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一些学生昨天学会的知识,今天再问他时已经什么都不知道了;也有一些学生能够很好的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到了课后,却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或者要费很大的劲才能完成等等。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许多,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孩子不愿意或不会思考。要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每个学生的智力学习基础不一样,各人知识需求不一样,需要教师"因材施教".了解学情,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开展数学活动可以还课堂于学生.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会了加减乘除,运算符号等数学知识,孩子真正意义上学会了吗?有人说小学的数学简单,马虎的得九十多分,答得好的可以满分,但是有没有想过试卷上的错误加起来是个很大的漏洞呢,孩子是否真正地、扎实地把知识融会贯通呢,有的人会觉得小学的知识不用过于深究,但是有没有想过基础没打好,还能盖起高楼吗,所以要孩子们从小得树立好良好的学习观念极为重要,数学思想方法不是简单的运算,而是学习的一种理念,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离不开数学,所以在小学教育中不单单要传授学生一些传统的知识,也要给学生教导数学思想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也促进了学生的良好的学习观念。  相似文献   

4.
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教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很多教师都已正确认识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和数学教学的特点,都知道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然而,当我们走进鲜活的课堂时,由于一些教师对“学习起点”认识上的绝对化或把握不准确,导致实际教学行为的偏差,结果是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小班化教育适应新课程的教育形式,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在教育中,只有个性化的学习,才能使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现代的数学教育观,更是小班化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差异现象客观存在。正是因为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相互的差异性,才使我们的课堂丰富多彩。差异是一种教学资源,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便成为促使有效课堂生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荷兰著名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当前老师们虽然已经意识到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取知识,但是学生常处于紧张、忙碌状态,对学习活动没有反思的意识或不知道如何反思,以致很多学生到了高中甚至大学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从中可以看出,课堂教学需要学情分析,要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身心发展水平,只有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简约高效。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怎样自觉去学习。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的核心是学生‘再创造’,如同只有自己在游泳才能学会游泳一样,由学生把自己要学的数学知识创造或发现出来。"可见,数学教学过  相似文献   

9.
五年一贯制学生一般基础较差,本身初中知识就不扎实,大部分学生对数学这门枯燥的学科也没什么兴趣,所以数学是他们比较头痛的一门学科。要让学生知道数学、了解数学那就要投其所好,要知道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想听想看的是什么,通过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让他们学习不感兴趣的东西,最终达到学习数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陈荣华 《考试周刊》2013,(38):82-82
<正>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计算,还包括很多公式和定理。一些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失去了学习兴趣,不知道怎样学习,没有在初一起始阶段把基础打好,导致整个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都很吃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整个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杨勇 《学苑教育》2019,(1):40-40
初中数学的内容都是在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必须使学生掌握特别清楚和明了的数学概念。学习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老师对概念教学必须要有很好的把握。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学习质量和效率,还可以让学生为以后要学习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笔者融合了自身在数学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有一些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教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意味着数学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教学。那么,教学中怎样基于学生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设计教学呢?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学生的活动经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一、提供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逻辑性较强的一门学科,中学数学的知识体系已经有所体现,所以数学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相对比较高,同时数学也是知识涵盖面较宽较深的一门学科,这就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挑战。新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更注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这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最能直接体现出来的。如何更好地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呢?这就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要有高的质量,因为高质量的教学是学生高效率学习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吴海燕 《小学生》2013,(10):105-105
小学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时,常常会觉得教学效率不高,它表现在:部分学生喜欢语文这类生动有趣的知识,却不喜欢数学这类逻辑性强的知识,学生不喜欢就不愿意自主学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差,理解能力不强,他们难以理解教师表达的内容,也常常看不懂数学题目的重点,于是他们对自己产生否定,不愿意学习数学;部分学生学数学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他们把概念和公式背得很熟,然而实际应用的时候却常常计算错误,学生学习时受到挫折,因此不愿意自主学习。学生不愿意自主学习数学,教学效率就难以得到保证,教师要让小学生愿意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学效率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中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也是一样,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性格特征、认知水平等各方面都是不一样的,从而导致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普遍存在的。那么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学习数学的乐  相似文献   

16.
职业高中的学生一般没有好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也比较差,尤其是对数学没有兴趣,他们对专业课学习更用心一些,在职业高中里好像数学成了副科,面对这个现状,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重新认识,所教知识尽可能和学生的专业课相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面对各个层次的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王新红 《考试周刊》2012,(50):62-63
我国传统的数学教育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也就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因此,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准确性特点,学生常常会出现厌学现象。所谓厌学,就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注意力分散或违背正常的教学活动要求.教与学两方面不协调,表现在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作业不会做,不能按时完成又不复习巩固,也就是不想学习、不会学习,对学习失去信心。这种现象导致不少学生从不听不做到不会听不会做,从而形成数学偏科。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征,给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从课上的提问到课后的作业布置,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尽力而又轻松地去完成,享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的数形结合特点培养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也就产生了学习动力.形成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孙黎 《成才之路》2013,(25):46-46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学习主要依赖于自身的学习兴趣。打开兴趣之门,让孩子爱上学习,就能为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学这门全新课程的学习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集中于激发兴趣,而不是教授知识本身,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如果教师不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或在教学中打消学生积极性,就会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导致数  相似文献   

19.
朱绪华 《湖南教育》2002,(20):49-49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某些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向学生提出学习什么,而是把学生引入某种环境中,使他们身临其境,学生从中自觉地获取知识和能力。教师可通过演示或设计诱发性的问题达到目的。如此教学,学生主动获取了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深入实际,接近生活,学有用的数学。科学来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数学也是一样。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觉得学数学有用。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学好数学的迫切愿望。例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中,提出…  相似文献   

20.
数学学习绝不是简单地将知识输入孩子的头脑,而是需要他们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获取知识。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很多教师不钻研教材,采用传统的经验式、讲授法教学。很多教学活动不符合"生活化数学"的教学理念,没能体现出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实现数学学习的生活化。然而,《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为此,笔者提出了:让孩子在生活化数学活动中获取"自我成长"之能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