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克罗齐的世界学术名《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是一本属于历史哲学范畴的史学概论性质的史论作。否定“历史认识客体”的客观性与过去性,否认“历史哲学”的意义是此书的二个重要议题。此外,克罗齐在书中还极力否定“普遍性”。这些问题的要害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揭露克罗齐“史论”的虚伪性,有助于引导历史研究的正确方向,推动历史学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历史学的学科性质,是艺术,还是科学?在20世纪初期,中国史学家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李大钊很早就开始关注与思考这一史学理论中最基本而且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在近代中国,李大钊是对于历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论述较早,也较为成熟的史学家。李大钊关于历史学特有性质的论述,是他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否认历史学不具有科学性的一些人,往往是从否认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立论的。李大钊关于历史学性质的论述也是对这一不正确的认识的积极回应。李大钊坚定地指出:"史学之当为一种科学,在今日已无疑义。"李大钊在坚持历史学的学科性质是科学的同时,也承认在具体的历史研究过程中存在艺术性的工作。历史学研究含有艺术性的工作和历史学是艺术是两回事。历史研究中所体现的这种艺术性是工作层面的事情,并不等同于学科层面。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中的叙述主义历史哲学混同历史写作与文学写作,对史学的自律性构成了挑战;其实,史学与文学无论在文本上还是逻辑上都有重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同时蕴涵着历史学的性质问题,对此问题的回答是且只能是矛盾的:历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相似文献   

4.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导历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但又不能代替历史学自身的理论,历史学的理论包括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唯物史观与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探讨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唯物史观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西方教育史研究范式转型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教育史学科地位的凸现,得益于19世纪下半叶教育专业化与历史学科学化理念的兴起,其研究范式亦与西方史学发展之脉络相伴随。西方史学于19世纪中叶形成崇尚“据事直书”原则,强调以“史料批判”为手段,在史料的考证和辨伪上下工夫,客观公正地描述历史,并由此确立了19世纪以实证主义为特征的科学历史研究模式。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以德国的狄尔泰、李凯尔特、意大利的克罗齐、英国的特里维廉等为先驱,针对传统史学把研究历史等同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做法提出批判,认为史学家对历史的阐释不能完全“排除自我”和“绝对客观”。20世纪分析历…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史学曾先后发展出三种价值观和使命观:政治家注重它的实用价值.把历史看成是意识形态、制度政策、经验教训的源泉;哲学家关心它的观念价值,通过建立历史发展模式树立社会信仰;书斋历史学家认为历史学的首要任务是重构或再现历史面貌。这些史学观的科学性和实际效用皆可质疑。历史学还有科学价值,然而遭到大多数哲学家的拒绝。本文列举哲学家七个论题加以分析,以为皆不足成为反对历史科学的充分理由。为此,文章介绍了文化要素分析方法,并强调史学科学化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是实践问题,只要历史学家能够更新历史观念,历史学成为科学并非异想天开。  相似文献   

7.
霍布斯鲍姆的史学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即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从此核心问题着手,就他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价值及其对社会科学意义问题展开论述,探讨和呈现他从方法论角度对以下问题的思考: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历史的证据和历史学研究方法对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意义、历史学和社会科学与历史证据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学的发展体现在民族性与时代性上,二辩证的结合才能推进史学进步,近代史学从不同方面表明了这一事实,在全球化趋势下,当代历史学的民族性与时代性问题应该受到特别的重视,要研究全球化对中国史学、对史学思想产生的影响,还要研究中国民族传统史学遗产在发展当代史学上的重要价值。讨论历史兴衰是历史学的主题,研究历史“势”同样是当代历史学的重大理论问题,“究天人之际”是历史学的重要内容;多重考据应当是当代史学考证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于历史学而言,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或语言现象,它还是史学研究的逻辑骨架,属于理论建构性隐喻。与科学隐喻一样,历史学隐喻也具有共识性、参与性、完整性和统一性,这是它区别于文学隐喻的重要特征。把隐喻运用于史学研究之中,这种做法不仅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还具有必然性。这是因为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它能够与史学证据保持一种内在的合理关系。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历史普及读物是指1912—1949年间面向普及性强、科学严谨、体例新颖的历史著作。历史普及读物长期以来被传统史学界忽视,史学史大多没有研究这类历史著作,学界认为其学术价值不大,系统论述其意义与写作特色的成果较少。事实上,历史普及读物普及传播历史知识的社会价值,推动人们了解历史的文化价值不容小觑。民国时期历史普及读物延续了明清史学大众化的传统。开启了建国后的史学通俗化的潮流。通过研究民国历史普及问题,既可以推动历史学现代社会中的科学定位,为历史学的长远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卓越的历史学家。他一生读史爱史、用史也治史。渊博的历史知识,敏锐的历史洞察力,独到精辟的历史见解,使他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他研究史学理论,为历史学的发展做了指导;他重视史学工作,使中国的历史学发展成为真正的科学。  相似文献   

