drew upon different approaches including autoethnography, life history and discourse analysis.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form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education through the discourses of ‘professionalism’ of teaching assistants and teacher educators. Professionalism is articulated through three themes in the accounts; ‘non-standard’ professional transformations, role ambiguity, and the role of classroom experience and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Through these themes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ing assistants and teacher educators locate the notion of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within a broader concept of professionalism in education providing alternatives to the discourse of imposed policy, and the authors reflect upon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voices contribute to the wider international debate on professionalism in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5.
美国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变革体现为四个维度:教师观,强调教师是从事复杂工作的专业者;知识观,认为教学知识是复杂的情景化知识;教学观,倡导教学要基于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评价观,主张教学评价要注重个体发展和整体质量。美国教师教育相关院校和机构依据上述理念,基于自身特点选择并调适相应的教师教育标准,对教师的职责、教学理论及评价方式等进行多方面改革探索,实践中改革者在各维度所做的改变和尝试可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优化和教师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创新性成长模式:教师教育的实现样式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需要新型模式的支持。教师教育的创新性成长模式有着自己全新的内涵,它基于终身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思想、以“成长”作为核心理念,学习在学习化课程资源构筑的生态化学习环境中,运用合作活动学习方式,通过对模块整合式课程的学习与开发来实现现代人和现代教师成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面对教师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的中国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发展已成为高师教育与国际教育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师范院校各个学科专业体现师范性质的课程是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三门必修课程加教育实习;20世纪90年代,经过改革,增加了班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选修课程以及三笔字、普通话技能训练课程。其中心理学、教育学始终按照学科理论课程的体系和标准开设,而教学法也演变为学科教育学,甚至教育技术演变为教育技术学,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管理学。新世纪以来,高等学校培养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逐步向教师教育过渡,最近印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实现了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化、职业化、实践化变革,由此将会引起教师教育领域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9.
师范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初始阶段、独立建制阶段和开放化发展阶段。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师范教育与学术教育不断整合,教师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师范教育的发展史就是教师职业逐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addresses constructions and redefinition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by focusing on the discursive negotiation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teachers’ union in Norway. Based on an examination of three white papers on teacher education from the past 15?years and policy documents put forth by the Union of Education Norway during the past decade, the authors argue that new construction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are produced both by the government and from within the teachers’ union. Howev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teachers’ union concerning what the main aspect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are. The government emphasises teacher accountability, research-based practice and specialisation. By contrast, the teachers’ union highlights research-informed practice, responsibility for educational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There are three main areas of discursive struggle focused by the teachers’ union: the resistance to accountability policies, the redefining of research-based practice and the lengthening of teacher education. The authors argue that the teachers’ union is adopting an increasingly more active approach, thereby also challenging the idea that the teachers’ union is less interested in developing and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the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