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新诗主要指的是从"五四"运动以来所产生的诗歌。相较于古典诗歌而言,新诗不管是在内容抑或是形式上都有所变化与突破,其作为一种新诗体,借助于白话来将现代人的思想情感直接地表达了出来。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环境下新提出的教育要求,将其运用于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新诗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还能有效塑造学生完美人格,进一步发展学生审美能力,丰富学生审美情感,从而真正让学生在语文新诗课堂之上得到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2.
教学材料:人教社2007年第2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1单元3篇课文4首现代新诗,分别是《沁园春.长沙》《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感悟诗歌的情感美是诗歌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等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3.
现代新诗在中学教材中占的比例小、篇目选择视野狭窄,并且高考几乎不考新诗。教师的新诗课程意识淡薄,未能全面意识到新诗对学生的陶冶性情的功能,教师的新诗文本解读能力缺失,学生对新诗的忽视等各方面因素使得现代诗歌教学处于尴尬的境地。文章从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适当增加现代诗歌的篇目,教师树立新诗课程意识,鼓励学生品鉴诗歌几个方面着手,力求能改善诗歌教学的现状,以便现代诗歌审美价值的实现和陶冶学生性情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诗是点燃灵魂的火焰,诗是催动心博的激情。诗歌可以开启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然而现代中学生的普遍困惑却是读不懂新诗。我们的诗歌教学也陷于方法大干阅读的尴尬之中。  相似文献   

5.
起源于加拿大的"沉浸式教学法"以注重学生自身的体验与感悟备受广大学者推崇,这与我们所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及以生为本的教学观有共通之处.现代新诗作为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虽然语言简洁,但是其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具有独特的人文主义精神.本文重在分析中学语文现代新诗的教学现状及原因,探究"沉浸式教学"与现代新诗教学的...  相似文献   

6.
邢霞 《语文天地》2013,(13):41-42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高考语文也将古代诗歌列为阅读考查的重要对象。因此,无论是从文化瑰宝的继承、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还是从学生高考语文成绩的提高出发,都需要我们增强诗歌教学的有效性。一、把握特定背景,掌握诗歌情感基调高尔基说过:"真正的诗——往往是心底诗,往往是心底歌。"即诗歌都是诗人在特定的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事业的发展背景下,弘扬传统文化的理念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融合到了语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鉴赏教学,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古典诗歌作为传统的高雅艺术,往往以丰富的想象以及凝练的语言,简练优美的表达着真挚的情感。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有利于促进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本文将简要分析,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的应用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8.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在众多文体中,诗歌的地位尤其重要。初中生的世界正像诗一样多姿多彩,读诗、写诗正是学生的天性。新诗教学一定要让新诗内蕴的诗情、诗意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9.
新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应当是陶冶情性,培养美感。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住新诗的特点,囚体施教,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诗歌,尤其是新诗,除了反映生活高度集中概括之外,还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感情丰富饱满。诗中大都有“我”,即都有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诗中所抒之情,往往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进入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神会诗人的情性,使学生受到陶冶。二是诗歌具有音乐美,新诗形式自由,音乐节奏多变化,更能表现现代人  相似文献   

10.
山水田园诗是古典诗歌的一类题材,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知识点之一。作为高考语文考查重点内容,其课堂教学内容往往过于强调鉴赏技巧,而忽视了诗歌本身。此类诗歌教学,教师应该尝试通过赏析,让学生爱上山水田园诗,感受到诗中的自然之宁静与和谐,从而生发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熏陶,并联系现实,牢固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最终实现德育渗透。同时,诗歌的魅力,不仅仅是会鉴赏、会考试,更重要的是把"诗和远方"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爱上诗歌,并能尝试去赋诗写歌,这才是如今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目前新诗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诗教学的三个必然环节:引导学生通读,以感知诗中意象;引导学生品读,以理解诗中意象;引导学生赏读,以领会诗歌意境。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导学生把握新诗特点新诗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反映新生活、新思想的新型诗歌。它在语言上采用白话,体制上不拘一格,可自由抒写,也可按韵律创作。除了把握新诗上述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以外,还要引导学生把握新诗的美学风貌。新诗是中国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相结合的产物,这使新诗一方面秉承了古典诗歌含蓄蕴藉,注重意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的中学教材中,古典诗歌作为经典文本,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资源。而现代诗歌,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新诗在新编教材中的比重也有较大调整。且在高考中已经定型为鉴赏题型。新诗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是新诗完全不同于我们传统的古典格律诗。因此对于现代新诗的教学与古典诗歌的教学在理念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新诗是移植西方诗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诗歌样态。诗学观念、诗歌表现方法和语言工具都与传统诗歌具有不同的异质因素。在诗歌教学实践中,对新诗的教学既不能简单套用古典诗歌的解读方法,也不能套用西方诗歌的诗学理…  相似文献   

