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突利可汗在内战中战败只身南下归附隋朝 ,隋文帝册封其为启民可汗。在隋朝的大力扶持下 ,突厥启民政权在内蒙古建立。这个政权直辖于隋朝中央政府。隋朝与启民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宗藩关系和使臣往来。隋炀帝曾先后两次亲自出塞北巡。中原王朝皇帝亲临塞北藩属政权巡视 ,隋炀帝是第一位。  相似文献   

2.
平日,有些教师批改学生作文时,总爱一次又一次地信手写出这样一些指出其缺点的批语:或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曰“线索不清,条理不明”,或曰:“中心不突出,详略不得当”,或曰“头尾各异,前后矛盾”,等等。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大都与思路的不清有关。如果平时的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和训练中学生、中专生按教材内在的逻辑思路读书的思维习惯,这些问题在其思维有了规律的写作练习中也就会逐渐消失。 如何从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思路呢?其做法就是在经常地引导和训练学生依其教材内在逻辑思路阅读和理解课文的活动中,教师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认识和接受,适应和习惯范文中那些具有典范性,普遍性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4月3—4日在赤峰市喀喇沁旗田家炳中学与洪镇涛先生“第二次握手”,再次聆听其教诲,受益匪浅。与十多年前相比,洪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显然更为成熟完善了,既有形而上的理论依托——“道”,又有落实“道”或曰从“道”生发出来的“法”和“术”,不可谓不周详完备。可见一个人的发现和创见是一步步靠近真理,一步步完善的。  相似文献   

4.
刘莉 《天中学刊》2023,(1):62-67
隋炀帝十分重视神秘文化,对其持一种既利用又控制防范的态度。在有关隋炀帝的文学作品中,神秘文化主题得到进一步渲染,使得隋炀帝故事充满了神秘与宿命色彩。隋唐五代的隋炀帝故事多借相人术为新皇登基做舆论准备;宋元时期的隋炀帝故事借世俗化的梦征指责隋炀帝必将因失德身死国亡;明清时期的隋炀帝故事则在批判隋炀帝的同时,借助轮回果报观念凸显了“情”的可贵。  相似文献   

5.
大业五年(605年)发生的隋炀帝西巡途中的“大斗拔谷事件”,长期以来一直令人困惑不解。本文在对相关史料进行全面地分析,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等因素,揭示了这一灾难事件的真相,并用新材料对与之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补正。  相似文献   

6.
著姓,或曰右姓、大姓,是汉魏封建社会中一个特殊阶层。北朝时按分布与地望分列出郡姓、吴姓、虏姓三大体系。其间,似未包括名扬天下的另一个著姓群,即河西著姓群。河西著姓又被称为“西土著姓”。其主体是凉州域内的高门世族,汉、魏、晋、凉时期,这样的家族略见于史传者不下十数个,在长达二、三百年的时间内,这个社会群曾有过令人瞩目的历史活动。特别是在“五凉”时期,因着特定历史条件所提供的机遇,其社会能量  相似文献   

7.
两会掠影     
①境外记者“抢”代表。今年两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国上百家新闻机构的800多名记者和新闻官前来采访两会。图为一名外国记者采访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代表。②“小记者”跑两会。来自天津市昆鹏小学的卢尚辰(右)和李双逸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经济界分组会上采访拍摄。  相似文献   

8.
王廷相一生三次任职于山东,一次是明正德四年巡盐山东,一次是正德十六年升山东提学副使,一次是嘉靖三年迁山东右布政使。他在三次任职山东期间均有不平凡的政绩。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高校管理中突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袁自煌我国高等学校在近几十年间,又一次面临深刻的调整。论者多以为其广度和深度都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仅有的几次、之一。那么,正经历着深刻调整或曰改革的我国高等学校从管理的角度看,面临着...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视野     
历代名家论及学习语文,无不强调勤读、多读、精读。或曰“读书百遍,经义自见”,或曰“看书如服药,药多力自行”。又云“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然而,现在从学生到老师,从学校到社会,读书风气淡薄,这对于语文教学不能不说是一种危机。因此,很有必要重弹“老调”,以唤新曲。  相似文献   

11.
《狂人日记》作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之作,不仅以深刻的反封建思想和新颖的艺术形式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实绩,而且因其“格式的特别”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长达六十多年的论争。或曰其为现实主义,或曰浪漫主义,或曰象征主义,或曰意识流,或曰心理小  相似文献   

