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中世纪晚期,欧洲商人群体集聚英国,从事商业贸易活动,使英国成为欧洲贸易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国内外因素的共同推动下,英国商人阶层得以兴起,其兴起表现为对外贸易额不断增长,与外国商人形成明显的竞争态势。而商栈商人公司和商人冒险家公司两大本土贸易组织的成立,更加有力地推动了英国商人对本国对外贸易份额与特权的争取,以及对海外市场的参与。英国商人阶层兴起的过程反映了中世纪晚期英国对外贸易主体的显著变化,是近代早期英国商人进行海外商业扩张的前奏。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愈益繁荣,商人阶层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士农工商”的传统阶层界限被逐渐打破,商人享有的权利比以往更广泛。徽州作为传统中国社会的一个典型的区域,随着徽商活动领域和范围的不断拓展,家中日常琐事几乎都由徽商妇人来完成的。同时,徽商妇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家庭角色,男耕女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她们与商品市场联系更加密切,其劳作的各方面都受到市场需求的支配。  相似文献   

3.
明代商业经济的繁荣、商人阶层的扩大、文人和商人的结合等种种时代变化,使明代小说中商人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4.
13-14世纪,在回回人经商之风的影响下,蒙古人统治下的江南地区出现了空前的商业繁荣局面,商人社会力量空前突显。迅速起家的商人阶层对传统文化的代表士人表现出特别的亲近态度;投桃报李,南方士人搬出《尚书》、《史记》,竞相礼商。  相似文献   

5.
武周时期的商业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市”、“行”的增加和城市贸易的发达;第二,商人数量明显增加,商人阶层更加广泛;第三,与边境各族的互市贸易及对外贸易更加发达;第四,商人地位明显提高。促成当时商业繁荣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当时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农业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唐代推行的各民族融合、经济开放的政策,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四是武则天本人的出身及采取的措施。正是上述诸多因素。促成了武周时期商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6.
武周时期的商业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市"、"行"的增加和城市贸易的发达;第二,商人数量明显增加,商人阶层更加广泛;第三,与边境各族的互市贸易及对外贸易更加发达;第四,商人地位明显提高。促成当时商业繁荣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当时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农业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唐代推行的各民族融合、经济开放的政策,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四是武则天本人的出身及采取的措施。正是上述诸多因素,促成了武周时期商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7.
元代江南地区的士商亲融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3-14世纪,在回回人经商之风的影响下,蒙古人统治下的江南地区出现了空前的商业繁荣局面,商人社会力量空前突显.迅速起家的商人阶层对传统文化的代表士人表现出特别的亲近态度;投桃报李,南方士人搬出<尚书>、<史记>,竞相礼商.  相似文献   

8.
以籍贯为纽带的会馆,是明清商业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其中遍布全国水陆要冲和中心城市的晋商会馆尤具典型性。商人会馆的建立,首先是基于货物转运和同乡同业商人团结互助的需要。它有实体的馆驿、细致的规章,在保障自身运作的同时,对商业行为亦构成相当程度的规范作用。与此同时,面对前现代商业旅途的艰难、财富命运的捉摸不定,会馆还肩负着价值构建和观念整合的功能,以锻造商人群体的安全感和团结感,农耕社会本土的神灵信仰是完成这种构建的基础资源。在传统中国的社会与官僚国家二元结构里,作为社会市场领域的一种机制,从理论上对立的会馆与官僚国家,实际上存在着密切的合作和倚赖关系。  相似文献   

9.
《商洛学院学报》2018,(5):11-18
商於古道自开辟之日起到明朝后期,受交通条件和本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区域性的小规模的集市贸易和零星的小商小贩亦应有之,但长距离跨区域大规模的商业贸易则起始于明末。明朝中后期国家的主动开发,地方官对道路的修治,使以龙驹寨为中心的水陆兼运成为主要运输方式,以商於古道主线为轴心的交通网形成,运路亦便,运费亦省。加之商州地方官对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引导,移民大量涌入对当地的开发,本地资本主义性质工矿企业的兴办,周边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使得商於古道上的商业贸易在明末得到了短暂繁荣。之后,因明清易代,政局动荡,一度衰弱。清朝从康熙直到光绪时期政府和地方官不断经营,同治、光绪年间,商於古道上的商业贸易才发展成以龙驹寨为中心的有较大规模的商业贸易。  相似文献   

