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剧塑造人物形象的不同手法,比较得出中西戏剧创作的一些不同特点,即中国古典戏曲的人物塑造多是“迹象的刻画”,强调通过情境交融展现剧中人物心理发展的过程;西方古典戏剧塑造剧中人往往是“适合人世的普通经验”,强调人物强烈的行动性,突出戏剧冲突以塑造出典型形象。这是因为中国古典戏曲遵循的是写意的戏剧观和“意境”的创作原则而西方沿袭的是写实的戏剧观和典型化的创作理论。这种不同又有其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缘由。  相似文献   

2.
与西方戏剧的“写实”和“再现性艺术”不同,中国古代戏曲的很大一个民族特色是“写意”的”表现性艺术”。而虚拟化,又是“写意”民族特色的最重要表现。在中国古代戏曲舞台上,“唱一个慢板五更天,走一个圆场百十里”,“五六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师”。这种虚拟化的表演,在古剧里比比皆是,这也是中国戏曲区别于外国戏剧的一个特  相似文献   

3.
学者们常不无自豪地认为:与西方美学重“模仿”而导致“典型论”相异,中国美学重“表现”而产生“意境论”;而在这一艺术传统熏陶下的中国小说,便具有了某种诗化性格。高尔太先生就指出:“不论小说戏剧是否确是从诗歌发展而来,中国的戏剧小说都有浓厚的抒情性,同中国诗的性质相近。”诗化作为中国小说中特有的普遍现象,在承认这一有目共睹的事实上,人们的态度基本一致;只是在对诗化本质内涵的认识上,我们发生了根  相似文献   

4.
表现主义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核心理论是“间离效果”、“打破第四堵墙”。他的理论直接来源于对中国戏曲实践的认识,是中国(东方)的戏曲美学观对西方戏剧模式的重大影响,布莱希特的理论不是照搬中国戏曲的表现方式,而是将中国戏曲表现方式的精华融入西方戏剧的表现方式,再造出一种全新的表现方式,这种改造和创新展示了世界戏剧发展的方向。布莱希特接受中国戏曲美学的影响主要在用新的编剧观念创作剧本、改革结构编排、借鉴中国戏曲的表现手法和舞台布景的改进等方面,通过这些改进调整了演剧中演员与角色、演员与观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因为世界观的不同,中西古典版画在艺术表现和审美趣味上拉开了距离。西方古典版画遵循视觉中心主义的传统,强调画面空间的真实感和物象的立体感。中国古典版画的空间表现则在本体之“观”的引领下,承继绘画、篆刻的意象精神,营造虚实相生的心理造型空间。  相似文献   

6.
元杂剧采用“代言体”作为叙述口吻,是在诗、词、曲以及诸宫调等艺术形态的代言叙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也受到当时说唱艺术所采用的“叙事体”的影响,从而使其叙述口吻存在叙事体和代言体相互融合的特点,并且在叙述表达中,有明显的“口吻进入”过程。这既保留了元杂剧叙述口吻演化的痕迹,也标志着中国古典戏曲叙述口吻的成型,从而确立了不同于西方戏曲的叙述模式。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诗学思想集中体现为“境界说” ,“境界说”是王国维美学思想的最高成就。其显著特点是具有二元论倾向 ,以西方近代先验美学为思想基础 ,结合中国古代诗学传统 ,是融合中西两大美学源流的产物 ,在这种融合中同时包含着两者之间的深刻差异。王国维的成功在于寻找到了这两种思潮的内在契合点 ,由此把西方美学引进中国古代诗学领域 ,从而带来了中国古典诗学思想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8.
梁宗岱以诗人气质和诗人身份参与批评,形成诗化的批评文体。他引进西方象征主义的同时融会中国古典诗学,形成了自己的批评观点。他针对新诗发展流弊,以“纯诗”为中心,为新诗朝着“现代化纯正方向”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实际意义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西古典爱情诗不同,表现在中国古典爱情诗委婉、深沉,西方爱情诗热烈,奔放。表现在离别诗上,中国诗我浓重的悲剧色彩,而西方爱情离别诗虽伤感,却充满喜剧色彩、乐观。此外,中国古典爱情诗中出现了一类怨妇诗,而西方爱情诗中充满了对女性的赞美与崇拜。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先生在其数十年的说诗谭艺中,虽指出“诗义不显露亦不游移”,但并不认为“诗义”不可解。他强调从“诗艺”层面来探求诗之“正解”的解诗方法,不失为20世纪中国古典诗学研究中一种独到的诗学解释学体例。  相似文献   

