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想像是人类发展与创造的阶梯,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想像的敏感不仅标志着人类最高级潜能开始发生,也是人的发展由此脱离原始性的必经一步。两岁前后,是孩子想像力迸发的时期,他们会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寻找想像的位置,品味想像的情趣。在父母的帮助和鼓励下,此时的孩子,不仅想像力会变得积极活跃、大胆频繁起来,他们初具雏形的“逻辑思维意识”和“形象思维意识”也将得以齐头并进地发展。所以,乐乐妈妈十分重视培养乐乐的想像能力,欣赏、鼓励乐乐的想像思维。从“像什么”开始妈妈常常从菜篮里挑出几颗土豆,和乐乐一起玩“像什么”游戏,这颗像…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问一下中国的父母:“活着是为了什么?”十有八九,他们会说:“还不是为了孩子。”的确,中国的父母差不多一辈子都在为子女忙乎,在他们的心目中,孩子是生活的重心,是自己的希望。在人生的历程中,他们恨不得将所有的事情都替子女承担下来。中国的父母活得苦,活得累。但当亿万个父母挥去额头的汗珠,不厌其烦地唠叨:“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时,孩子却说:“活着太没意思了,我觉得家里最好的地方是厕所。”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日益增多,但在早期教育汹涌澎湃的浪潮中,有一个稚嫩的声音令父母目瞪口呆:“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看过《新编十万个为什么》后,知道了父母为什么经常对我们孩子撒谎。黑格尔曾说:“从一方面看,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但我们应注意,黑格尔所说的“真”只是美学的概念,是生活本质的真实,是抽象意义上的“真”。往日里,父母常常在早晨叫我们起床。那时可能是6:50,可他们却偏偏说是已经7:10了,这不明摆着是撒谎吗?儿童的心灵是纯真的,一有什么立即就能学会。儿童的撒谎不能不说是受了点父母的影响。可如果要问他们为什么对我们撒谎时,他们却又说:“这是善意的谎言。”看来要分清谎言的真、美…  相似文献   

4.
李仁 《家教指南》2003,(3):49-50
“父母是什么?”面对这道试题,您可能不加思索地就会侃侃而谈: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父母是孩子忘年交的朋友,父母是孩子的心理医师,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等等,等等。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父母的言行同他们的自我标榜大相径庭。严格地说,有些人竞亵渎了“父母”这一神圣的称呼。  相似文献   

5.
父母离异,孩子的情绪有一段混乱的时期。有的孩子会变得消沉、沮丧;有的孩子会表现出生气、退缩、自卑或攻击行为;也有的孩子变得异常快乐。不管他们“变好”还是“变坏”,任何不寻常的表现都表示你的孩子需要有人帮助。这时离异父母应怎样帮助他们呢?一、离婚后,尽可能不要改变生活方式。完全改变生话方式可能对你有些好处,但却会毁了孩子。他们需要有自己熟悉的环境,事实上你也可能需要。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2003,(2)
安琪:我是个非常胆小的女孩子,我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都有一种很强烈的恐惧感,比如怕黑、怕鬼怪等。同时,我对人也有一种恐惧感,我总觉得自己可能会受到别人的侵害,而当看到别人靠近自己时,我就会感到不自然、不舒服,甚至心里还会怀有敌意。我不知道自己的“老鼠胆”是不是一种什么心理毛病,我不敢对父母和老师讲出这种感觉,因为我害怕大家用异样的目光看我。安琪,我是不是一个不正常的人?这种恐惧感会不会渐渐加剧?我好担心自己有一天会变成精神病人……黑龙江范晓心情故事亲爱的晓晓,我可以想像,你每天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在多年与父母们的接触中,最让我苦恼的是那样一些父母:他们会对我说“你说的方法我照着做了,但是一点作用都没有”;他们会给我介绍一大堆专家们开出的治理孩子某个行为问题的药方,并总结说经过他们的试验,那些方法对自己的孩子统统不起作用。最后他们会一脸焦急、一脸恳切地问我有没有什么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压制儿童的好奇心摇儿童提出诸如“我是谁生的?”“我是怎么生出来的?”问题时,不是直接对“性”感兴趣,而仅仅是一种好奇的反应。家长如果不正面回答反而斥责他们,就会扼杀他们的好奇心。同时还造成一种印象,孩子会觉得有些问题是“很坏”,问了要挨骂,这样就会使他们从小对性有一种神秘感、罪恶感、肮脏感,从而影响他们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怀疑父母做事的真实性摇采取哄骗的手法,如告诉孩子他们“是拣来的”“石头里跳出来的”也是不明智的。因为真相总是会被孩子们识破的,一旦孩子明白了真相,就会认为父母欺骗了他们,甚至怀疑父母做事…  相似文献   

