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正>高中语文教育目的是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但提高的绝不仅仅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人格素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人格教育,显得尤其重要。一、人格教育的内涵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是针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有目的的对学生心理健康、人格素质和人格行为进行教育,以培养具有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坚定的人格意志的新一代青年。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的有效策略(一)加强高中语文教师的个人修养  相似文献   

2.
人格,指人的品格,是人的性情、素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与他人不同的特质的综合体现。教育领导者的人格力量是指领导者个人所特有的性情、素质、能力的综合表征,是被教职工、学生群体认同的人格行为形成的力量。学校领导者的人格是建立在学校及全体教职工、学生利益基础上的,是为学校求生存、求发展、为学校教职工谋利益、为学生谋成长的。高尚的人格能形成力量,这种人格的力量具有鲜明的特征和巨大的功能。从特征看:(1)人格具有综合性。人格力量不仅是领导者某一品性、某一素质的简单反映,而是其政治素质、个人品质、知识素养等多…  相似文献   

3.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是教育者针对青少年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与方法,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其人格系统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笔者认为,小学生人格培养的途径有:用爱国主义情怀塑造学生的人格;用榜样的力量为学生示范人格;用实践活动磨练学生的人格;用行为规范养成学生的人格;用学科教学完善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大学是育人的场所,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养的形成。大学生应具备的三大素质:以"真"为本的科学素质;以"善"为魂的人文素质;以"强"为托的身心素质。其中人文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人文体验与实践、高校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人文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学生优良品格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条件。加强高校的人文关怀对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有国格,人有人格,人格是每个人特有的品格,主要指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观念,处世态度以及性格、气质等。它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格的形式有先天的因素,但主要来自于后天的教育,有的人人格崇高,那是长期培养、严于律己而成;有的人人格卑劣,则是长期放纵,损人利己所致。因此,良好的人格是教育的产物。中专校入学的学生年龄,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引导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不仅是中专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整体素质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多年来,中专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宏观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人才的竞争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 ,人的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为基础与重要的 ,我国传统文化对人格修养的要求也是现代人所必备的素质。首先 ,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其次 ,要磨砺坚强的个人品格 ;再次 ,要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中职生来讲,在院校就读期间形成良好的公约品格,为其今后更好地获得就业机会奠定基石。对此,中职院校应该着重加强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实现素质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要注重关注中职生的个性化发展趋势,以学生为主体,对其进行人格的塑造。中职生经过全面且系统的训练之后,加强创新思维的养成,及良好品格的塑造。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修养,提升整体素质。本文针对中职生的公约形象展开分析,探索出有效途径加强中职生核心素养的重点培养。  相似文献   

8.
人格是人的素质的核心和基础。理想人格是做人的目标,是对自身知识、能力、品质及职业理想等人格终极目标的设定。理想人格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格,是时代赋予的各种优秀素质在人身上的综合体现;是不断自我超越的精神和品格;是精神人格和道德人格相统一的和谐的人格。培养高职学生的理想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人格包括特质和品格。特质指一个人的“智慧、气质、情操、社会性等心理禀赋与习惯的内在意义”;品格是“针对社会行为而言的个人心理品性与道德品行”[1]。人格是观念意识、情绪情感、行为习惯等的总和,对个人的自我发展、社会适应有重要影响。健全人格是指健康的、协调的人格,是人格结构中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达到了完美组合、和谐构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人文学科,  相似文献   

10.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成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中专教育的目标要求我们要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全面发展的人。为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已是刻不容缓。其途径主要有:转变教育观念、抓住四大课堂、发挥图书馆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伦理学上讲.人格是个人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综合。道德人格是做人的核心。本文试图通过对道德人格的诠释,分析现阶段青年学生道德人格的特点、缺失及成因,探讨现阶段青年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课的威力是靠真理的力量。所谓真理的力量,是指政治教师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谓人格的力量,是指政治教师个人的政治品格、知识才能、道德情感、意志作风等,即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真理的力量是巨大的,然而真理的力量通过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可见,政治教师的人品示范作用十分重要。一、政治教师要具有优良的政治品格在人格因素中,政治品格居于第一位,它体现在政治教师的一切言论和行动中。有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  相似文献   

13.
一、具有完善的人格素养语文教师要通过自己规范生动的教学语言、民主平等的待人态度、端庄有礼的仪表谈吐、严谨探索的治学精神、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谦逊坦诚的个人品格和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等,对学生施加影响,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  相似文献   

14.
大学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健康、饱满的人格为目的,大学时期是个人人格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可塑性很强,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能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品格。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分析,阐述了高校人格培养的目标和意义,对高校的人格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加强语文教学的品德渗透,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教师的人格、语文教学内容、个人自学等三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优化学生人格的教育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是教育者针对青少年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与方法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使其人格系统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人格教育的实施过程实质上是对学生心理结构进行改...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角色的人格心理主要包括教师的人格倾向、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教师的人格品质。教师的人格倾向是教师个人对所从事的教师职业及其行为的内部动力因素 ;教师的职业能力是教师个人顺利完成教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人格心理特征 ;教师的人格品质从不同方面影响和制约着学生人格品质的形成 ,对学生素质发展起着感染和熏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教师人格?教师人格的内涵有哪些?只有掌握了教师人格的内涵,教师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进行教师人格的塑造和修养,造就教育的成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是教师人格的集中表现;品格、性格与气质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语言举止、仪表风度是教师人格的外在表征。  相似文献   

19.
独立人格是创新人才人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创新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激励作用。它是人在追寻体现人的本质(主体性)、尊严的正面素质和高尚品格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立见解、独立思考和独立特性的品质。提倡独立人格不是强调个人主义、“自我为中心,同时独立人格也并非是创新人才唯一的人格构成。独立人格分别从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方面构成了对个体刨新能力的影响。独立人格的培养,要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改变学习活动方式,并把德育作为主要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0.
数学作为一项工具学科,一直以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注重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却往往忽略学生的品格教育。车尔尼罗夫斯基说过,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种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小学生正是各项思维习惯、品格情操养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加强学生的品格教育与培养,以便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品格素质,实现他们的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从教学中学生意志型、主动型、思考型、合作型以及综合型人格的培养策略入手,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品格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