11.
李健 《英语辅导》2010,(1):157-159
中国酒文化是酒酿的诗歌和诗化了的酒,神奇芬芳。本文讨论中西酒诗的异同,通过对比中西酒诗中酒的代称与醉态思维方式和中西诗词风格的不可译性,指出中国酒诗如一瓶醇酒,含蓄内敛,注重人与自然的通灵玄融,寄托忘却生死忧国忧民的感情。而西方酒诗学则宣扬的是一种激情狂放的狂欢精神,在狂歌醉舞中感受生命本我的激情与欢悦,与上帝同在。对诗生成的特殊心灵通道和情感寄托的差异决定了中西诗学各自不同的品格和特质。  相似文献   

12.
一元杂剧是“中国戏剧园地里开放得最为绚烂的一丛鲜花。”它是中国戏曲成熟的标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一个以抒情艺术为主的国度,艺术是再现与表现的和谐统一,而更偏重于表现的艺术。古代的诗、词、歌、赋莫不著上浓郁的抒情色彩,这些都影响到后来的小说和戏曲。中国戏曲和诗词相比,再现的因素显然大大加强了,中国戏曲是“建筑在表现特性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3.
李渔打通小说与戏曲,强调戏曲结构,重视宾白叙事,确立了以叙事为中心的戏曲文学观,标志着中国戏曲研究开始由重曲、重音律、重词采向重戏、重结构、重宾白的重要转变,推动中国古典戏曲叙事理论的发展与成熟。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戏剧在叙述方式间的差异使得中国传统戏剧中的收尾诗成为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风景。本文从叙述学角度,分析了《牡丹亭》中收尾诗的翻译过程中视角转换、视角越界和叙述者干涉等因素对译本情感建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有不少论著提及到诗歌的“本体”精神,在中国古典诗歌与禅学的关系上,可以看出哲学的“诗意化”。[1]西方诗歌,在“诗本体”和“诗化哲学”方面,留下了与我国诗歌在体与用两方面的极为相似的辙迹。“本体”原属欧洲哲学的术语,用来观照诗歌的本质特征,根据诸多论述,大约只能粗略地概括为:诗歌自在的、言外象外的本原的情兴,它无法凭文字、凭经验去认知,只能凭想象与直觉去感受。这只是一种勉为其难、无可奈何的表述。因为“本体”本身是很难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就如“诗”这一个字的问题,当你向一位正在大学讲台上大…  相似文献   

16.
论“兴”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核心范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包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体现了中国诗学重精致、主精致的整体特征。具体而言,“兴”具有直觉性、圆融性、超越性三大特点。“兴”是中国古典诗歌民族精神的表征。  相似文献   

17.
以抒情为主旨的中国戏曲依据情感线索结构剧情,剧情发展的高潮必然是人物情感的顶点;以事件为中心的西方戏剧按照行动逻辑编排剧情,剧情发展的高潮必然是情节动作的顶点。中国戏曲的高潮是各种情感的汇集点;西方戏剧的高潮是各种矛盾冲突的交织点。中西戏剧高潮升落律在悲剧的差异在于:中国古典悲剧的高潮回落较慢,常常出现倒高潮;西方传统悲剧的高潮回落很快,很少出现倒高潮。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西美学“表现”与“再现”问题,争论已久,至今尚无定论。已有的论点大致如下:一、偏重论。较早就有人提出中国古典美学是“表现型”,西方古典美学是“再现型”。后来这种观点又发展为中国偏重“表现”,西方偏重“再现”,从而“意境说”  相似文献   

19.
朱光潜在比较文学方面开拓了中西诗学互相阐释的先河,《诗论》是其中西诗学观点的集中体现,以谨严的分析和逻辑的归纳弥补了王国维等人在体系方面对中西比较诗学的不足,他希冀打通中西,运用西方理论解释中国古典诗歌,又用中国古典诗歌和理论印证、阐发西方诗学,使中西方互相融合,用调和折衷的诗学建构体现以中格西、以西释中的研究方法,在双向阐释中寻求跨东西异质文化寻找共同性的努力,对后来的许多致力于中西比较的学者进行了互证互释的开拓式启发。  相似文献   

20.
<正> 学术界有人认为:“从艺术的角度看,大体可以说,莎翁剧作是西方的戏曲,中国戏曲是东方的莎剧。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与我国宋元以来的传统戏曲是一对天各一方的孪生姊妹。”根据这个观点,莎士比亚的早期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可说是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