9.
如何帮助孩子消除害怕心理每个孩子都可能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产生害怕的心理,这属于正常现象。德国儿童心理学专家施特凡·施米特兴教授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对孩子胆小这种现象要认真对待。”您的孩子怕什么?您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消除害怕心理?父母应根据孩子年龄...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天空     
“六一”是孩子的节日,应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笑声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做父母的能够为孩子做些什么呢?我想绝不仅仅是去学校里观看一次孩子们的表演就足够了,那是孩子给予父母的。孩提时代,是一个做梦的时代。但我们却对孩子的梦知之甚少,很少有父母自觉自愿地去理解孩子的梦想,甚至有人认为那是孩子的话而不以为然。我们应该放下手中自以为重要的事情,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当中,做他们中的一员,平等地与他们进行对话,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要求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什么,不做什么。让我们再担当一次孩子的角色,就会觉得孩子并不简…  相似文献   

11.
《教书育人》2010,(6):9-9
健康向上的自尊心理是孩子们以后面对生活挑战的重要法宝,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孩子更容易处理生活中出现的矛盾,也更有能力抵抗消极的压力。相比之下,那些自尊心弱的孩子面对挑战就会变得焦虑不安、垂头丧气。如果他们再产生“我没有那么好”或是“我做什么都做不对”的想法,那么他们更容易变得消极、沮丧、孤僻。父母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自尊呢?下面的几点建议也许会很有用: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父母爱和教育爱,但对父母来说,有两种不可取的、势必遭到失败的爱,这就是溺爱和粗暴的爱。首先谈谈父母爱中的溺爱。父母之爱是一种无私的,高尚的情感。他们把一切爱和希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可惜的是有些父母爱得不当,爱得过分。他们常常为自己的孩子每一言行击掌欢呼,笑逐颜开,但却从不考虑这是什么言行,会得到什么结果。常见有的父母在爷爷奶奶在场的情况下问孩子:“这么多好吃的东西给谁吃?”孩子答道:“给我吃。”对此有的父母并不介意,甚至还认为孩子“聪明”。这样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会懂得在人与人的共同生活中有“可以”、  相似文献   

13.
少儿图书的种类繁多,父母在为孩子挑选合适的读物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 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幼儿阶段,孩子身心变化速度是最快的,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阅读水平、兴趣等会有明显的差异。以文学性读物为例。0岁~3岁的孩子所阅读的文学作品被称为“认识周围世界的文学”,此时孩子生活经验少,文学作品主要帮助他们认识周围世界,在内容上以认识周围事实为主,想像成分较少,文学体裁也比较有限,只有儿歌、童话两种。而三至六七岁阶段的儿童知识经验大大丰富,想像力迅速发展,适合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被称为“想像驰骋的文学”,童话成为主要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14.
当您离开孩子的时候,孩子大哭起来,这是很正常的。事实上,离开父母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在出生后的最初六个月里,他不知道自己和父母是什么关系,也不知道自己和保姆是什么关系,所以谁想抱他都可以,谁给他提供食物都无所谓。然而,六个月大之后,孩子就开始一个一个辨认身边的人,对父母和保姆产生强烈的感情。他还开始有了“目标定位”的概念,当父母离开房间时,他会记着这件事,并且思考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实际上,孩子在和父母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是一种积极的迹象,这意味着他依恋父母。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比…  相似文献   