12.
骁果兵是由隋炀帝在全国范围内招募的勇武侠之士组成的一支精锐部队。其归初的目的是为了征辽战争的需要,“雁门之围”之后发展成为一支完全由隋炀帝控制的亲军部队。从骁果兵的待遇、管理及使用等方面来看,它是与原有府宾完全不同的募兵。“江都之变”之时,江都的主要军事力量是骁果兵。骁果的发展是隋炀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打工”似乎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一门校外课程。为什么“打工”?或曰,“钱使之然。”或,曰“不打工恐日后为社会所不容。”亦或曰:“打工乃是能力培养之必需。”前两种说法且不去管它,单这第三种恐怕过于偏激。两年前,经过考场上的一番“撕杀”,我走进了大学的校...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冢原址考─—黄帝冢“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张耀民《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曰:“黄帝崩,葬桥山。”《史记.孝武帝本纪第十二》曰:“其来年冬,_上议曰:古者先振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皇帝家桥山,泽兵须如.上曰:吾闻黄帝不死...  相似文献   

15.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凭借文帝积累的巨大的民力和财富,对外四处用兵。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后果最严重者,莫过于三征高丽。隋炀帝于大业八年、九年、十年连续三次大规模的征伐高丽的战争,导致了农民起义、杨玄感起兵和雁门被围等事件的发生。由于隋炀帝始终自恃国富兵强,对形势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大业十二年,南下江都,远离政治中心,终于导致隋的灭亡。  相似文献   

16.
对《病梅馆记》文中“固也”一语,新、旧高二册《语文》课本均注曰:“本来是这样。”笔者认为,此注殊不可解。兹质疑如下: 原文是这样:“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注释表明,作者是赞同“或曰”之见的。照此,对下文作者的相关言行则有诸多不可解之点:1.作者既已赞同“或曰”之  相似文献   

17.
乾隆皇帝喜欢写诗,优秀的诗人人人自危。希特勒喜欢反抽象派绘画,就把所有的抽象派作品赶出德国的博物馆。《隋唐嘉话》载:炀帝善属文,而不欲人出其右。司隶薛道衡由是得罪,后因事诛之,曰:"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暴君不一定无能。如果扳着手指头细细数来,几乎历史上的所有暴君都有过人之处。这,绝不只是隋炀帝留给我们的启示。隋炀帝邀请诸大臣聚会,酒过三巡,以"泥"字为韵,  相似文献   

18.
曾闻一位教研员同志说:我们常听公开课,但多数象是吃“桌菜”,叫人吃腻了,最好能多点“家常菜”。公开课竟有“桌菜”和“家常菜”之别,似觉新鲜,但细一玩味,此话不无原因。 这公开课或曰研究课或曰观摩课,是经常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一。公开课,由一人执教,众人评议,能起到研究教材、探讨教法、交流经验,以及了解师生教学情况的作用。 可是,有些学校的领导却把一次公开课的好坏,视作教师教学质量好坏(除升学率以外)的重要标志。某教师的一次公开课得到肯定、赞扬或否定、批评,竟成了褒贬他的依据;而对几个教师的公开课质量的评定,又成了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尺码。于是,公开课便开得分外热闹了:  相似文献   

19.
一○一 (扌冘) 《方言》卷十:“(扌必)、(扌冘),椎也。南楚凡相椎搏曰(扌必),或曰(扌忽)。沅涌(氵凫)幽之语或曰挡。”《音义》:“(扌冘),都感反,亦音甚。”《笺疏》:“《说文》:(扌冘),深击也。《广雅》:(扌冘),刺也。……(扌冘)通作揕。《燕策》云:臣左手把袖而右手揕其胸。《荆轲传》索隐云:揕,谓以剑刺其胸也。义与(扌冘)亦相近。”  相似文献   

20.
<正>从教以来,笔者听过很多课,也经常参与评课。听完课后,总有老师在议论执教者“教”得怎样的同时,对学生“配合”的情况发感慨,或曰“这堂课学生配合得很好”,或曰“这个班的学生不太配合”。在某些老师看来,一堂课能否获得成功,除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要看学生怎样“配合”。笔者也不止一次听到执教公开课的老师在下课时的结束语是:“谢谢同学们的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