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张健同志在《三论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曲折性”》一文(载《运城高专学报》1994年第3期,以下简称“张文”)中认为象“前进中的‘倒退’,‘逆转’、‘退化’等”这样一种曲折“是和前进性相割裂的曲折”,不是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曲折。还提出可以总结出“与否定之否定规律不同的另一条规律”,即“发展不顺利式的曲折”的规律。 对张文的这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现提出来与张健同志商榷,并就教于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是第一个系统论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他曾用正题、反题、合题来表述这一规律,并形容其途径好似"圆圈"。列宁继承并发展了他的合理内核,首先确定这是一种区别于形而上学的辩证的否定观,是事物发展联系的环节,是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其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同时说明事物的发展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才确立为一个周期的。文章认为,这种"三段式"的节奏划分是合理的,但这并不能代表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全部,除了这一个周期之外,就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而言,是由许多个首尾相连的近似"圆圈"的否定之否定,即多个周期构成的、螺旋式上升的长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正是这种"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才反映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社会主义发展过程,指出这个过程的四个主要特点——客观性、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讨论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曲折性产生的原因,提出两种不同性质和形式的曲折——正向曲折和负向曲折。  相似文献   

4.
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曲折性”,我已写了两篇文章(见中央党校《党校论坛》1991年第12期,贵州省委党校《思维与实践》1992年第4期),对现行的观点提出质疑。对于我的观点,周杰同志在1992年第6期《党校论坛》发表文章提出商榷。但是,他提出的商榷观点,我也不敢苟同。本文为此作以答复,并进一步论证我的观点。 一、对周文几个论点的分析 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曲折”,我认为目前主要流行着和辩证法相违背的5种观点:即外力作用的“曲折”;前进中的“倒退”、“逆转”、“退化”等形成的“曲折”;主观上犯错误而导致的“曲折”;为前进而后退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运用与发展。这主要表现:对肯定与否定对立统一原理的运用与发展;对辨证否定观的运用与发展;对事物发展曲折性与前进性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在当今国际共产主义受到严重挫折,一些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改旗易帜的情况下,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就要失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失败了.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再学习,对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了一个更实际、更全面的认识.一、当今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曲折性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共性.众所周知.一个时期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旧的世界格局已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妄图通过一场没有“哨烟的战争”达到对社会主义国家“不战而胜”的目的.这一企图已在东欧和苏联连连得手,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严重的挫折、对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这次最大的历史性的曲折怎样认识呢?它是否说明社会主义失败了呢?世界的大潮和趋势是否就是资本主义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这里存在一个对这一曲折性如何认识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道路都不可能是笔直的,而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上升性和回复性的统一.也就是说.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事物前进上升的途径却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发展的螺旋式呢?发展的螺旋式是对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事物运动的总过程、总趋势所形成的特点的形象比喻。正如恩格斯和列宁所形容的:“否定的否定——发展的螺旋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21页)“发展似乎是在重复以往的阶段,但那是另一种重复,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否定的否定’),发展是按所谓螺旋式而不是  相似文献   