15.
杨多多 《山东教育》2004,(33):39-39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当孩子提出某种不合理的要求时,家长与其迁就,毋宁说“不行”对他(她)更具有影响力。如今周末无人看管的孩子不知有多少,家长外出,本想把他们放到老人家中,当孩子们稍不情愿时,他们便会让步说:“那好,你就自己呆在家里吧!”孩子最初似乎得到一定的满足,但久而久之,便会有被遗弃的感觉。随便对孩子说“可以”,是冷漠与放纵,而酌情说“不行”,才是真正的关心与爱护。父母表现出的坚定绝不容商量,尽管有时会招致孩子的大哭大闹,甚至叫着说:“我恨你!”但孩子正是在反抗的同时,也意识到父母的尊严和权威。孩子需要有一个对立面,才能分出美与丑。如果任由孩子对你挥动小拳头,他们会因没有信息的反馈而永远也分不清是与非。  相似文献   

16.
我曾收到过许多父母的来信,他们伤心地告诉我说孩子到了十三、四岁,反而变得不懂事了,心里有什么话都不愿告诉父母,为此,他们只好用偷看孩子日记。偷拆孩子信件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但被孩子知道后,与父母有了更大的隔阂,家庭气氛显得很尴尬,做父母的非常苦恼。在这期的“家教话题”里,董炳新先生谈的话题“不必知道孩子的一切”,也许会给这些父母一些启发。亲爱的家长们,希望你们能理解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给他们心中留一片自己的小天地。  相似文献   

17.
年轻的父母满怀欣喜地迎接宝宝来到人世,就像迎接天使来到人间。他们会精心布置宝宝的房间,让自己的天使拥有最好的小“天堂”。然而,对大多数父母而言,如何布置宝宝的房间缺乏经验。本文将介绍一些如何装修儿童房、如何选择儿童家具的知识,供大家参考。装修儿童房,要依据孩子的活动特点地板孩子从学爬到会走,在地板上的活动时间最多,因此房间的地板要防滑、有弹性、易清洁。一般的拼木或塑胶地板花色丰富、经济耐磨、防滑舒适,是学龄前儿童房地板的好选择;孩子上学后,可铺设无光防滑的陶瓷地砖或复合木地板。如果选择地毯,最好只铺小块,因…  相似文献   

18.
王其晋 《宁夏教育》2013,(10):73-74
平日里,我们随便问问年轻的父母:“你家谁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大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孩子。”这种思想在时间上一直延续,从孩子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在范围上一直扩展,从夫妻到双方父母。这一现象的愈演愈烈,使得孩子的成长问题越来越多。为此,我特告诫父母:你们才是家庭的中心。  相似文献   

19.
肖丽华 《湖南教育》2002,(19):53-53
通过想像作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像和幻想,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由此可知,想像是创新的翅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破旧的书本,我问:“假如你是这本书,你会说些什么?会想些什么?请看一篇作文《救救我吧,小主人》。”在习作中,让学生发挥想像力。例如,学生写道:每当小主人陷入沉思时,我又成了他的“快乐园”。他拿着笔,闭着眼,嘴里叽哩咕噜的,在我的身上乱涂乱画,把我画得像丑八戒;一…  相似文献   

20.
《人生十六七》2013,(1):18-19
我们都想成为好父母,但是很多时候任凭我们怎么努力,孩子好像总是不太“领情”。我们的问题出在哪儿?孩子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成为好父母真的有秘诀么?秘密1:家庭时光优先一 父母们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落在别人的后面,所以一个孩子的日程可能比他们的父母还满.音乐班、美术班、形体班……孩子变成了课程的奴隶,父母变成了孩子的奴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