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园心理课题研究的三年中,有102名幼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中班273名幼儿中有61人存在偏异行为。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分析幼儿偏异行为产生的成因。从而有的放矢地予以矫正。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教育活动中调动幼儿愉快积极的情绪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情绪愉快。[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97):194-195
民间游戏来自生活、来自社会。民间游戏本身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同时它能够促进孩子动作的发展;能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能够帮助幼儿行为偏异的纠正。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14):165-166
游戏是幼儿能够接受的最自然、最主动的知识探索方式,户外体育混龄游戏是当下幼儿教育中不能忽视的幼儿课程组织形式。如何顺利组织幼儿完成混龄游戏且不损伤幼儿的自主游戏体验、不阻碍幼儿的个性释放,则是幼儿课程游戏化建设中应该思考的重点问题。而通过观察探究我们发现,只有当我们不着痕迹地介入到幼儿混龄游戏活动中时,幼儿们对教师介入的排斥感才会化为乌有,教师介入行为对幼儿游戏产生影响的概率才会越大。所以,在组织幼儿游戏活动之时,我们应充分重视对体育混龄游戏介入方式的无痕化处理,以有心无痕的游戏介入方式,辅助锤炼意志品格,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5.
一般而言,随着儿童的身心发展,儿童期出现的种种偏异行为会自行消失。但是,这并不是说矫正幼儿的偏异行为不重要,因为这些行为阻碍着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及时矫正幼儿的偏异行为,就好比是清除幼儿心理发展中的种种障碍。在家庭和幼儿园中,有各种行为问题的幼儿通常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表现,例如,幼儿在集体生活中表现过分胆怯(退缩、沉默不言、动辄哭泣等),对批评过分敏感或冷漠,攻击性行为过多(威吓其他幼儿、经常争吵斗殴、行为粗暴、有破坏性等),在各种竞赛中屡遭挫折,对任何事缺乏兴趣和动机,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抑郁,病态说谎,人际关系差,清洁成癖,在家庭生活中过分依赖成人或过分霸道,在家庭与幼儿园中的行为截然相反等等。教师和家长比任何其他人有更多的机会能够注意和观察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些行  相似文献   

6.
区角游戏是幼儿园普遍开展的游戏活动之一,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进行意愿选择,它使幼儿情绪愉快,不受约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主动性。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角色意识差,游戏的稳定性不强,在游戏中常常忘记自己扮演的角色。为了帮助小班的幼儿提高游戏的质量,我们在区角游戏中进行了标志设置。 一、设置区角标志的作用 1.有利于增强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特别在小班初期,刚开始游戏时,幼儿还不会选择角色,而颜色鲜艳、形状各异的标志,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幼儿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标志,可激发参与游戏的愿望,加深对角…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知道幼儿的天性就是能无拘无束地参与各种游戏,在游戏中学会交往,增长知识,发展动作。而体育游戏无疑更是幼儿锻炼毅力,发展各项动作技能的游戏之一,也是幼儿心情更放松,情绪更高昂的时候。在体育游戏中,怎样使幼儿们在玩耍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呢?我们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开辟了精彩的游戏内容,有意设置一些隐含的问题等多方面的聚焦,使幼儿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同伴、老师的关注,真正使幼儿的疑问之光,在体育游戏中闪亮,让幼儿体验体育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和重要的学习方式,虽然教师清楚地知道游戏对于幼儿学习的重要性,但也不乏教师把游戏当作组织教学的一种手段,以引起幼儿对认知对象的好奇,或调节情绪、消除练习时的枯燥乏味之感,而缺乏将教学当成游戏的能力,存在不会玩、不会游戏的现象。只有通过各种提升教师游戏力的有效策略,帮助教师掌握游戏力方法,改变用嘴说道理的习惯,提升应用游戏的方法与幼儿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能力,才能使教师更懂孩子,走进孩子的视界,用轻松愉快的师幼联接互动方式提升教师的游戏力。  相似文献   

9.
体育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能给幼儿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体育游戏中的游戏规则能够约束幼儿的行为,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形成与同伴协商、合作、交往的经验,同时形成基本的规则意识。在体育游戏中如果我们把握好教育策略,适时、适宜、适度地支持与引导幼儿的探索行为,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动作协调发展和运动技能不断增强,还能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情感,掌握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为幼儿适应未来社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多名幼儿在等待过程中行为表现的观察发现:在等待过程中大多数幼儿不会随意走动,但会发起语言交流;随着年龄的增大,大班幼儿逐步表现出更多安静的等待;中班幼儿出现情绪性行为的可能性最大;女孩更多地表现为语言交流,男孩更多地表现为游戏或探索活动;幼儿情绪性行为会随着等待的时间的延长而增多。  相似文献   

