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他刚一出生,父母就离异了.或许正是这点,造就了他沉静忧郁的气质. 5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走上荧屏,成了一名小童星.可惜,这条路并不如他想象的那般美好. 10岁那年,公司与他中断了合同,他没有了上镜的机会.他并不想就此放弃,在人潮涌动的洛杉矶街头,他先后走进了50多家影视公司去面试.一个又一个的拒绝,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他挺着单薄的身子,抿着瘦削的嘴唇,表现出了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执著与坚定.  相似文献   

2.
败给自己     
人生的好多次失败,最终并不是败给了别人,而是败给了我们自己。某名牌大学毕业的小王进了一家公司。当领导分配她做最基础的工作时,原本很有优越感的她立即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一次,在计算收益时,她把一笔投资存款的利息重复计算了两次,虽然最终没有给公司造成实际损失,但整个公司的财务计划却被打乱了。事后,她却很不以为然,觉得只要下次  相似文献   

3.
接到一位公司朋友的电话,很开心地说,最近获得一次参加培训的机会,对这位朋友我一点都不陌生,但他对待接受培训的这种态度却太陌生了.联想到教师接受培训时的那种痛苦,我很自然地问他何以对参加培训如此开心.他很开心地分析道,公司管理者让我去接受培训,至少对我以前的工作表示满意,还可能觉得我是可塑之材,所以在他看来,虽然这只是一次五天的培训,可这次培训所承载的意义却让他觉得非常满足,让他对自己在公司的未来充满希望.此外,去参加培训还可以开阔他的工作视野,提高他的工作能力,这本身就是一件让人觉得幸福的事情;再说了,如果以后他在这家公司混不下去了,有培训的经历与培训得到的能力,还可以增加他重新就业的砝码.听完这一席话,总算让我明白了,原来接受培训还可以让人觉得如此幸福,还可以让人那么心甘情愿.  相似文献   

4.
《快乐阅读》2020,(4):25-25
毕业后,我幸运地与大学时暗恋了很久的男生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因此我经常找机会假装偶遇他.有一次,一个同事问他:“××(我)是你女朋友吧?”当时他慌张得说不出话来,另一个同事说:“不可能,他们两个根本不塔.”然后他们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我……后来,有一次加班到很晚,我走到楼下时看见他,正疑惑时,他走过来对我说:“你不是说追不到我誓不为人吗?我想让你当人.”然后,他在朋友圈发了我们的合照,并配文:“很搭.”  相似文献   

5.
狮王牙刷公司是日本一家著名的牙刷制造公司,加藤信三是狮王牙刷公司的董事长。这位董事长从本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做起,最终成了一位深受日本企业界敬重的公司领导。在他成功的背后,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奋斗历程。当加藤信三还是狮王牙刷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时,有一次他加了夜班,第二天还要继续上班,这令他特别烦恼。第二天一大早,当他带着一身的疲倦起床刷牙时,本公司的牙刷偏偏又把他的牙龈刷出了血。一身的疲惫再加上牙龈出血,加藤信三恼火万分,一气之下他匆匆向公司的技术部奔去,他要向技术部抗议公司产品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在快要到达公…  相似文献   

6.
最后的面试     
经历了数次的失败,终于迎来了公司招聘考试的最后一次面试.在就业难的今天,对他来说这次面试是最后的机会. 但是,公司临到面试日才下通知,青年接到通知时已是当天上午8点,而面试时间是从9点开始.考场就在总公司,从那里到他住的公寓路途约一个小时.青年连好好打扮也顾不上就冲出门去.  相似文献   

7.
一位留学德国的中国高材生,以优异成绩从某名牌大学毕业,可求职时,被多家公司拒收。高不成只好低就,他就找了一家小公司。结果,小公司同大公司一样,很有礼貌地拒绝了他。这位高材生愤怒了,嚷着要控告这家小公司种族歧视。德国人为愤怒的他送上一杯茶水,从档案袋中抽出一张纸,递给他。这是一份记载着他曾3次在公共汽车逃票的记录。逃票这区区小事,竟成为德国大小公司拒收他的同一理由。另一位新加坡留学生毕业回国时,在机场拿着机票却没能登机,原因仅是他在国家图书馆借了一本书而尚未归还。北京广播学院在2002年初的期末考试中开除了7名作弊…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金     
故事一:有一名在德国的亚裔留学生,毕业时成绩优异,可是在德国求职时不仅大公司,连小公司都拒绝他。他对此表示抗议:“你们这是种族歧视!我要控告。”德国老板从档案袋里抽出了一张纸,放在他面前。留学生看了看,是一份记录,记录他坐公共汽车曾因逃票被抓过3次。他不以为然地说:“原来就为这鸡毛蒜皮的事,小题大做!”但是他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在德国坐车逃票被捉住的几率是万分之三。也就是说你逃一万次票,平均被抓到3次。这位高材生居然被抓了3次,那就是说,他起码逃票一万次。这在严谨的德国人看来是永远不可饶恕的。故事二:广东省化州市有…  相似文献   

