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杨爱情故事的悲剧母题从《长恨歌》到《梧桐雨》有一个嬗变的过程。悲剧的本质是冲突的不可解决性,从这一意义出发,笔者对两者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结论是《梧桐雨》在《长恨歌》的基础上对这一悲剧母题做了一个彻底的悲剧诠释。  相似文献   

2.
从欧洲戏剧发展史的意义上说,文艺复兴戏剧是继古希腊戏剧之后的又一高峰.莎士比亚是这一高峰的杰出代表.古希腊戏剧是以人的命运为主体的命运悲剧,反映了人同命运的抗争;莎士比亚的悲剧则是以人的个性力量为主体的性格悲剧,反映了个人同社会的冲突.从命运悲剧发展到性格悲剧,艺术地展现了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人自身发展的历史.探讨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无疑有助于我们对人自身本质力量的认识和对这种本质力量的丰富性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在现实中正视自我,把握自我,完成自我;或成为我们自我意识的一面镜子,成为我们正在创造生活中的一个审美判断.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主要是指著名的四大  相似文献   

3.
古典悲剧理论建立在"肯定本体论"的基础上,而当代悲剧理论则是以"否定本体论"为基础的;作为一种"同一论美学",它们都是对悲剧本质的掩盖.只有将"差异"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通过对精神冲突、灵肉冲突、生命冲突的差异分析,才能使悲剧的审美本质得到真正的揭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其实没有希腊意义上的悲剧。中国的悲剧都还是自己的苦情戏。看它们生成和生长的环境,就足以明示之。中国的悲剧指的是不幸的结局:悲的情感,不壮而凄。在中国,“悲剧”一词把希腊悲剧的含义和“不幸”的含义混淆了,中国悲剧主要是指遭遇的不幸。  相似文献   

5.
鲁迅剖析这些知识分子悲剧的本质和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总结他们人生道路的经验教训,既批判他们性格的弱点,又同情他们的不幸的遭遇,既批评他们狭隘自私的落后意识,又肯定他们反抗黑暗专制、渴求民主自由的进步表现。作为伟大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鲁迅真正从生活实际出发,用深刻的思想认识社会反映现实,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表现对社会的本质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美学中,亚里士多德算是悲剧理论的发轫者,他的悲剧理论中的“净化”说(Katharsis)、“过失”说等一直是悲剧理论中不断被探讨的问题。其后,美学家狄德罗、席勒等也曾就悲剧问题发表一些颇有见地的看法,实际上,悲剧理论在黑格尔美学中才得到了较完备、较深刻和集中的研究。黑格尔悲剧的最大特点是首次明确地把矛盾观引入悲剧理论,从而提出了悲剧的本质是“两种片面合理的善的实体力量的冲突”的著名观点,另一方面,围绕着悲剧冲突理论的研究,黑格尔也深入阐发了有关艺术本质的重要问  相似文献   

7.
从莎士比亚四大经典悲剧入手,以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为基石,对悲剧的深刻性的理解不仅要考虑外在的冲突,更应该关注人物内在的心灵冲突。在莎士比亚悲剧中,除了具备传统的悲剧特征外,令人关注的是悲剧冲突开始转向人的内在心灵,特别是人性的本质、人性的扭曲、分裂、异化等现象。本文运用现代心理学有关科学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心灵内倾化手法来分析悲剧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8.
希腊悲剧《安提戈涅》揭示出:刑法规范一旦与人之常情冲突并“绝对”执行,将导致更多的惩罚并遭到百姓的反对,不仅给当事人和其他人带来不幸、痛苦,还会给国家造成灾难。因而这部悲剧亦可解读为刑法的悲剧。安提戈涅以常情对刑法的反抗行动具有正当性,她的死亡悲剧乃刑法之悲剧。刑法悲剧的审美意蕴在于,它闪烁着人性的永恒光辉,展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及矛盾,解说了“什么是刑法”的形而上学问题。只有用良心联结刑法与常情,才能赢得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9.
统编教材中的《哈姆莱特(节选)》是一个经典戏剧片段。借助这一片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戏剧的创作原理,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引发戏剧冲突、戏剧冲突重塑人物形象的内部机制,了解戏剧人物与戏剧冲突的双向建构意义,让学生从戏剧本质上把握悲剧内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审视《红与黑》中存在的阶级的冲突、本质的冲突和心灵的冲突来重新审视司汤达《红与黑》的悲剧意识,从而探讨其中的悲剧元素,体验人性的真谛。  相似文献   

