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湖南省1979-2021年暖季(5-9月)逐日降水和最高气温站点数据,通过百分位阈值法提取极端高温、极端降水和无降水事件,探讨极端降水与无降水前三天内的高温复合情况,并归类为暖湿事件和暖干事件,结合EOF和copula函数分析两类复合事件时空特征及极端气候因子间的相依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空间上,湖南省各站点复合事件都有发生,暖干事件的频数是暖湿事件的20多倍.对于暖湿事件,11.35%的极端降水事件前三天内都会发生极端高温,平均每年经历0.74次,其主要分布在西北山地和南岭山地;对于暖干事件,25.81%的无降水发生前三天内都会发生极端高温,其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平原地区、湖南东部、雪峰山与武陵山之间山谷地区.时间上,两类复合事件都呈增长趋势且都集中在6、7月份,尤其在2010年以来,增速最快且多出现在人口密集的城市群.(2)两类复合事件的时空异常特征表明:暖湿事件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全场一致型,第二模态的空间分布表明湘中与湘北平原、谷地地区呈反相变化形式;暖干事件发生频数的第一模态表明湖南大部分地区和湘南地区呈反相变化形式,第二模态则显示了湘东部分与湘西山地呈反相变化.(3...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滁州市1952—2012年的降水变化规律,利用其逐日降水量数据,对滁州市年、季、月降水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滁州市年降水量变化比较明显,降水倾向率为10.232mm/10a;四季中春季降水量减少和夏冬降水量增加的趋势较为明显,且春夏降水较多,秋冬较少;各月降水量7月份最多,12月份最少,且分布不均。年降水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6.628d/10a;四季平均降水强度和降水日数分别呈总体增加和减少趋势,同时春秋两季以中雨为主,夏季主要是暴雨,冬季以小雨和中雨为主;十二个月中2个月以小雨为主,5个月以中雨为主,1个月以大雨为主,4个月以暴雨为主。  相似文献   

3.
利用1962-2012年滇中地区7个气象站降水月值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滑动T检验分析了该区域近50a年降水量和季节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突变,并用R/S方法预测了该区未来降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滇中地区近50a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丘陵盆地区较干热河谷区减少的更强烈;丘陵盆地区年降水量突变点在1994年,而干热河谷区年降水量无突变.年代际尺度上,丘陵盆地区各年代的年降水量始终是减少的,而干热河谷区年降水量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始终减少,20世纪90年代呈先减后增趋势,本世纪初以来呈先增后减趋势.滇中地区春季降水呈增加趋势;夏秋季降水整体呈减少趋势;冬季降水丘陵盆地区呈增加趋势,而干热河谷区刚好相反.两地形区各年代夏秋降水一致减少,春冬降水变化不一致;两个地形区春冬降水均无突变;而夏秋季降水却存在突变点.R/S预测显示,滇中地区年降水量和季节降水量的未来变化趋势与过去的变化趋势相反且均表现为很强的反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内蒙古地区19602011年的45个气象代表站的降水量以及相关的降水资料,利用MannKendall,从年降水量和降水距平百分比两个方面分析地区降水变化及特征。结果表明:就降水距平百分比来说,内蒙古东部和中部地区有下降趋势,而西部地区则略上升;就降水量而言,内蒙古地区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有明显下降趋势,1980年开始尤为显著,这段时间是内蒙古地区历史上最为干旱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降水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于各种地理因素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局地响应存在较大差异.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上游16个气象站1965—1997年降水资料,求距平值,进行MK突变检验,三次样条spline插值,分析水源区的降水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从降水量的时间序列看,水源区未来降水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内降水季节性突出,1996年为降水突变点;从降水的多年空间分布看,在东西方向上,西部降水量最多,中部降水量最少;在南北方向上,南部降水量最多,北部降水量比中部稍多.从1965—1997年降水的空间变化看,在南北方向上,水源区南部降水量变化最快,中部变化最慢;在东西方向上,东部和西部降水量变化慢,中部降水量变化最快.从整个水源区看,南部的紫阳、镇巴、岚皋,北部的商洛,西部的略阳为变化高值区,汉江河谷和东部丘陵区为变化低值区.  相似文献   

6.