14.
甘琳 《广西教育》2013,(32):47-47
人教版高中语文一年级上册包括诗歌、散文、演讲稿、文言文等单元,在内容方面与初中语文知识的衔接更注重质的提升,学生也明显感觉到课文的难度和长度与初中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诗歌这个单元,除了欣赏诗歌中的意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还应从单一的朗读教学上升为读写结合教学。比如,学习《再别康桥》这首诗时,教师对诗歌的内容可以不做详细的讲解,而  相似文献   

15.
周芸芸 《学语文》2012,(6):80-80
在新诗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遭遇到一个令教师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经常提出"新诗与古典诗歌非常不同,无法欣赏"、"诗歌都是意向含蓄,意境优美,形式整饬的,新诗都不具备,它怎么能算诗"、"有些现代派的诗歌太抽象了,根本无法理解"等问题。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领略新诗的魅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当前摆在中学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常常会让教师在备课时陷入困境。我们对于诗歌教学总是存在某种教学观念上的误差,从而走入了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忽视了诗歌的涵咏功能,以及诗与诗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让学生失去了对美的体味和感悟。《锦瑟》这首诗是李商隐朦胧诗的代表作,虽晦涩难懂,却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因此,如何将"晦涩"变为"浅显",引导学生产生共鸣,便成了这首诗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7.
吕军林 《甘肃教育》2014,(18):100-100
正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一向偏重古诗词,新诗的教学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很多教师对新诗不够重视,采取一种消极处理的态度,这些情况直接导致学生在新诗阅读和鉴赏能力上的不足。要搞好新诗教学,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能力,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引导学生把握新诗的特点新诗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反映新生活、新思想的新型诗歌。它在语言上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享有“诗国”的美誉,诗歌这种文学样式,作为文学皇冠上最璀寡的明珠,是一种最纯粹的文学样式,故一直是“纯文学”的代名词,由于它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相较于传统的古典诗歌,新诗少了些形式上的束缚,而对个人的情感抒发更为直接,在内容表现上也更有自由度和深度,所以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诗歌于个人可以表达微妙感受,抒发心灵情绪。于社会可以用来认识世界,规范伦理,稳定社会。新诗集序在中国新诗发生期的传播实践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语文作为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新诗以其凝练的语言,多样的手法,含蓄的情感具有语言美,韵律美、内涵美等美学特征,是重要的审美能力培养资源。而在考试中涉及到诗歌鉴赏的试题学生们往往得分较难。  相似文献   

19.
新教材有很多表达人生、信念、哲理的新诗,这些新诗内容丰富,意境优美,意蕴深刻,能给人以启迪与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较好地把握诗歌感情,挖掘诗歌内涵,体验诗歌的意境与韵味,是新诗教学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新诗教学。  相似文献   

20.
新诗发生是中国诗歌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从晚清诗界革命到五四新诗运动之间,有个诗歌现代化的重要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嬗变,不仅为五四新诗的发生和发展开拓了道路,同时自身就是一个诗歌现代化的发展时期。新诗发生的现代化趋向,大致体现在诗质的现代化、诗语的现代化和诗体的现代化。南社诗歌在整体意义和诸多层面上代表着那一年代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由此成为中国新诗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