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从乡村旅游产品的整体概念出发,结合山东省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分析了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以及开发定位,指出乡村旅游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乡村旅游产品高级化的设计导向,以期对山东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正>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国家赋予山东省的一项重要责任和使命,是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也是青岛理工大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换道超越的历史性契机。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将助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列入重点工作。编制出台《青岛理工大学助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行动方案》,加快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产业战略支柱性地位的确立和行业"井喷式"快速发展,"旅游用地"引起了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为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壮大提供了新的动能和引擎,其中,解决好旅游用地是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乡村旅游建设用地存在供需矛盾,需要关注农用地流转、租赁、置换成效以及落实"多规合一"确保旅游用地指标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的重要时期,高职专业群建设需要紧密对接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领域需求,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做好教育服务工作。本文论述了高职专业群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对策,并以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群为例,从专业群组建、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团队建设、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的改革包括需求侧改革和供给侧改革两个方面,它们既有对立性的一面,也有适应性的一面。现如今旅游业的需求侧已不存在什么障碍性问题,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应放在供给侧上。福州乡村旅游供给侧存在四方的不适应性: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与消费需求不相适应;乡村旅游投入要素与产出效率不相适应;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不相适应;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与时代发展的现代性不相适应。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深化要素配置改革,促进乡村旅游适应性发展,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供给,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是以各种类型的乡村景色为依托,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环境解说系统的构建是游客顺利完成乡村旅游的有效媒介。在考察了昆明市团结乡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游客对乡村旅游需求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环境解说系统的初步构建。  相似文献   

7.
在旅游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结合陇南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运用旅游动力系统运行机制,对陇南市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创新了陇南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模式,对规划未来陇南市乡村旅游升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认知-情感共识是检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实现形象经济和体验经济转换的重要方式之一。以网络用户为代表的旅游者拍摄的旅游照片为逻辑起点,结合对应的游记文本内容,围绕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逻辑主线,运用隐喻抽取技术法,解读并揭示了游客关于西溪南古村落的乡村旅游认知-情感共识。研究发现:认知要素上,枫杨林、丰乐河、拍照、网红桥、民宿、徽派建筑、鸟雀、黄牛、荷塘、蓝天绿树、溪水、百年老树、浣衣、当地人、散步等是游客对西溪南古村落的乡村旅游记忆定格;情感共识上,西溪南古村落的乡村旅游发展情感共识揭示为我国传统乡村旅游向现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供了可以深思的路径选择。新时代传统乡村旅游突破路径依赖、提升竞争力,应从培育优势生态旅游品牌、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推动主客关系的互动与维护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的出现距今已有较长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欧洲出现其初始形式.进入20世纪80年代,欧洲国家的学者对乡村旅游进行大量的学术研究,并指导乡村旅游实践的发展,乡村旅游大规模地开展[1].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为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随后不久,在农村脱贫致富政策的指引下,乡村旅游人数、乡村旅游地个数都得到大规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最早源于19世纪的欧洲,国内则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为接待外事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目前,乡村旅游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已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成为一种新的趋向。因此,为发展我省的乡村旅游业,了勰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以大梨树风景区为例,采取了对游客现场发放问卷、对旅行社发放问卷的方法,结合实地考察情况和收集的资料对大梨树生态旅游区的接待现状作了全面的调查和系统的分析,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天龙村乡村旅游的整个开发过程中,作为货币资本持有者的公司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形成公司主导型的产权制度和利益分配机制.为此,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淡化组织资源的主导地位、弱化货币资本的社会能量、强化文化资本的结构地位等改进建议,以保证“天龙模式”中各利益主体获得最大的效益,从而促进天龙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文旅小镇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提速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改善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打造农文旅小镇品牌,是农文旅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乡村振兴大目标的关键路径。但是在农文旅小镇品牌营销的过程中存在着市场定位雷同、经营模式不健全、营销渠道单一、人才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文旅小镇品牌营销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对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指出目前福建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正面临着转型与升级的挑战,急需培育其市场竞争力作为支撑点与突破点。文章在分析福建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方向的基础上,从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政府主导扶持、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福建乡村旅游竞争力提升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因子分析的山东省区域旅游竞争力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东省旅游业发展迅速,但省内差距较大,存在一系列问题.定量评价山东省内区域旅游竞争力可找出不同城市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从而制定针对性的竞争策略.文中构建了一个评价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多维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分析,借助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将17个城市分为三个等级,并分析其竞争优势与劣势,提出增强旅游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建立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旅游产业集群识别模型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集群进行了评价与识别。根据构建出的城市化与旅游产业集群耦合评价模型,对山东省城市化与旅游产业集群系统的耦合态势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山东省城市化与旅游产业集群耦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原有的农村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原有的土地制度束缚中解放出来,加速了土地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和资本化转变。本文在研究土地流转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户土地收益权维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其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开始凸显,比如环境恶化、资源退化、空气质量下降等。在乡村旅游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利用当地优势可再生能源技术是一个重要方面,选取云南赧浒乡村生态旅游区进行了研究,把当地丰富的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应用到旅游业涉及的方面,并指出了推进乡村地区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地方性分析和市场感知形象调研的基础上,将淄博市旅游形象确定为:“齐国故都、聊斋故里、足球故乡、陶瓷名城、田园都市、开放淄博”;旅游主题口号设计为:“多彩齐都,足球源地——21世纪山东淄博之旅”。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旅游目标市场对淄博市的感知形象和旅游期望,设计分目标市场旅游地形象.提炼更富个性和号召力的旅游口号.建立起纵向有关联、横向相协调的旅游地形象和旅游口号体系。  相似文献   

19.
铜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特色明显。通过梳理铜仁市乡村旅游资源,对类型、特点及优势进行分析,提出政府主导、合理规划,依托梵净山景区,形成乡村旅游带,坚持经营主体的本地化,注重品种多样性、游客体验性和参与性,注重节庆与事件营销的开发、管理与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