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心理和谐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对心理和谐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社会心理状况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影响。社会和谐是心理和谐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前提,而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标志和最高层次,促进社会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促进社会心理和谐,实现和谐社会,需要改革完善社会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社会心理和谐创造良好的社会生存环境;加强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宣传,分类指导,关注易感群体,建立健全全民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提高社会成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国民积极心态,建立社会心理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离不开人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人的心理和谐又以和谐社会为背景,没有和谐的社会,心理和谐将失去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是一致的.二者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要从传承传统文化,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重视研究现实问题就得研究利益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研究现实利益问题。社会关系的实质是人的利益关系,构建社会和谐的关键是实现利益的和谐。研究利益问题,协调利益矛盾,解决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和谐,是我们研究解决社会问题以最终达到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人的和谐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当加强人的和谐意识培养。和谐社会构建不仅是要建立物质和谐,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精神和谐。以和谐为中心的生态美育,对促进入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精神和谐具有独特的作用。加强生态美育,重视精神和谐,各方面要相互配合,积极培养人的和谐意识,是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试论心理和谐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只有心理和谐,人和谐,社会才会和谐。探讨了心理和谐的内涵及心理不和谐的原因,并提出了构建心理和谐的相应的解决对策,即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社会和谐的程度和水平;积极协调社会关系,建立稳定的社会结构;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培育良好的和谐心态;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公信度,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积极推动心理和谐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应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是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大学生拥有健康和谐的心理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只有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才能进而提出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以促进和谐大学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积极主动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要维护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人的问题,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要加强和谐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动力。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要保持教育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支点。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社会心理同心理学和社会学视域中的社会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社会心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对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实现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组织和团体之间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心理保障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没有利益的和谐,就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不会有和谐社会.实现利益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真把握这样几个基本点:市场经济推动利益和谐,政府保证利益和谐,动态渐进实现利益和谐.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利益和谐,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包容,包容意味着共享与普惠,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发展;开放.开放不仅包括对外开放,也包括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开放;兼顾,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不同地区、阶层、人群的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使全体人民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受益;公正,社会公正是利益和谐的关键.只有社会公平和正义,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实现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房立洵 《考试周刊》2012,(52):159-16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概念,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如何关注大学生心理和谐,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就成了高校工作者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在“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社会说到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与社会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谐有着密切关系,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人们和谐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注重社会群体和个体的心理状况,培育和保持人的和谐心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3.
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同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继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从而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和谐心理,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往学者对"心理和谐"的理解,多数是从个体内部的角度去揭示其内涵或说明对自身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如果将"心理和谐"的思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去审视"心理和谐"的意义及构成,那么第一,"心理和谐"的题旨和"意义是社会的建构"与社会建构论的核心命题有连通之处.第二,"心理和谐"是社会建构的动态的平衡.第三,通过建立话语权可以实现"心理和谐".第四,"心理和谐"可分成共享感、低群体疏离感和群体感戴三个维度.而群体感戴是"心理和谐"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也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提出了更高的价值追求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但和谐要求必须公正,公正未必都能和谐。由于社会矛盾的复杂多样性,法律规范的相对稳定性和滞后性,决定了单纯的公正执法并不能实现和谐。应当以《决定》的精神为准则,在公正执法大前提下,更要注重以人为本,化解矛盾,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用灵活的执法活动弥补法律自身的缺陷,为构建和谐社会自觉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而“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建立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谐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因此,构建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一、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和谐社会”作为一个意义的表述古已有之,《左传》中记载:“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在西方思想史上,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整个天是一个和谐”、柏拉图的“理想国”,到空…  相似文献   

17.
建设和谐文化,可以巩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有利于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内部合力,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心理和谐"的理念,并阐述了和谐社会与心理和谐的关系.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和谐为心理和谐提供重要保障.心理和谐包括人自身身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程度如何,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实现问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积极探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杨莉 《现代企业教育》2007,(22):112-113
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当今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强调了全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两性关系可以说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而婚姻关系则是两性关系中最密切最长久的一种,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婚姻的平等和谐,这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目前社会中出现的婚姻关系的破裂以及所引发的其他各种问题,都是不可忽视的,促进婚姻的和谐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社会和婚姻关系主体共同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道德心理和谐思想由来已久,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实质是道德和谐,其核心是道德心理的内在和谐,目标是道德人格和谐;西方和谐思想却更加关注道德的外在和谐,强调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中西方道德和谐思想对现代道德心理和谐研究具有指针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