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统一考试在高校自主招生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我国高校招生体系中,完全由高校自主考试录取者仅占少数,统一考试录取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由高考的特殊功能、现有自主招生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基本国情决定的。推进高校自主招生改革,需要依法行使招生自主权,兼顾招生选拔的教育效率与经济成本,坚持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原则,协调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与自主选拔的关系。高考作为测量知识与能力的基本手段,能够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的重要依据,在维护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节约招生成本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统一考试是保证客观公平的基石同中国学生一样,多数国外高中生上大学也要踏上"高考"这座"独木桥",通过参加入学考试获取入学机会。各国高考千差万别,尤其是对是否统一进行"高考"做法不一,有的国家主张"放",允许各个高校自主招考;有的国家坚持"收",由政府或社会机构组织全国统一考试。比较而言,"放"与"收"各有利弊,统一考试可比性强,更能体现公平、公开、公正;高校自主考试则体现了高校办学的差异性和招生个性化要求,但也可能成为滋生腐败和舞弊丛生的温床。为了扬长避短,许多国家采取统一考试与自主考试相结合的模式,在保证高考客观公平的前提下,回应和满足高校自主招生的主观需求。欧美国家过去一直强调高校自主招考,近年来则逐步加强了政府对高考的控制力度和统一管理。美国虽然没有  相似文献   

3.
从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审视我国现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诉求,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维护高等教育公平的必要手段,而目前我国的大学招生考试中存在着一元化的考试模式,考生填报志愿没有充分的选择权,招生录取中还存在着"摘尖"等弊端。上述三大弊端的症结在于全国统一考试,若要解决以上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全面实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这应该是高考改革的方向与选择。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高考基本上实行统一招生、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模式."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高考体制体现了教育公平原则,同时,就我国庞大的高等教育需求和高等教育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而言,高考体制是目前最合理和有效的入学选拔方式.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对现行高考体制中的不合理之处加以改革完善,优化招生选拔机制,使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加公平,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公平竞争获得最优教育.  相似文献   

5.
王灏 《广西教育》2014,(10):1-1
正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近日表示,我国即将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一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二是现行高考,即学术型高考。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选拔性考试,高考改革的每一个动向都牵动整个社会的神经。从"3+2"到"3+X",从全国统一考试到各省自主命题,从统一招生到高校自主招生,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考试形式,抑或招生方式,高考改革的步伐一直都未停止。但历来每次改革都受困于顶层设计,而未从根本上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窘境,反而使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作为第二批试点省市,于2017年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在教育部指导下,认真落实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神,精心研制改革方案,坚持育人为本、确保公平公正、促进科学选才,着力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深化统一高考招生改革,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积极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同时,抢抓改革发展机遇,以高考综合改革为契机,教学、考试、招生联动,高质量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7.
为克服以往高校自主招生带来的种种弊端,俄罗斯从200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家统一考试制度,即高考。在国家统一考试框架下,俄罗斯本科招生制度同时保留了高校部分招生权利和多元化的招生方式,高考科目由教科部和高校共同确定,由教科督察署和高校确定高校招生最低分数线,并引入了高考基础上的入学加试。俄罗斯"高校不完全招生自主权"的模式启示我们:高考招生政策应以教育公平为出发点;从严控制高考优惠政策;力求避免"一考定终身";招生信息应透明、公开。  相似文献   

8.
张芃 《教育研究》2012,(8):101-107
高校招生和人的发展的现实需要与现行高考"大一统"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是当前高考存在的最大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高考改革的目标模式为建立统一的综合测试平台,按高校专业大类设定科目组合,统一测试与自主测试相结合选拔特殊人才,高职院校招生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加强艺术类、体育类专业测试,确立综合评价的原则,形成多元录取机制。此目标模式可以优化人才选拔功能,使高校拥有更多的招生自主权;提高高考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吻合度,对实施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提供高考的个性选择空间,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理顺共性考查与个性考查的关系,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高考改革目标模式的推进策略为继续推进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试点,逐步扩大自主招生的范围和规模;把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作为大步推进高考改革的突破口;加强普通本科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研究和探索;逐步增加招生考试通道,推进"综合测试平台"建设;明确改革方向,形成高考改革的合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高校招生主要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一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选拔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二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招生考试制度,三是老百姓对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的要求更为强烈.为此,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建立基础教育与高考改革的联动机制,建立多样化考试评价体系,以此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高考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高等教育公平与高考评价功能密切相关。现行高考评价制度存在选拔标准去个性化、评价方式趋同、应试教育导向等弊端,为此,应该探索多元的高考选拔制度,改革招生综合评价体系,推进自主招生与分类考试。  相似文献   