9.
在路上     
公司组织一月一度的聚餐会,部门的大领导小员工都参加了.我又一次见到了吉姆大叔——公司现任的董事长兼CEO.吉姆今年已经65岁了,大家之所以亲切地称呼他为"吉姆大叔",是因为他的性格实在太平易近人,既没有老板高高在上的气焰,也没有长者倚老卖老的架子.他只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头儿,花白的头发加花白的胡须,跟爱给孩子们派发礼物的圣诞老人长得像极了.在会上,吉姆正式向大家宣布,在为公司效力了整整38个春秋后,他终于要光荣地退休了.可能是因为人们在结束之时总是愿意回忆起开始,吉姆和大家聊起了38年前自己刚从这家公司起步时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的一次人才供需见面会上,一位生物科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相中了几家从事制药、生物工程等行业的公司.但这几家公司都以没有工作经历为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无独有偶,一家从事销售业的单位在招聘文秘时也要求应聘者有"大学本科文凭,研究生优先,工作经历一年以上".记者还看到,会场内绝大多数用人单位都对应聘者的工作经历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1.
1.在一本吉尼斯纪录的书上记载着:已知的最大质数为23 021~(377)—1.这会不会是印错的? 2.某人去靶场打靶,他事先存进了100元.按照规定,每中靶环一次,他的钱就增加10%,而未命中靶环一次,钱数减少10%.在若干次射击后,他的钱数能变成80元1角9分吗? 3.某房地产公司在建房时,发现征用的土地不足,于是设计师改变原建房方案,打算少建2幢房,而让每幢房加高3层,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12.
每次提到苹果,都会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起乔布斯.在10岁时,乔布斯对电子学方面的兴趣就明显表现出来了.每逢周末,一些惠普和其他电子公司的工程师就会在自家的车库做维修.一次.一个工程师送了他一个碳晶麦克风,他研究了很久.后来,他搬到洛斯阿尔托斯市后,觉得自己进了天堂,他随时都能在各处的箱子翻到一两只废弃不用的电子元件,拆开来看个究竟,玩上好几个小时.乔布斯正是因儿时的这个兴趣影响到了他的事业,甚至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13.
关爱特殊人群: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残疾学生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1984年,他以全县最高的中考成绩填报了师范专业,但专业体检时却被拒之门外. 3年后,当他再次以全县第一的高考成绩报考图书馆专业时,又一次遭到了拒绝.而所有拒绝的理由是因为一岁半时一次高烧所至,他右腿失去知觉,成了残疾人.  相似文献   

14.
一个大学毕业生到一家大公司应聘。公司经理在谈话前,打量他好一会儿,然后问他:“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背吗?”他回答:“从没有过。”“你替父母捶过背吗?”他想了想说:“只有一次,是在我上小学时,当时,妈妈还给了我10元钱。”接着经理又问了一些问题,他都如实作了回答。半小时后谈话结束。经理说:“你是有希望的,明天再来一次。来之前,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身。”  相似文献   

15.
学会坚持     
诺贝尔在制造炸药时,做过上千次实验,经历过上千次的失败.有一次实验甚至将他的弟弟与其他助手炸死,父亲也因此落下了残疾.但是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并没有使他放弃,最终他以顽强毅力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取得了成功.诺贝尔的经历告诉我们:凡事只要坚持做下去,胜利就在前方.  相似文献   

16.
尹玉生 《成长》2007,(11):53-55
在最近一次从苏黎世到纽约的飞行途中,我和一位投资商相邻而坐。随着交谈的深入,我得知,他在投资一家规模很小的科技公司时投入了很多资金,却收益甚少。他说他被那家科技公司的老板气得要吐血,整个飞行过程中,他不停地抱怨。我问投资商,那个科技公司的家伙令他心烦意乱有多长时间了,“好多个月了!”他愤愤地回答。  相似文献   

17.
一次,和一位老总聊天,他跟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我们公司有一位财务处长,业务上应该说还算过硬,就是爱抖个机灵、喜欢算计别人,很多人都不太喜欢他。一年前,他还是财务副处长时,发生了一次违规的事,气得我几乎把他给开了:我们的一家大客户,要对一笔数额很大的业务的付款方式作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张盖伦 《大学生》2013,(11):14-15
正联系到应向阳时,他正在开会。公司每天早晚都有一次会议,制定计划,总结成绩。即使媒体采访邀约如潮水般涌来,公司的正常工作还是按部就班地进行。"中国30个30岁以下的创业者",23岁的应向阳上了福布斯榜单后,他  相似文献   

19.
林革 《初中生》2005,(16):19-21
牛顿是位著名科学家,他小时候就善于思考.有一次,他做完作业收拾纸笔时,不小心碰倒了墨水瓶,墨汁刚好把一道做好的计算竖式覆盖了一部分(如图1),有3个数字还能看清楚,可其他数字位于什么位置怎么也想不起来,只记得这道题恰好由0、1、2、3、4、5、6、7、8、9十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只用了一次.牛顿思考了一会,就把这道题重新写了出来.  相似文献   

20.
刘岩 《辽宁教育》2005,(2):39-40
再一次采访程林校长时,他就任珠江五校校长已近两年.当我又坐在他面前,与他共同回首两年来的工作时,从自如的言语、睿智的目光中,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专注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