以秦岭山地39个气象站点1960—2009年近50年来的降水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秦岭山地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秦岭山地近50年来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变化的倾向率是-8.6mm/10a,但近15年来降水量呈递增趋势:在空间上,秦岭年降水量从南向北逐渐减少,秦岭山地除商南降水量呈略微上升趋势外,其余地区的降水呈略微下降趋势,秦岭山地各代际800mm等降水量线发生明显移动,与标准时期相比,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北移0.02°、0.48°,其余年代略有南移。在0.18°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近32年来洞庭湖流域气候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近32年来洞庭湖流域30个气象站点1982—2013年的气温和降水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上,1982—2013年,洞庭湖流域内年平均气温变化在15.6~17.7℃之间,年均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以0.38℃/10年;年降水量在975.2~1 833.6 mm之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8.9 mm/10年。(2)空间上,整个流域气温上升,增温幅度较大的地区是流域东北部,有五峰(0.98℃/10年)和长沙(0.7℃/10年)两个极值中心,其他区域增温幅度较小;流域内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呈递减趋势,递减幅度较大的区域是流域北部和东部,而桑植、吉首、沅江和道县等部分地区降水量呈递增趋势。(3)气温呈上升-下降趋势,1998年为气温突变年份;降水量呈递减-上升-递减趋势,降水量突变点出现在1993和2009年。(4)洞庭湖流域年平均气温存在6年的强显著周期,还有14年和23年尺度的变化周期;年降水量存在3年的强显著周期,6年和16年尺度的变化周期。近32年来,洞庭湖流域总体气候呈现明显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内蒙古地区100个实测站点1960-2014年逐日降水数据,分析内蒙古地区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内蒙古近55年PCD与PCP的平均值分别是0.68和-0.11,降水年际变化下降发展趋势显著且通过0.05显著性的检验,全年降水空间分配均匀且逐年有提前的趋势。PCD空降水空间的分布结构总体空间上呈现为东高西低,高值的区域分别位于兴安盟和通辽市,低值地区为乌兰察布市及鄂尔多斯市。PCP在总体空间上从东向西递增,最高值的区域位于鄂尔多斯市,低值的区域主要位于呼伦贝尔市,降水年际变化分配空间的格局主要呈东部早于西部的空间变化特征分布。R/S分析表明,PCD与PCP的Hurst指数均小于0.5,与过去55年发展趋势相反,未能在时空上表现出明显的趋势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利用1982—2010年洞庭湖流域GIMMS NDVI数据及30个气象站点月降水量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和Arcgis空间插值方法,研究洞庭湖流域NDVI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与降水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生长季多年平均NDVI值空间分布特征呈中部低,西、东和南部高的格局,NDVI和降水空间分布总体具有较大一致性,在流域北部、东部、西北部及中部呈正相关,而流域东北和中南部NDVI值的分布受降水影响较小。(2)过去29年流域NDVI呈波动性增长趋势,夏季NDVI值最大,春季值明显小于夏秋季;NDVI与降水量的同期变化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15,与滞后3个月的NDVI相关性最好。(3)流域NDVI变化趋势区域差异较小,整体以增长趋势为主,仅洞庭湖区附近出现降低,与降水的变化趋势分布在流域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全球变暖引起了全球及区域环境的一系列变化,环境变迁必然引起区域降水的时空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政策的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福州市9县区1961-2006年逐年、逐月降水时空分布规律的分析,发现福州市近半个世纪降水量有增大的趋势,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夏季,其次为春季,增加幅度最小的是秋季.从空间分布来看,福州市降水增加幅度由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其气候湿润,地势多变,是中国五大的粮食产业基地之一。通过标准化降水指数法对逐日降水量进行处理发现,50年间盆地夏季期间极端干旱频次呈上涨趋势,空间分布呈现出由局部向整体蔓延的势态;而极端洪涝发生频次基本保持不变,分布基本覆盖整个盆地地区,但是近些年发生强度大幅增加,盆地东部洪涝存在明显20年周期。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1.学会读图说明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记住400mm、8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知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与夏季风活动的关系. 3.结合实际举例说明降水的分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南充气象站1951年至2005年的逐日地面气候资料,分别统计整理出南充1951~2005年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极端最高温度、极端最低温度、高温天气(日最高温度≥35℃)日数、低温天气(日最低温度≤0℃)日数、降水量、雨日和最大日降水量等气候要素。应用线性倾向估计、小波分析、R/S分析、灾变灰预测等方法对南充极端气候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尝试预测了未来南充极端气候变化的情形。研究表明:南充极端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多尺度振荡特征,并且振荡分量具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极端温度气候的变化特征具有地域特殊性,与全球变暖的趋势不一致。极端高温在年际尺度上均表现为降温为主要特征的变化趋势,季节内尤其以夏秋季差异明显。极端低温在年际尺度上表现为有升有降,但幅度都不大。季节内以冬季变化有所差异。极端降水气候的变化特征受地形和环流特征影响,总体表现越发的不稳定。夏季降水量变化特征较之其它季节极不稳定,而雨日变化除冬季外,其余季节呈一致的减少趋势。汛期雨日骤减,而降水量则成波动上升的趋势。这将增加汛期强降水事件的发生概率,给嘉陵江流域的防汛工作增加难度。年最大日降水量在近年来呈现出密集峰值区,这是强降水事件的先兆信号。未来年极端最低气温将继续上升,"暖冬"事件可能增多。汛期降水量将会增加,由于雨日持续减少,汛期降水将多以"强降水事件"出现,加重汛期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14.
