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8 毫秒
1.
专业是社会需求与高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纽带和桥梁,合理设置与调整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的高职教育应围绕产业集群建设和“三大战略”的实施设置与调整专业,同时加强管理,保障高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顺利实施,突现辽宁高职的办学特色,以满足老工业基地振兴对高技能人才需要。  相似文献   

2.
专业是社会需求与高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纽带和桥梁,合理设置与调整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的高职教育应围绕产业集群建设和"三大战略"的实施设置与调整专业,同时加强管理,保障高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顺利实施,突现辽宁高职的办学特色,以满足老工业基地振兴对高技能人才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区域经济结构转型的进程中,区域产业集群化趋势显著.强化优势产业地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是区域产业集群化的重要特征.在区域产业集群化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如何追踪产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架构,根据产业特色创造专业特色,以及依托产业群生成专业集群,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以浙江省绍兴纺织和黄酒业两大产业为例,探索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适应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关键在于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群建设能否成功对接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在此阐述了对接区域产业集群的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建设内涵,总结了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区域产业集群为依托,建设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群的实践,并分析了对接区域产业集群的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建设现存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国家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贯穿经济战略与政策始终,推动区域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组织的代表.区域产业集群产业要素的集聚、集约、创新与专业化,是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结果,要求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的高等职业院校资源也要走协同创新之路,集聚、集约,创新服务方式与组织模式.区域高职院校专业集群的建设是高职教育组织模式的战略创新,必须从专业集群建设的理念创新开始,全面推进区域高职专业集群贴近产业集群服务的体制机制与模式的战略创新.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现已形成近100个规模较大、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为适应产业集群的需求,促进高职院校和产业集群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江苏省须采取三大策略:一是融合产业和高职教育发展政策,使江苏省产业集群与高职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根据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采用多种手段优化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院校布局;三是提升办学层次,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增强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实训基地如何适应产业集群的发展,高职毕业生与产业集群企业所需人才如何才能实行有效对接?文章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特点及集群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实训基地建设的三种国内模式和国外的德国、澳大利亚模式,提出了区域集群式实训基地建设的构想,阐述了区域集群式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速培养与江苏产业集群相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和专业人员,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既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又是有助于江苏省高职教育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所在。江苏省现已形成近100个规模较大、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为适应产业集群的需求促进高职院校和产业集群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江苏省应采取三大策略:一是融合产业和高职教育发展政策,使江苏省产业集群与高职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根据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采用多种手段优化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院校布局;三是提升办学层次,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增强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应当面向区域经济并以就业为导向来建设高职专业。当前我国高职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集群结构特征相脱节问题成为造成高职教育资源浪费,削弱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抑制区域经济发展潜能的根源。文章从高职教育专业布局规划的政府功能缺位、市场机制不完善及高职院校应对措施不到位三个方面揭示了高职院校专业布局的现存问题,并从产业集群视角提出了优化高职院校专业布局规划方案的政府策略、市场策略及高职院校策略,为有效提升高职专业布局规划与产业集群结构适应性提供了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为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在产业集群视角下高职教育发展应该定向为产学研相结合的集团联盟发展模式。基于产业集群的高职教育发展路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根据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优化高职教育院校的布局;提升高职教育的办学层次、优化调整其专业结构,增加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与针对性;制定产业集群与高职教育优势互补的发展策略,促进双方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办学的开放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专业群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其概念与基本理论源自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与变形。源于经济学中的概念与原理从专业群的内涵、竞争优势与途径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进行剖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职专业集群建设以区域支柱产业的产业链为依托,通过嵌入产业链而服务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进而促进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协调创新发展。绍兴地区产业集群效应明显,而现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无法较好地适应和服务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组建适应绍兴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高职专业集群。在专业集群的形成和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遵循市场的主导机制,发挥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作用,建立专业集群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湖南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显示,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在整体布局及整体的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在具体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当前,湖南应利用现有的优势,推广好的经验,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与地方产业集群的对接。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深度融入产业集群,双方开展有效的科技合作,是提升高职院校科技服务能力和推动产业集群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机制。行业类高职院校具备融入产业集群的先天优势,也已探索出诸多科技服务模式。但是,双方的科技合作互动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需要政府、行业专管部门、院校等各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浙江省的高职教育发展迅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得到提升,然而以产业集群为优势特征的浙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特点,与高职院校的人才供应有错位.为有效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浙江省的高职教育应针对产业集群对高职人才需求的专业性、行业性、区域性、层次性特征,在发挥政府职能,挖掘院校潜力,吸引行业协会积极参与,搭建多渠道"立交桥",创建高职教育品牌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魏明 《教育与职业》2021,987(11):13-19
产业集群在演变的不同阶段产生了对专业性人力资源和特色专业建设的需求,成为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的服务对象和基础依据.服务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作为顺应产业变化的创新型专业组织,以职业联系为纽带密切了专业与产业的关系,并具有依存性、区域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因此,应根据集群组织的特点和具体需求,形成合理的专业地域、类型和层级结构,建立共享型、异质化的专业集群体系,并通过产业内的职业分析方法探索具体化的专业设置方向,切实提高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化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对旅游行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高职院校而言,培养高技能旅游专业人才、提升我国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就高职院校休闲旅游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及培养休闲旅游产业高技能人才的对策进行了论述,以期为推动我国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旅游行业人才素养做有益贡献和研究尝试。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下产业集群化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许多产业更倾向于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内的集聚。产业集群化的原因主要有国家作用的弱化,区域作用的强化,跨国公司的本地化战略,创新与扩散的本地化趋势,以及本地化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产业集群的产业范围,延伸了产业集群与外部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了区域网络的连接范围,增加了区域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区域政府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本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工科院校拥有“工程型”师资队伍是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本文根据超集群学习理论,探索工科院校通过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工程化”师资队伍培养平台;根据当前我国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提出基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平台的工科院校“工程化”师资队伍培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河北省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作为为产业集群提供人力与技术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的发展不协调。为此,在产业集群的背景下,河北省高职教育应合理布局院校、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培养层次、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河北省高职教育在产业集群背景下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