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莱格尔跑"指的是篮球裁判员晋升裁判员等级、获取执法资格、等级裁判员注册的体能测试必测项目。通过对"莱格尔跑"的教学探究,融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能够使更多学生乐此不疲地开展各项素质锻炼,从而达到练习耐力教学的最终目的。针对"莱格尔跑"对学生耐力素质的价值、缘由、影响进行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湘南学院学报》2018,(5):119-124
为了解体育课程"自主学习"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运用文献、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按相同测试要求,对湘南学院的2014级(二年级)和2015级(一年级新生)非体育专业学生进行测试,并对体质健康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大二男、女学生肺活量和耐力素质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女生的50m、1min仰卧起坐成绩有显著提高,男生的50m和引体向上成绩则无明显改善;大二学生经过一年的体育课程教学和自主锻炼后之后,学生的体质总体来说有上升的趋势,其中女生的进步比男生更大,更显著.因此,体育课程"自主学习"改革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湘南学院课程改革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西江教育论丛》2005,(3):64-64
一、正确引导学生参加耐力跑锻炼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正面思想教育,指出中长跑锻炼对身体机能的作用,讲解中长跑动作要领,鼓励学生自觉、刻苦地加强锻炼。从各个方面不断强化自己,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以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非体育专业2005级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身体形态、机能、素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健美操练习能有效降低女大学生体重,减小腰围、上臂围、大腿围,有效提高肺活量,发展上、下肢和腰腹肌力量;羽毛球练习对练习者身体形态、机能影响均不显著,但能有效发展女大学生下肢及腰腹肌力量.  相似文献   

5.
中学耐久跑项目是锻炼学生耐力素质、提高心肺功能不可或缺的体育项目。在面对当下乃至今后中学生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和毅力,畏惧、抵触耐力锻炼的状况下,如何改进和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实现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意志品质得以磨炼,情感心理得以体验成为广大一线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内容。希望通过"莱格尔"跑在教学中运用和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为同行提供一种耐久跑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基础数据,分析不同锻炼水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体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锻炼水平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构建多元化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兴趣、能力以及体育文化素养,能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徐伟 《考试周刊》2014,(76):106-107
耐久跑既是一项身体锻炼价值很高的运动,又是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典型练习。经常进行耐久跑练习,不仅可以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心肺机能,而且可以磨炼学生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有利于心理气质的培养及生理发育和身体的均衡发展。本文就如何提高中学生耐久跑的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阜新高等专科学校2010级、2011级、2012级高职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经分析得出2012年阜新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处于及格水平。其中反映呼吸系统机能的肺活量体重指数成绩最好;耐力素质项目成绩不容乐观,特别是1000米跑(男)和800米跑(女)优秀率不足5%。总体评价2012级学生体质状况较2010级、2011级学生有差距,其原因与缺乏体育锻炼关系密切。应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自觉参加体育健身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更好地提高体质的基础,是学校体育要完成的基本任务之一。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不仅能使身体形态、主要器官系统机能发育良好,还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技术和技能,形成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独立锻炼的能力和经常锻炼的习惯。因此,身体素质练习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一、努力提高对身体素质练习重要性的认识素质练习的动作比较单一、枯燥、重复次数多。因此,要教育学生明确身体素质练习的重要意义,激发锻炼的自觉性,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培养学生顽强、坚毅、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的精神。==、根据…  相似文献   

10.
葛兰 《中学教学参考》2010,(18):109-109
一、相关定义 1.耐久跑 所谓耐久跑是指人体长时间活动克服疲劳的能力,是身体健康和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经常进行耐久跑练习对改善中学生内脏器官功能,提高身体抗疲劳和免疫的功能有显著作用,同时能锻炼和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体育的目的就是要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小学体育教学中,一条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家庭体育作业是指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等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设计课余时间或节假日能够在家或社区进行的,以身体锻炼为主要形式,以增强技能掌握和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终身锻炼习惯为目的的一种身体练习内容。家庭体育作业可以纠正"重文轻体"的教育偏差、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锻炼体系、推动"全民健身"的普及深入。实施基于学校实际的家庭体育作业,探索作业的来源与具体操作策略,让家庭体育作业有效提升学生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13.
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必修课程——初中体育在锻炼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还要锻炼学生身体的各项机能,更好地辅助德智的发展。纵观当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死板,形式单一,缺乏有效的创新,不能有效地发挥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作用的现状。结合教学经验,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如何合理运用游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  相似文献   

14.
耐久跑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耐久跑运动能使心脏功能得到加强,提升呼吸系统的机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的抗疲劳能力.经常进行耐久跑,还能锻炼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但由于耐久跑练习持续时间长,体能消耗大,如果教师教法和练法单一,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害怕与厌倦的复杂心理,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着重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为了使学生充分得到锻炼,耐久跑是比较适应初中学生的传统项目.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进行耐力运动能力的训练是比较枯燥,加之有些学生对耐久跑的价值认识不够,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通过耐力跑,提高学生的体质,进一步加强耐久跑素质,使他们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师面临的难题.笔者结合平常的教学实际,总结出了几点新经验,对提高耐久跑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2017年12月,教育部引发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明确提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质体能健康状况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1]为了提高西部地区学生体育中考成绩,通过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漳县体育中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该县学校领导重视体育课程建设,学生自觉增加锻炼次数,提升体育教师资历及增加学校场馆建设、体育器械数量,都对学生体育中考成绩有着一定影响,建议通过结合东部资源,多建室内场馆、购买体育器材及增加体育教师进修机会等方式来提高漳县学生体育中考成绩.  相似文献   

17.
耐力素质是人体长时间进行运动的能力,也就是人体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是一切运动的基础,是身体健康和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耐久跑作为学校体育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发展小学生耐力素质、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水平有显著作用。该内容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抗疲劳能力,而且能锻炼他们勇敢顽强的意志,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然而耐久跑练习持续时间长,体能消耗大,  相似文献   

18.
耐久跑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中最容易掌握和开展的健身运动,它不受场地、器材、年龄和性别等条件的限制,同时也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必测项目。耐久跑对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都有重要的作用。耐久跑项目本身的特点决定它也是一项枯燥、单调、极易产生疲劳的运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这项运动兴趣不浓,在练习当中或投机取巧,或请假应付,从而影响到耐久跑的训练质量。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如何培养学生耐久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练宏俊  倪海青 《学子》2014,(6):63-63
正一、体育后进生概念的界定体育"后进生"是体育运动能力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目标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称《国标》)的内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因此,笔者认为,体育后进生是指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达不到国家的基本要求,《国标》测试成绩不及格或勉强及格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由于教师水平,场地器材等主客观条件所限,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其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相当贫乏。体育课上,学生不是打球就是跑圈,或者于脆“放羊”,很难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这样既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更谈不上增强学生体质,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了。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活动过程轻松活泼,形式多样可变,对场地器材要求极低,都同样可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机能、促进身心健康的效果。厂大中小学,特别是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应当充分利用体育游戏来充实和丰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