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反思录     
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解决多少问题,而在于学生能够提出多少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所以,中国学生年级越高,问题就越少;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学生的问题连老师也回答不了,就算很成功了,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会突发奇想,富有创意。  相似文献   

2.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振国先生在《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过一段精辟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相似文献   

3.
袁振国先生在《反思科学教育》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时,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了,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学生没有问题教成有问题。如果学生提的问题教师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我们的考试内容为什么用“答”代替“问”?我们的考试标准为什么是有“答”的标准而没有“问”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意识与真正的提问 有位专家在中西教育的比较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全懂了,所以中国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的。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这其实就是中美两国对问题意识的不同理解。我们的教学是为了问题本身而教学,美国的教学是为了问题思维而教学。  相似文献   

5.
在《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连教师都回答不了了,那算是非常成功的,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教育的弊端——我们培养的人缺少创造性、主体性,即缺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才会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了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放飞学生的天性,教会学生主动地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很长时间以来,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传授和学生接受都不是两情相悦的过程,特别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掌握的知识越多,提出的问题就越少。而在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的学生,如果学生提的问题连教师都回答不了,那就说明这个学生学得很出色,将会得到教师特别的赞赏。在哈佛大学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因此,美国学生年级越高,思考得越多,问题就越广泛,越存创意。科学始于问题,  相似文献   

9.
邹璐 《教师》2011,(3):118-11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教育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诚然,从理论上来说,这句话无可挑剔。但是,作为教师而言,总会碰到几个"教不好的学生",这就是所谓的问题儿童。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始终围绕着问题展开创造教育主要强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没有问题,一切知识就都成了纸上谈兵,学生就不可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热情,教学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前提,而且是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前提,只有在带着问题的互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能激发创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1.
胡莹  高品 《中学生物学》2020,(2):154-155
如何使初中生物课堂科学化、生活化,使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灵活有效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当思考的问题.初中生物课堂是充满想象力和创意的,由于没有中考分数的压力,教师更有机会开展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学活生物知识,在生活中应用所学.陶行知先生认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知道如何做是发明,是创造,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也许很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对问题学生,我付出了那么多爱,给了他那么多关怀,为什么他不领情?为什么他一点儿进步都没有?”假如我们不是问问题学生为什么“不领情”,为什么“一点儿进步都没有”,而是问自己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还要怎样改进和完善。就  相似文献   

13.
有人将中美两国的教育作了比较后发现。美国的教育是将学生一个个培养成了“问题学生”,而中国则正好相反。也有人将世界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了统计分析后发现,美国人占一半以上。而中国至今没有一位,这可能正是中国多年来教育的不足与悲哀。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在走进新课程的同时,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善问,那么。一旦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后,教师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4.
林建民 《广西教育》2013,(45):16-16,46
袁振国先生在《反思科学教育》一书中写道:“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有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创意,越会突发奇想。”这段论述正切中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要害,即学生在课堂中学什么和怎么学,是关系到课程目标的确立问题。  相似文献   

15.
琢磨这句话     
张敏 《师道》2007,(1):18-18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吧:“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事实是我们已经竭尽全力好好做。真相是不论我们如何努力,的确有教不好的学生。教一个问题学生,辛苦了好久好久,没有什么效果,已然让我们非常丧气。每天还得面对他,逃无可逃,避无可避。他问题层出不穷,我们疲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论     
创新教育的提出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坚持师生人格平等、“两种创造”互生互补、把握“创意临界点”、形象直观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参与创造、保护学生的创造之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层次性等原则;并树立开拓进取的文体观、“人人都有创造潜能”的唯物观和动态、开放的知识结构观。  相似文献   

17.
范斌 《基础教育研究》2009,(9):26-26,28
有人把我国的基础教育与美国的基础教育作了一个形象的描述,说美国的教育是把没有问题的学生变得有问题,而中国的教育则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细想一下,确实有点道理。要不然,为什么从小学到高中,提问题的学生是越来越少了呢?我想这与我们的基础教育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在教育领域中存在着一些教育流行语,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解读这些教育流行语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人们认识到了教师对学生发展、成才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许多学生因为教师的素养差而发展不理想,因此做出断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其实,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激动人心,但是有些偏激,它成了戴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套在教师脖子上的枷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其实,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被教好。“被教好”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发展符合包括学…  相似文献   

19.
曾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案例:一位中国老师为外国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来,整个课堂学生没有提出什么疑问,教学流程简洁紧凑。课后听课的中国老师赞不绝口,但外国教师却不以为然,说:“学生在课堂上都会了,还要你老师干什么!”是啊,学生都会了,要老师干什么!有学者将中外的教育教学进行对比,发现中国是将有疑问的孩子教的没问题,外国是将孩子教的带有很多问题。那么学生真的是没有问题吗!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的教育方式倒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20.
黄文赞 《考试周刊》2009,(43):215-215
一个理想课堂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听到学生的声音。但是,在单向灌输方式盛行的课堂上.我们能听到多少学生的声音呢?有人曾这样评价我们的教育:“在中国,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作为成功,而在国外,却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甚至连教师也难以回答作为成功。”一个有责任心的、掌握教育经验的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发问”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上。课堂上学生发出声音,这是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