11.
陈斌 《考试研究》2012,(5):34-41
中国台湾与大陆均于20世纪50年代走上了大学入学统一考试的道路。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台湾开始探寻大学入学制度改革。本文主要分析和介绍台湾实施多元入学方案的发展历程、实施情况与改革成效,着重分析台湾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的内容及对其成效的评价,并提出对大陆高考改革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文首先对日本入学制度的现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列举了"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和"各高校自主考试"相结合模式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其次,通过对日本入学制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对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在考试科目、统考制度、自主招生、推荐保送等方面改革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高考的公平性是保证其制度正当性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高考改革决策及其绩效反馈始终考量的一个核心指标.开展高考公平指数测评研究,是改革和完善高考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研究提出了高考公平性评价的量化分析框架及其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为对象进行高考公平指数测评的实证研究,试图为高考制度改革和完善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科学的参照.本研究认为需进一步加强高考公平性评价的科学化研究,并建议将高考公平指数监测制度化.  相似文献   

14.
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个省区2007年新高考在实行的第一年取得了成功,新高考方案各具特色。江苏省2008年的高考方案已经公布,此方案又不同于前四者。新高考既是1999年高考改革的继续,又是以考试内容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改革。新高考方案突出了综合性,增强了针对性,地方特色鲜明,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云海工程"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改革导向之后实施的一项高考综合评价改革。"云海工程"的主要内容是改革完善高考成绩评价制度,丰富高考成绩单的信息内容,综合地评价考生,为考生自我了解、填报志愿等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支持。"云海工程"是高考综合评价改革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6.
准考证作为考生参加高考的唯一凭证,是高考制度的一个实物缩影。本文依据准考证上的关键信息,旁及相关的一手档案文献资料,从高考科目、高考时间、高考日期三个维度对70年高考制度的变迁展开探讨。70年来,保证人才质量和减轻学生负担是高考科目改革的核心要义,从分科考试走向选科考试体现了兼顾二者的不懈探索。高考时间从逐步增加走向科学合理,但由于高考时间缺少明文规定,1978年至1979年部分省份曾出现高考时间可以延长的特殊情况。“文革”前高考的开考日期变动不居,恢复高考之后则表现出较为稳定的态势。高考科目调整属于高考内容改革,触及高考改革的核心领域,牵涉面、覆盖面比较大,在改革中往往会呈现反复和曲折的特点。而像高考时间、高考日期等规范性改革属于高考形式改革,主要起规范和约束作用,呈现逐渐走向稳定和合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广东省高职类招生考试制度调查发现,一次性集中考试存在不公平,专业实操考试的科学性、完善性有待提高.其改进措施是:明确高考改革的价值选择;建立多元化的入学标准;实行招考分离,简化招生事务;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  相似文献   

18.
日本通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高考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历社会主导下只问分数忽视个性的弊端,使高考制度从分数本位走向人才本位,从单一性走向多样化。本文以80年代以来日本实施的高考形式的多样化改革为分析对象,从扩大考试的组织主体、考试次数的复数化与选拔方式的多样化三个层面阐析其具体实践,从中看到政府、高校、考生和家长、中学四个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平衡的变化,并从四个方面探析可资我国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我国从1952年建立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对高考制度的改革从未停歇过。借助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对江苏2008年高考政策改革的分析表明,高考政策的改革必须在改革者、教师和学生之间达成共识,方能取得改革的成功;如果改革的相关利益方不能充分沟通,改革者囿于工具理性的樊篱,改革就无法跳出狭隘的圈子,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