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焦点。文章认为,目前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覆盖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在建立农民工社保的问题上存在顾虑;制度上的城乡分割状况;一些民营企业参保不积极;农民工个人对参保缺乏积极性;城镇社会保险门槛高,操作缺乏灵活性;农民工对养老保险的认识短视。针对这些原因,文章提出了七点建议:让地方政府同企业一起承担义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工设计出一套统一完善、各省统筹的保障制度;实行“完全积累型”,“低缴费低待遇”,“多层次广覆盖”政策,并作为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基石。等七点建议;对农民工的个人养老储蓄实行严格的制度化管理;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民工个人账户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北省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仍很低,其主要原因是现行制度本身不适合农民工的特点。对此,不仅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吸引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而且要加强宣传,强化农民工和用人单位的参保意识;同时,还必须加大监督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工利益。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关键是保险关系跨区域便利转移。但是,目前因对接制度缺乏、统筹层次低,地区利益纷争导致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难以转移,严重影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按参保农民工在各参保地的参保时间分段计算养老权益的转移机制,既体现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又与现行体制相适应,能够实现养老保险关系的快捷转移。  相似文献   

4.
高龄农民工作为第一代农民工,当时的养老保险政策不完善,制度不规范,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难,加之用工单位并不认真执行养老保险政策,很多用工单位没有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如今这一批高龄农民工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群体。过了正月开了春,走上工作岗位的农民工中,不论在建筑工地还是环卫场所都不少已经是年过50岁、被我们称为"高龄农民工"的人。由于年龄问题的尴尬,他们有的虽然在工作岗位上却徘徊在社会保障的大门之外;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0年珠三角和长三角农民工问卷调查的数据,以"福利三角"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家庭、工作和政府政策三个方面探讨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购买意愿。研究表明,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参保意愿虽然为个人的主观选择,但却同时受到家庭、市场及地方政府等方面的影响。家庭养老与社会保险主要是替代关系,即家庭社会支持功能越强大,农民工的参保意愿越低,而市场及政府养老与社会保险是支持关系,即雇佣关系越稳定、政府福利制度越完善、服务越好,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越高,则养老保险参保意愿也越高。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两栖性",不能适应快速工业化和市民化的需要。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须建立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以公民身份替代职业身份,即享受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应建立在公民权基础之上,而不仅是劳动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石家庄市民营中小企业养老保险现状的调查发现,石家庄市民营中小企业参保率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参保费用高、员工参保意识薄弱、政府干预机制有待完善。要保证石家庄市民营中小企业养老保险制度顺利实施,需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险体制,加强对养老保险知识与政策的宣传;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扩大参保范围;简化参保缴费程序;完善缴费诚信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民工这一敏感的字眼,养老保险对他们来说比较茫远。近年来,各地在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实践探索中取得很多较好的经验,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因为农民工的诸多特点决定其对养老保险制度具有特殊的需求,而目前各地的制度供给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制度需求,这是农民工养老保险诸多问题以及矛盾的根源。对目前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现状来说,应该在政府支持、法律规范,农民工自身参保意识的增强等方面努力,使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参与进来并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障,让他们的老年生活得到保障,在解决他们"后顾之忧"的基础上,提高他们为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做贡献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解决农民工保险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当今我国保险制度存在着保障门槛过高、农民工流动性大与制度设计存在矛盾、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农民工养老保险淡薄等诸多问题。应逐步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执法和监督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9.
李洁 《天中学刊》2008,23(3):48-49
农民工向城镇居民转型的特殊性和我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门槛过高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应采取完全积累和缴费确定型的个人账户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0.
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加强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存在农民工主动性不强,用工单位积极性不高.政府主导培训模式有待改进等问题.可采取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农民工实名制卡.加大培训经费补贴力度等措施,来提高建筑行业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企业以各种方式逃避农民工养老保险费的问题屡见不鲜。本文从制度环境、执行机构的控制、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意愿角度分析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并从加快立法、增强制度针对性、改善养老保险接续办法、加强社会监督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热衷于选择最低缴费档次(100元/年),导致缴费结构不合理,这将不利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化和发展。热衷最低缴费档次与参保人员的政策了解度与政策信任度具有显著的负向相关,与政策满意度无关。因此,政府应加大宣传,居民要改变养老意识,增加制度了解;国家要加大补贴,调整激励机制以增加制度信任。  相似文献   

13.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和临海市538份调查问卷,从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行为态度、参保行为控制和主观行为规范维度出发,运用因子分析和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劳资关系、个人状况、政策认知、社会性别与经济能力和赡养压力对参保决策的影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民工群体的壮大,河南省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河南省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水平不高,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普遍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社会保险制度和教育培训机制不完善,部分企业主认知上存在误区,农民工自身素质不高,参保意识不强.需要从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民工自身入手,构建符合河南省实际情况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差异化社会保障模式,完善我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如果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完全积累制,将会导致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走弯路,不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若转移后的农民工养老保险采取部分积累制,转移统筹部分最多是权宜之计,决不是根本办法.农民工养老保险优先于城镇职工实现中央统筹,组建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接受机构,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经办业务仍由各地社会保险机构管理,其业务经办人员的人事关系也保持不变.采用这种模式,必须借助先进的信息化网络系统,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和参保农民工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6.
建立农民工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制度是加强社会稳定、保障农民工人身安全、缓和农民工与市民利益冲突、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建立用工单位、企业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体制;社会各专业学校转变办学理念,热心为农民工服务是建立这一制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略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已经推行了十几年,但是它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主要存在着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难、国家财政扶持力度小、农民自我保障意识差、缺乏良好的运行机制和必要的法律保障等问题。应该建立政府、村集体和农户三方合理的筹资机制;借鉴江阴模式,采取“征管分离、行政监督”的运行机制;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加大国家财政扶持的力度;加强法制建设,确保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职业培训多元合作的职能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与农民工培训的相关主体包括农民工本人、培训机构和中介机构、政府、用工企业和社会组织.目前的农民工培训工作仍然存在政府工作不到位.企业积极性不高,工会桥梁作用不明显,职业中介机构不规范等问题,建议提高认识,系统优化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法制与政策环境;加强政府的统筹安排和协调,加大培训投入力度;制定农民工培训计划,提高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尚属试行阶段,存在着"参保人员缴费与养老保险待遇脱节、参保对象较少且覆盖面较窄、各地自行其是政策不统一、参保人员合理流动时接转不畅"等问题,已直接影响阻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为此,应由国家出台全国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自上而下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科学设计相关的"对接"规定;逐步建立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协调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而推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逐步过渡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制度有意愿差别,对供给的社会保险项目存在偏好位序。经测算,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参保意愿最为强烈,其次是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在这样的参保意愿偏好中,农民工个体层面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就业条件中就业保障形式、工作时间、月收入,以及保障能力层面和了解社会保险政策的程度等9个因素,对农民工参保意愿有显著影响。因此,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需要结合农民工的实际需求,有重点、有先后地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