11.
尤金·奥尼尔是一位严肃深刻的剧作家,他以其独具特色的悲剧观构建了美国戏剧史上的一座丰碑。从奥尼尔的剧作中能够看出他对人物性格以及内在本质的敏锐洞察和深刻剖析。奥尼尔把人的生存视为悲剧,因此,其剧中人物都具有一种悲剧性格,而这种悲剧性格恰恰又体现了人的生命价值。本能与理性、自我肯定与社会道德两方面的冲突,是奥尼尔笔下人物的悲剧性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萧红的一生是极其不幸的,她以自己的不幸为出发点,关注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悲剧命运,特别是女性的悲剧命运。而所有的这些悲剧命运都在她的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并从中去寻找人生存在的真正意义。她的作品,充满着一种苍凉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对悲剧作了科学界定。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人物与环境、人物性格内部的冲突是新与旧两个阶级、新与新的邪恶势力冲突的反映;邓肯的悲剧是旧的历史合理性毁灭的悲剧。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对文艺复兴时代的社会生活作了最充分的审美反映,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肯定性和否定性本质,富于审美性,是艺术美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审视《红与黑》中存在的阶级的冲突、本质的冲突和心灵的冲突来重新审视司汤达《红与黑》的悲剧意识,从而探讨其中的悲剧元素,体验人性的真谛.  相似文献   

15.
悲剧性和喜剧性是美的两个重要范畴。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描写了下层社会一系列不幸的人们的悲剧,这些悲剧的主人公和传统悲剧理论的概念是有较大出入的。西方美学理论认为悲剧源于崇高,英雄人物的死亡才产生悲剧。恩格斯也认为悲剧是“历史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冲突。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  相似文献   

16.
悲剧作为一种审美形态的最根本原因:它不仅表现了冲突与毁灭存在之境,而且表现抗争、拼搏。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内涵的三个核心因素。悲剧的本质是通过语言的表达、动作的模仿,使怜悯与恐惧这种情感得到净化,即不是肤浅的悲悯和痛苦,而是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思考和超越。莎士比亚通过他的悲剧作品来表达他对生命的深思。审美体验离不开情感与想象。没有想象,莎士比亚就写不出那脍炙人口的著名独白。在悲剧欣赏过程中,我们不仅沉浸在主人公的悲情中,表达对悲剧人物的崇敬、惋惜和同情,而且从中受到鼓舞,增强斗志。莎士比亚悲剧主人公的神经症心理表现了基于人的主体性与以利益为核心的社会理性冲突上的审美现代化本质,即两种现代性相互冲突的危机所造成的人的主体心理结构和功能的病态和畸变。  相似文献   

17.
悲剧作为传统的美学范畴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前人悲剧理论的基础上,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出发,阐述了悲剧的历史性根源和必然性冲突,揭示了悲剧的现实基础和悲剧的本质,这些观点构成了马恩的悲剧现。马恩的悲剧现是对前人的超越,对悲剧理论的探索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会文 《学语文》2009,(1):17-17
《窦娥冤》的悲剧价值体现于情节艺术之中,剧情以人物为中心,高度集中,冲突迭起。一、以人物为中心构思情节《窦娥冤》的悲剧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作者成功地刻画了窦娥这一悲剧形象。剧中情节安排,高潮出现,都是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心。窦娥几乎承受了封建社会下层妇女所承受的一切不幸,是封建礼教、封建更制、社会无赖等各种恶势力共同残害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是情感心理悲剧创作的杰出代表。其剧作《长日入夜行》深刻揭示出蒂龙一家四口隐秘内心的微妙斗争,集中展现了人物复杂情感的变化历程,在整个戏剧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全剧既反复再现了"责怪——后悔"节奏模式中的人物爱怨情感与心理冲突,又着力探究各种矛盾产生的本质成因,显示出悲剧人物情感心理历程的独特之处,使《长日入夜行》一剧获得了极为深刻的现实内涵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电影《沦落人》包含着非常明确的悲剧元素。“现实的人”在生活中的境遇,包含人作为人所要面对的“存在、本质和发展”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是探讨《沦落人》悲剧美学的重要路径。《沦落人》中关于“人的存在、本质和发展”等方面的矛盾冲突,所体现的是一种“中国式悲剧观念”。影片在冲突与矛盾的叙述过程中,通过优美的形式表现出了生活的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