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湘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具有良好的共生性 ,共同构成可进行产业开发的自然、生态、体育和人文旅游资源 将其产业化发展并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 ,是一项极具开发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 从湘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着笔 ,分析其互动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 ,提出两者互动发展的思路 ,以培育湘西新的产业门类 ,保护文化、生态环境 ,发展旅游经济 ,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2.
丹凤武关河流域拥有较为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对其合理开发利用是区域经济转型的一种新型路径。通过对武关河流域的生态文化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从地貌气候、生态条件、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方面作以分析,认为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依托其生态优势、历史遗迹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将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作为其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不断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打造乡村生态旅游新格局,以促进农村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龙岩市虽然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构成了客家、红色、生态三大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但是全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方面存在着传统文化保护力度不够、文化资源整合提升不足、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紧密度不深等问题.为此,提高重要性的认识、构建文化旅游品牌、加强文化元素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组建专业文化团队成为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信阳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的内涵要求,是时代提出的一项崭新课题。充分发挥政府的生态管理职能,积极创建生态型特色文化产业,着力培育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生态意识和人文氛围,正确看待文化资源开发中的保护与发展、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生态文化的视野对保定市农村文化生态中的农村传统文化、民间文化、革命文化产品和民间文艺资源等系统主要构成因素进行社会生态分析,探究了保定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深层原因研究,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并举,对保定市农村的和谐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作出预期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宿迁作为一个年轻而又古老的城市,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生态文化独树一帜。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在文化产业的总量、文化产业的投入、文化服务和消费等方面在江苏省的占比都很小。因此,转变宿迁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追求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突出核心产业的带动作用,是提高宿迁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生态脆弱民族地区主要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限制与禁止开发区,主要为国家连片特困区。生态脆弱民族地区常发展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导的产业,易陷入"资源诅咒"陷阱,阻碍经济发展。生态脆弱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可规避"资源诅咒",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为此,应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工艺加工、创意文化等多种文化产业。同时,要在规划、政策、市场、资金、人才等方面形成保障对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推进生态脆弱民族地区科学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益阳地理环境优越,风景秀丽,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具备发展文化旅游的丰富资源。当前,国家对文化产业空前重视,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文化旅游面临难得发展机遇。益阳应结合实际,依托成熟的黑茶产业、竹产业,开发独具特色的梅山文化、"桃花江美人窝"文化,打造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做大文化产业,提升益阳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论生态文明视阈下驻马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静 《天中学刊》2010,25(3):130-132
如何在驻马店市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的内涵,是时代提出的一项崭新课题.针对目前驻马店市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切实做好驻马店市文化资源开发的科学规划与管理,积极创建生态型特色文化产业,大力培育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生态人文氛围.  相似文献   

10.
河北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珍视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深度挖掘其文化底蕴,弘扬其人文价值和独特魅力,使其在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需要。河北建设文化强省,需有效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将历史文化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大力提升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建构客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客家地区发展经济、带动旅游观光的主要策略。客家文化产业的建构必须将客家传统产业转变成文化产业,配合适当的产业发展策略,加上文化观光形式,才能促进客家地区经济振兴;客家文化产业经济必须加入客家历史与人文资源,结合客家文化图像,呈现更多客家特色,成为具有客家精神的文化产品。建构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商品、文化特色产业以及文化符码旅游意象,是客家地区发展文化观光、招睐人潮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中国西部地区未来产业发展当中的重点产业.文化基础是支撑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内在源泉,西部地区的历史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四大文化基础为西部地区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道路提供了可能.发挥文化基础作用的关键是增强文化吸引力.通过创意来增强文化基础的吸引力,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从互动发展到融合发展的新道路上实现西部地区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侨"文化大致经历了启蒙、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其形态和功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前,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华侨文化资源具有民俗文化特色鲜明、交流频繁、功能拓展等特征,具备文化产业开发潜力。但是,华侨文化资源产业开发中面临城乡差距、资源零散等困境,需要通过彰显"侨"文化资源的独特文化形象、建立文化治理机制、构建文化发展生态圈、提高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对外开放合作水平等策略来促进华侨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  相似文献   

14.
谈环京津环渤海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勃海环京津区域内部各地区历史联系紧密,经济、文化关联性高,文化资源融合与文化产业融合既有区位和历史的可靠性,也有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文化资源的融合必然推进文化产业的融合,而文化产业的融合又必然直接推进文化产业的超常发展.从现阶段看,推进文化资源和产业的融合,首先要加深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让文化资源自由流动,才能释放出其应有的活力;第二要依法保护文化资源,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第三要创新投融资体制,畅通文化产业资金流;第四要拓展文化产业,推进经济文化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伦理道德资本是内嵌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构成要素,文化产业主要通过道德资本要素进行产业形态的表达来获取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文化产业发展既离不开经济资本的投入也必须通过道德资本的投入增加其文化内涵。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过程中,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需要考虑到伦理观念和伦理行为的经济、社会及文化生态的综合效应。文化产品的"无文化"性、文化资本的"非生态"运营逻辑及产业主体的"伦理困境"都会成为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增加文化产品的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资本的良性循环,重构企业伦理行为等,既是文化国际贸易的基本需求也是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地方文献全面记载着一方水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蕴藏着丰富而优质的旅游文化.三门峡市图书馆结合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发挥馆藏地方文献资源的优势,通过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尝试将优秀的地域文化有效融入旅游产业,实现弘扬文化产业、服务地方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项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各地文化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于文化资源丰富的保定来说,要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跃式发展,既要注重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又要注重保持文化生态的平衡,以期实现文化的大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文瑞 《教师》2013,(20):119-120
人文旅游使旅游摆脱了单纯的经济产业的束缚,它指的是这样一种旅游精神和行为,既使旅游与文化全面契合,又以人文精神关怀主导着所有的旅游活动。人文旅游对与其核心价值观念相匹配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一角度来说,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动发展关系,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不仅会使人文旅游的内涵大大丰富,更会提高旅游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实现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本文拟从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联动关系的分析入手,以山东省济南市的实践为例,探讨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对人文旅游乃至整个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与帮助。  相似文献   

19.
内江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千文化产业是内江经济新的增长点,是促进内江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以文化产业为视角,在挖掘大千文化资源基础上,提出内江大千文化产业资源整合模式,并对其进行探究和分析,旨在依托大千资源优势和合理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内江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最终走出一条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强市"道路,实现"大千故里,文化内江"的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20.
武汉具有丰富的历史、旅游资源,独特的生态、饮食资源,深厚的科研资源,文化资源优势显著。做好城市文化规划,保护武汉城市文化,加强武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丰富文化内涵,建设“旅游休闲”品牌;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提高文化产业科技水平;做好文化产业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是武汉市实现产业升级、城市转型,培育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