10.
唐宋以前,商人阶层并没有因其所拥有的经济势力而居于较高的社会层位。到了唐宋时期,商人阶层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其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总体来看,宋代商人阶层还是没有争取到应有的社会地位,这与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观念及社会统治格局的深刻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晚清社会,随着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民族商人群体的社会地位不断上升,其自身的近代权利意识逐步形成并迅速高涨。晚清政府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开始提倡发展工商,并实行了"恤商惠工"的政策,工商阶层也实际上取得了和其他社会阶层平等的法律地位。在晚清工商立法运动期间,自身权利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障,成为民族工商群体的强烈诉求。晚清政府制定和颁布的各项工商法规,客观上改善了传统民族商人权利救济所处的窘境,具有历史进步性。但这种改善,由于受到统治者阶级立场和具体历史条件的束缚,又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张之洞在19世纪末形成了新型的“大商务”观,提出“以商劝工、并极力扶助新式商人群体。在错综复杂的中外矛盾和官、商、民群体的利益纠葛中,他兴商学,开商智,鼓商情,减商负,集商力,并允许商人形成“自组织”,进而主张制定新型法律以规范商人行为和保护商人利益。张氏对外商的种种不合理要求与行动作了抵制,支持华商与外商竞争;他还反对商业活动中的垄断反持、欺诈作伪和地方保护主义;在铁路政策上则主张股本、盈利“官民各半”。  相似文献   

13.
清末“新政”时期,唐文治以朝廷倚重的“干员”身份参与新立商部暨农工商部的商政变革。他通过拟上奏折,借助朝廷推力加强各地实业兴办的筹划和管理;通过促设商会,借助民间结社厚聚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通过创办实业,借助经济实体的样板作用以开全国风气之先。他的所作所为的时代意义,有助于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民族资本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利权的保护。然而正值自己政坛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他却与朝廷作了彻底的“买断”,由此留下一个值得后人探研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被迫开埠后,榕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发生了诸多新的变化。在不同阶段榕商的发展特征也存在差异,清末民初榕商主要有三方面的变化:一是榕商的结构呈现传统与新式并存的现象,商人身份复杂多样;二是榕商新的组织形式——商会成立;三是榕商的思想观念出现诸多新变化,在新观念的指引下,榕商积极参与地方社会事业。  相似文献   

15.
试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人阶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人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出现在中国有历史舞台上,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突出的历史现象。春秋战国时期商业自由发展和繁荣的程度,为中国几千年文明史所罕见。这时候,旧的大一统政治格局业已瓦解,束缚商业的绳索业已解除,而新的大一统政治局面尚未出现,故商业能在自由度很大的空间里发展。商业的繁荣自然给商人(尤其是私商)阶层的登台、亮相提供了契机。春秋时期的商业已有了较大的发展,至战国,随着原有的等级制度的崩坏,商人更得到了新的解放。“士农工商”,商虽居末位,但却已成为四民之一,其经营的商业已是合理而正当的事业。最后,商人形成了一支十分可观的队伍。  相似文献   

16.
春秋战国时期商人兴起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人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突出的历史现象。春秋战国时期商业自由发展和繁荣的程度,为中国几千年文明史所罕见。这时候,旧的大一统治格局已瓦解,束缚于商业的绳索业已解除,而新的大一统政治局面尚未出现,故商业能在自由度很大的空间里发展。商业的繁荣自然给商人(尤其是私商)阶层的登台亮相提供了契机。春秋时期的商业已有了较大的发展,至战国,随着原有等级制度的崩坏,商人更得到了新的解放。  相似文献   

17.
英国行会曾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改变自身的组织形式,大致经历了商人行会、手工业行会和公会三个发展阶段.中国行会虽然与英国行会具有相同的本质特征,但受制于中国封建城市社会经济大环境,自身的特点亦十分明显.中国行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组织形式方面,首先,中国行会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英国商人行会和公会的形式,手工业行会是其唯一的组织形式;其次,部分中国行会明显带有同乡会的性质,具有经济职能的工商业会馆便是这类行会组织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地主阶层的形成过程与“抑商”思想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商业的发展会破坏地主阶层的利益基础——小农自然经济,在以通过租佃土地收取地租的方式获取本集团利益的方式下,封建社会中最大的利益集团—地主阶层—为了自己集团的利益,必然会采取抑商思想和政策,抑制商业的发展,进而抑制商人阶层的壮大。  相似文献   

19.
明朝中晚期,私人海上贸易冲破封建政府的阻碍,迅建发展起来。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海商凭借质优价康的商品。击败西欧商人,取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并推动了世界经济交流。在国内,私人海上贸另通过商税的形式支持地方财政,弥补军费的不足,成为明代经济领域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对商会的认识,认为此时期有从官办商会、官督商办商会、商办商会,有从保伸商权,开展“商战”,有从倡导地方自治等角度去认识商会,涉及到商会的开办方式,组织系统,营运程序,功能作用等诸多方面,进而分析了中国早期商会认识的社会背景与特点,指出其对当今新兴商会不无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