1.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是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空间分布不平衡。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并且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而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少于南方,且季节变化大,河流径流主要以洪水形式出现,季节变化大。  相似文献   

15.
川南地区包括乐山市的马边、凉山州的雷波、自贡市、泸州市、宜宾地区,大约位于103°10′3″E—106°22′15″E、27°39′31″N—29°38′36″N之间,东西宽293.15公里,南北长219.50公里.按纬度,川南地区属于中亚热带,但由于地形的影响,在海拔400m以下,还出现了南亚热带的气候类型,有南亚热带经济作物如荔枝和龙眼等分布.从地形来看,马边、雷波、屏山为川西南山地的边缘部分,海拔在1,000m以上.筠连、兴文、叙永等县南部、合江东部以及古蔺县,海拔多在1,000m以上.川南其他广大地区海拔多在1000m以下.从宏观来看,川南地区大范围内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的特征.由于川南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条件,其降水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都具有其独特的特征.以下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出发,就川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年际变化、年内分配、年季降水相对变率和降水日数、降水强度、降雪降雹等几个问题来讨论川南地区降水的地理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眉山市汛期降水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连续小波变换分析了眉山市近40年来汛期(5—9月)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全市6个气象观测站2008年的汛期总降水量进行预测和结果检验。分析表明:眉山市整体上存在25—30年的旱涝显著周期,另外丹棱、青神、仁寿还存在10年左右的旱涝周期。目前眉山市正处于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2个洪涝期。对比结果检验证明,本文方法预测值与实况降水量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有效减少地质灾害损失,利用核密度分析、Ripley’s K函数等GIS方法,对我国2022年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辨识,确定了灾害高发的热点区域及不同类型地质灾害分布的特征;分析海拔、坡度、河流、降水量等与地质灾害发生点的关系,显示不同因子与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的关系差异显著,地质灾害发生次数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坡度越大灾害越容易发生,极端降水对地质灾害的诱发作用非常明显。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地质灾害易发点的判断,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和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18.
统计1970—2009年南阳市气象站降水数据,分析了近40年南阳市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及降水类型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近40年南阳市的月均降水量呈单峰变化趋势,7月份月均降水量最大,占年均降水量的25%.(2)近40年来,南阳市年降水量呈波动增加趋势,其年均值为765.2 mm,以24.9 mm/10a的速度增加.(3)近40年南阳市雨季年降水量呈波动增加趋势,其年均降水量为556.1 mm,占年均总降水量的72.9%;雨季和旱季年降水距平百分率波动不大,降水量年际间较稳定.(4)2000—2009年南阳市大雨、暴雨和大暴雨事件发生的次数分别占近40年来其总发生次数的22.2%、34.9%和33.3%,自2000年以后,南阳市大雨次数逐渐减少,而暴雨、大暴雨次数逐渐增加,增加了年降水量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nn-Kendall法的酒泉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酒泉市所属6个站点1959-2008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滑动平均、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该地区的气候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酒泉市的气温突变明显,而降水突变不明显.近50年来,酒泉市年平均气温和各个季节的平均气温呈显著变暖趋势,其中年平均气温在90年代中后期发生了突变,酒泉市东部的突变年份早于西部的突变年份;酒泉市年降水量呈微弱增长趋势,酒泉市东部的增长幅度略小于西部.这表明气候突变在酒泉市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体现,突变时间不同步.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49年以来湖南省九个代表站的降水资料,提出了湖南省洪涝灾害的等级标准,分析了湖南省近50年来的洪涝灾害及其时空分布、洪涝灾害发生的特点和原因。最后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