11.
幼儿游戏是愉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是教师与幼儿教与玩的互动。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利用游戏教育幼儿,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而在游戏中,幼儿总会出现"偏区"的现象。教师根据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偏区"现象的特征,自主地寻求相宜的对策,如注意游戏材料的自由度,促进各活动区域有机结合,让自主性游戏与主题活动相融合,让幼儿切切实实地玩好每个活动区,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主游戏中幼儿能够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材料、玩法和同伴。自主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促进情绪理解能力和调节能力的发展,是教师开展情绪教育的契机。在开展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无条件接纳幼儿的情绪,适当给予幼儿时间、空间学习处理情绪冲突,必要情况下帮助幼儿梳理情绪线索、反思情绪行为,促进幼儿情绪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喜好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使然。幼儿的游戏对幼儿的身体、认知、社会性和情绪情感等的发展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幼儿的游戏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游戏能否真正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取决于成人社会的支持与保障,但目前学前教育中有一种忽视游戏的倾向。承认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并保证这种需要能得到满足,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幼儿观和教育观,要求我们要恰当地运用教师的指导和成人干预的手段,要求我们要保障幼儿能有愉快而有益的自由活动,并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  相似文献   

14.
我班幼儿在游戏中有这几种表现:①以自我为中心。游戏时争当主角,个个不示弱,从而使游戏结构失调,加上幼儿不会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往往造成游戏难以进行。②喜欢告状。幼儿独立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他们常常为一根火柴棒、一个纸盒争执不休,要求老师解决。③是非观念模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如抽烟、酗酒等在游戏时常有反映。针对这些现象,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角色游戏中让幼儿学会谦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雪珍 《山东教育》2003,(27):37-37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像,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活动。角色游戏是幼儿学会谦让,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佳手段。“谦让”是谦虚地推辞或退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我们在孩子发生争执或其他行为问题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然而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会说不会做,更可笑的是有的孩子认为谦让是别人让我,这说明孩子对谦让的理解并不完整。在角色游戏中,怎样使孩子理解和学会谦让呢?一、帮助幼儿理解谦让在游戏中,小朋友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扮演角色,而在选择时常常会发生争执。如顾琰和罗丹妮两人争做娃娃家的“妈妈”,顾琰…  相似文献   

16.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当孩子们在游戏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作为教师应如何有效地支持幼儿游戏,这是提高幼儿游戏能力和游戏水平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不仅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所思、所问,更要善于记录和剖析幼儿游戏行为,将发现的一些现象作为教育契机,  相似文献   

17.
游戏治疗是通过解决情绪问题来增强儿童适应性行为的一种有效方式,家长在其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游戏治疗中,家长需要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介入方式和指导策略。在间接介入指导中,家长应积极配合治疗师,跟进治疗,观察幼儿行为,适度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在直接介入指导中,可采用玩偶会谈和故事讲述等方式进行干预。家长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定位,端正治疗心态,掌握一定的治疗技巧,有助于矫正并预防孩子的一些行为、情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徐彩英 《考试周刊》2014,(14):190-190
<正>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以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游戏活动。它将教育教学要求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幼儿更具体、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获得一定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幼儿在乐此不疲的游戏和玩耍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渗透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对于小班来说,音乐游戏是最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幼儿在愉快而自由的游戏活动中获得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快乐成长。一、引导幼儿理解游戏内容,充分享受音乐游戏的乐趣小班幼儿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情绪变化快,注意力易转移,兴趣短暂。而一个好的音乐游戏的开展,能让幼儿在理解游戏内容的基础上,在表现简单的游戏内容和情节的过  相似文献   

19.
《比比和朋友》课程中很多环节需要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这也是情景学习的一种方式。在角色扮演中,幼儿能够进行换位思考和体验,小仅可以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分享、交流,而且还会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行为融入并迁移到一定的生活场景中。  相似文献   

20.
刚从熟悉的家庭生活进入陌生的集体生活,每个小班幼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情绪。受幼儿自身生理发展和社会经验的影响,对于幼儿常常出现的不良情绪化特征,教师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地加以疏导,必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交往和自我发展。小组活动是满足幼儿此阶段心理需求的良方,区域活动是幼儿情绪发泄的理想场所。我们在班级一角开辟了“快乐区”,以趣味体育游戏为载体,提供无伤害的方式,帮助幼儿进行情绪的宣泄、缓冲,让他们体验活动的快乐,从而达到情绪平衡,并形成积极情绪。教师在区域设置中主要通过洞察幼儿行为、了解幼儿需求,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