8.
<正> 常见的哲学教科书,在讲述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趋势和道路时,从三种不同的含义上使用了“否定”概念.这三种含义是.①作为事物内在因素的“否定”,即与肯定因素对立的否定因素.②作为事物发展和联系之环节的否定,即介于事物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之间的否定环节.③作为事物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说明了事物发展的过程,说明了一种事物是怎样变成另一种事物的。现在要问:事物发展的一般趋向是怎样的? 事物的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的。一方面,总是曲折的;另一方面,总是在前进。发展的一般趋向,总是按照“肯定——否定——否定的否定……”这样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新的党情国情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关于辩证的否定现、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以及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原理三个方面,为新时期解放思想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如何正确地表达一个“命题的否定”及“否命题”是“简易逻辑”中的难点之一.有些同学在写原命题的否命题时,仅写了对结论的否定;还有一些同学用反证法证明问题时,却假设条件和结论都不成立.说明他们混淆了“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这两个概念.事实上“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如果原命题是“若p则q”,那么这个命题的否命题是“若非p,则非q”,而这个命题的否定是“若p则非q”.可见,否命题既否定条件又否定结论,而命题的否定只否定结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两个“决不会”的原理,对认识社会形态发展变化中的实际问题是有科学的指导意义的,必须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有相当的潜力和生命力,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在曲折中前进,不同的社会制度将会长期共存,要以更务实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制度,把发达国家的“自然历史过程”作为我们的借鉴,以谋求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坚定地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倪铭辰 《求学》2004,(4):8-13
高考的年轮已经转过了20多圈。纵观20多年来的高考试题。我们发现命题越来越扑朔迷离。感觉命题者越来越“诡计多端”。毋庸置疑。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万物都在发展嘛!然而高考试题的发展呈现出其特有的规律——螺旋式前进。正如一根弹簧。既有圆周上的反复。又有纵向的伸展。所谓“反复”,高考有命题大纲,有固定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万变不离其宗,一些命题内容是不可回避的,只不过几乎每年都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查罢了;所谓“伸展”。即随着高考的不断成熟,命题者的“伎俩”也越来越狡猾。形式上的创新、内容上的丰富是必然的。但其中也不乏“花瓶”式的试题。我们结合着历年来的高考试题。窥探一下命题专家的惯用“伎俩”——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构想,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其哲学的意义上思考,也是在实践中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运用与发展。一、对肯定与否定对立统一原理的运用和发展1“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建立在邓小平同志对事物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原理告诉我们:肯定与否定相互对立、相互排斥。肯定代表事物的相对稳定,维持事物的存在,当肯定方面居于支配地位时,事物保持原有的性质;否定代表事物的变动,促使事物的转变,当否定方面在发展中…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逻辑中,否定命题和负命题有其相似之处:语句表达上都带有否定词,命题内容即命题所反映的事物情况上,或是对事物情况具有的性质的否定,或是对事物情况存在的否定。如何辨析否定命题与负命题的逻辑特征,无疑对正确掌握这两种命题形式及推理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一、两个依据依据之一: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遵循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马克思说:“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发展阶段,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方式彼此联系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P169)事物就是在不断地自我否定的过程中螺旋式地实现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作文这一事物,其发展同样“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如果我们能够自觉地利用这个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从宏观上来设计普通学校的作文教学.那么学生作文的普遍提高,就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之二,任何一个事物,都具有不同于其它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模糊了质的规定性,也就模糊  相似文献   

17.
我是同意“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的,这不是老生常谈,而是在不完全同意辩证法的所有规律都是事物发展规律这个流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笔者认为,在辩证法三大规律中,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运动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是事物变化的规律,只有否定之否定规律才真正是关于事物发展的规律。让三大规律作这种区分,才能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揭示他们、特别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和内容。本文就是企图从这个基本想法出发,对否定之否定规律进行一些新的探索。一、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应各有各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二、否定的否定规律否定的否定规律,指出事物发展的一般趋向是:肯定——否定——否定的否定……。这就是说,每种事物,作为一种存在、一种肯定的东西,由于它内部矛盾的统一和斗争,经过量变达到质变,被否定了,变成了另一种事物;这是一次否定。这另一种事物,作为原来肯定的东西的否定,又由于它内部矛盾的统一和斗争,又经过量变达到质变,又被否定了,又变成了另一种事物,这是第二次否定,即否定的否定。经过否定的否定,原来的否定又被否定了,因此事物又显出原来肯定的东西的某些特征,也就是在新的基础上重复原来肯定的东西。列宁说:“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回复(否定的否定)”。又说:“发展似乎是重复以往的阶段,但那是另一种重复,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否定的否定),发展不是按直线式而是按所谓螺旋式进行的;……”这就是讲的否定的否定规律。猛然听到说,觉得很奇怪,好象这很神秘、很玄妙,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概括苏联20年代党内两场重大斗争的基础上,指出斯大林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中,实现现了以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为基础的左翼反对派的诸多政策主张.本文认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以经典理论同迂回过渡理论的“揉合”为基础,以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矛盾和严峻的国际形势作为内外条件的产物.它的出现和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它的弊病只有经过曲折发展后才能被认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说明落后国家绕过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在前期必然是十分曲折的,但仍不能因此否定这是一条通向共产主义更少曲折、更少痛苦、需时更短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呈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这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则,电大的发展同样如此。因此,对电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所谓“三起三落”现象和“低谷”现象,我们大可不必大惊小怪、惊慌失措,而要有一种辩证的、理性的冷静认识。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