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从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实效性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与探索,有力地奏响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下面我就如何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谈谈看法。一、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就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初读感知,为学生认知文本,进入教学核心提供了重要平台。初读感知即是文意疏通,在具体施教时,教师要注意问题设置,体现鲜明引导性;思路点拨,体现多维阶梯性;疑惑解答,体现启发暗示性。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杨振宁教授认为:"优秀的学生不在优秀的成绩,而在优秀的思维方式。"如果思维品质得到优化,不但能尽快地解决数学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使学生成绩突飞猛进,而且可以使学生练就优秀的思维品质,从而受益终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的优秀思维品质为己任,从各个方面进行启发、诱导、训练、鼓励。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个性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情境教学以其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鲜明特色,在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上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5.
思考会促进智力觉醒。学生只有乐于“去想”和“会想”,才能触动思维,使智力得到发展。有时,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常常包办代替,不给学生留有想的时间,学生只是顺着教师的思路被牵着走。这样的灌输式教学,使后进生忙于记住教师讲解的答案,由于并未理解而常常事与愿违。有些同学刚刚燃起智慧的火花,但很快被老师浇熄了,严重挫伤了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思维的懒惰性和依赖性。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公式定理的推导、结论,应用题教学等都不能直接给出答案,应该在复习旧知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想,自己去思考。这样他们就会想尽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问题。只要他们有了积极性,有了想的愿望和兴趣,就可以触动思维,思维也就会越来越活跃。  相似文献   

6.
钟卫根 《考试周刊》2012,(12):48-49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而设计的学习环境,称之为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过程作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思维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然而,课堂上常有这样的情形发生:教师发问后,学生"启而不发,导而不答"或答者寥寥。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启发诱导  相似文献   

8.
潘道骈 《考试周刊》2012,(82):48-48
语文教学中思路的作用渗透于各个环节。语文教师要注重从巧设语文课堂教学思路、挖掘文本中作者的写作思路、指导学生的习作表达思路、引导学生思维思路等方面入手,让语文课堂教学形成明确而清晰的思路,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并形成能力的宝库。  相似文献   

9.
徐凯捷 《成才之路》2010,(36):86-86
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坎上。如果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要真正发挥出课堂在语文教育中的阵地作用,必须注重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如果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思路更加清晰,教师就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刘丽 《考试周刊》2009,(4):169-17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重在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的创新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效激发发散思维能力的前提。教师的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教学过程要体现出创造性。教师要经常转换思维角度,有效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要有意创设历史情境,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是历史发散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课堂教学值得关注的问题。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不是把学生训练成解题"机器",而是把学生培养成"会数学思考"的人。要求教师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指出,教学要体现"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的原则。小学作文教学也应如此。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导应该成为教学过程的一条主线,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学中有导,以导促学。就作文教学而言,我认为教师的导既包含有导的内容,也包含有导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诱导学生写作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透彻的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方面,教师的导应该是诱导。诱导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的方式方法很多,我以为行之有效的有: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要体现思维过程刘北荣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过程",即一个摸清思维行径,掌握思维技巧,排除思维困扰的动态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将概念、法则,甚至一道例题的具体解法写出"结果",直接"抛"给学生.而应让学生的思维过程贯穿于教与学的始...  相似文献   

15.
讲授思路是教师思考问题的途径 ,体现了讲课内容的内部联系 (一种内在的逻辑结构 )。要提高讲授思路的清晰性 ,必须以逻辑思维为基础 ,注重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讲究教学语言的有序性 ,把握教学过程的灵活性。1 讲究教学语言的有序性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是思维的载体或工具 ,它与思维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这就说明了教师清晰的讲授思路常常通过清晰的教学语言 (直观而有序的语言 )体现出来。为此教师应借助雄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 ,同时置换角色 ,采用心理换位方式来揣摩学情 ,提高教学的预见性。总之 ,…  相似文献   

16.
陈桂芬 《教师》2014,(36):121-123
数学是思维的学科,是能让人变聪明的学科,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却忽略了思维这一数学的本质,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教师发试卷,学生埋头做,根本就没有体现思维这一数学的本质。长此以往,学生只会被动地学,不会提问题,不会思考问题,甚至根本就没有问题。俗话说得好,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本文就在平常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思考,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为我们的学生学好数学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应当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进行不断推进的要求.学生有了创造性的思维,在做题的过程中解题思路就会变得更加清晰,做题效率就会明显提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入手,简要分析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深度探讨了如何培养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在于直接告知,而在于相机诱导。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面对学生思维的困惑和障碍,或给予方法,或激发动力,或思维拓展,启发学生凭借自身的努力克服障碍,最终解决问题。教师的相机诱导究竟该何时出手?又该怎样出手呢?一、思维模式定势,以点拨促发多元发散新课标指出: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感悟,珍视学生独特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但在教学实践中,一旦某个问题被一个学生回答之后,就会产生先入为主  相似文献   

19.
1.转化定位教师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导者,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按教师的"指挥棒"转。新课程倡导教学中要体现"双为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化角色,在课堂上起好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自己的角色意识模糊,不能从根本上转变角色,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存在偏颇,不知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双为主"。而实际上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激发兴趣,使学生爱学;营造氛围,使学生投入地学;给出足够时间,使每个学生扎扎实实地学;适当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中互相启发,互动地学;根据学情加以引导,使学生有目的、有层次、有实效地学。要做好这一点,教师应当绝对是学生学习伙伴,要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这样才有资格做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辅导者。这样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20.
高中政治新课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教材由"书本化"转向"生活化",在新课改过程中,既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平淡无其的"文本"素材用生活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就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新课改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存在价值,因此必须确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在课堂上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