12.
马强教授:历史学的内涵与价值问题一直是史学理论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我们学习与研究历史首先需要面对与思考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孔子《春秋》与司马光《资治通鉴》为代表的历史学核心价值论是道德鉴诫与资治经世.所以历史学与经学一起成为地位显赫的显学。新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历史价值论经历了重大转型.一方面作为政治附庸的史学出现了走下圣坛的“危机”.  相似文献   

13.
历史学在诞生之日起,历史学家们就为其定位争论不休。从兰克到实证主义,从年鉴学派、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到美国计量史学,再到后现代主义历史学,每一个历史学家都有自己的定义。历史学定位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学家的思维有着莫大关系。历史学家试图保住历史学的一级学科地位而努力使历史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实际历史的非科学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种危机状况,我们只有更加努力提升学科自身价值而不是攀附于科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福柯的几部历史学论著的解读,剖析他的史学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进而揭示出他的历史哲学以及直接受其影响的当代西方后现代历史哲学是非科学、非理性的历史哲学,它们都"抽去了科学和现代主义的根基",否定一切科学理性,否认历史学揭示历史真相和科学真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陈支平教授:史学研究需要理论与方法。理论方法运用得当。将大大拓展历史科学的深度与广度。然而,如果过于执着于某一理论与方法的纠缠.甚至把某一理论或者方法限定为历史研究的必然功课.那么理论与方法可能成为禁锢历史研究的枷锁。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学固然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史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却走上僵化教条的胡同.如何避免僵化教条的思维逻辑和唯我独尊的学术定位.  相似文献   

16.
伏尔泰的史学启蒙开启理性史学与理论治史的觉悟,导正了史学发展的方向,引领走进理性正道。伏尔泰的《风俗论》是包括东西方各国,乃至非洲美洲涵摄在内的真正世界史。伏尔泰《风俗论》重视人类精神方面的研究,开了历史研究的新蹊径新风尚。《风俗论》对史学时弊进行解剖分析:王公贵族、达官政客充当学者,历史书充满阶级偏见是弊端之一;宗教迷信使人失去理性,历史学沉迷于圣徒圣事是弊端之二;史德缺失,随心所欲臆造历史是弊端之三;历史学重视对精神文化的研究,提高了历史学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7.
理性史学是指14世纪至18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与启蒙运动时期的欧洲史学。理性史学认为,历史是人类自身的向善活动,其特征就是不断地进步,而其动力就是理性;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活动,其任务是揭示人类进步的原因,其性质属于科学;历史认识的基石是事实,其方式为线性时间,其方法是因果分析。理性史学的孕育、生长与成熟,标志着西方资产阶级历史主义的正式确立,也标志着西方历史学从中世纪宗教神学向现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8.
“史学概论”是我国史学界正在积极建设与发展的新兴学科之一。1983年以来出版的这类著作已有四、五本。近读陕西师大出版社新出版的赵吉惠著《史学概论》,是我至今所读过的几本“史学概论”中,颇具特色和新意的比较好的本子之一。(?)集中了作者“十年来关于史学理论与方法问题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成果”。这是一部思想内容丰富、理论性强、给人启迪、新颖独特的“史学概论”。这部书的主要特色之一,提出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理论框架与学科教材的理论体系。中国史学自80年代始,进入了全面反思与更新观念的改革新时代。随着理性史学到科学史学的发展以及历史学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与作用的提高,历史学家开始把精力转向于对历史学及历史研究活动本身的审视、反思和总结。于是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以历史学、历史认识及史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诸如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历史哲学、史学史等。但是,对于“史学概论”是否能成为独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历史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这种综合性,决定了它在内外关系上的复杂性。史学有三种关系:第一,史学内部各个专门学科之间的关系;第二,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第三,史学作为社会方面的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这三种关系都是客观历史过程的广泛联系在科学上的反映,它们既有主从关系,又有并列关系,既有直接关系,又有间接关系,构成了三个有机的系统,在每一种系统又有特定的层次结构。由于历史学在研究范围上不可避免地与许多学科交叉,因此,认识和掌握史学的各种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自觉地从事史学研究,推动史学的发展。一、史学和哲学哲学和史学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化、系统化,是意识形态中的最高层次,它研究的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由于哲学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为一般的科学研究提供最基本的理论、观点和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学,代表党中央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发了贺信,在广大史学工作者中引起很大的反响。本文就贺信内容,从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的角度,阐述了历史学的社会责任;认为,求真是历史学的基本要求,致用是历史学的最终归宿,历史学在社会科学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新时期需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