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艰苦奋斗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 ,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 ,只有继续坚持艰苦奋斗 ,保持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才能增强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更好地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2.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人心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决定着党的命运.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真正做到与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而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一、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毛泽东一贯提倡的.早在1949年10月26日,新中国刚刚成立,他在《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文中号召:“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1957年3月18日在济南党员干部会议上又指出“要经过整风,把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传统好好发扬起来.”无疑,毛泽东的艰苦奋斗精神激励和鼓舞了一代人.在改革开放的九十年代,我们仍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然而,一些人认为:目前我们搞的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高消费,  相似文献   

4.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正是靠这三大作风,不断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克服缺点,从而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起来.在全国人民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今天,共产党员要保持和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全部力量倾注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上来.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的建设。要把"三个代表"要求真正落实到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方面面;使高校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生机和活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高校而奋斗。  相似文献   

6.
于艳 《湖北教育》2014,(12):49-53
践行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风问题、党群关系问题是关乎我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坚持群众路线、强化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只有乘胜前进、乘势而上,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持之以恒地抓作风建设,把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7.
加强党的建设.第一要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点出发,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第二,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出发,更好地实行民主集中制.第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8.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培养选拔好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对年轻干部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是我们党的性质和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新时期,我们党的年轻干部总体上是先进、纯洁、有战斗力的,但是也要看到,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缺乏、精神懈怠、作风不正、为政不廉等不符合党的纯洁性要求的问题,在一些年轻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加强对年轻干部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三大优良传统作风之一。在纪念建党70周年之际,重温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对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保证我们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陈云强调执政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提出“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表现出强烈的党建关怀和鲜明的忧党意识.从“存亡”论到“危险”论,显示了党中央领导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上思想的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党的作风建设老话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了时代新涵义.党的作风表现在很多方面,但其中最根本的是由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决定的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作风.“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政党作风建设的战略聚焦.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增强党的作风建设路径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
党的优良传统体现了我们党特有的品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党正是长期坚持和发扬了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才能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仍然是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武器,要结合新的实际,让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的时代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所作的<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讲话,要求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革命先烈用生命培育的奋斗精神,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这使我们深刻地领悟到,"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面对胜利敲响的政治警钟,同时也是继续保持无产阶级革命本色的必然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是新时期宏伟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共产党员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站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先进性.  相似文献   

14.
加强党的建设,首先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同时也要搞好党的组织建设、作风整顿和制度建设。过去,讲党的建设时,讲思想建设、组织建没、作风建设多,不大强调制度建设,我们党过去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制度不建全,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就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这个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作风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其核心是党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笔者认为,按照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五观”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党的作风关系到党的形象,人心向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加强和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心任务,大力培养干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工作精神,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工作态度,身体力行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使命感."用好的作风选拔干部,选拔作风好的干部",切实在广大群众面前树立起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所作的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充分反映了全党的强烈要求和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后勤人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认真扎实、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是改进和加强机关服务中心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根据后勤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加强作风建设,要发挥“四种精神”。一、敬业奉献的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要以事业为重,淡泊名利,不要总是想着职务升迁、级别待遇、报酬收入,真正做到不争位、不越位,但工作一定要到位。后勤工作  相似文献   

18.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和改进企 业党的作风建设,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保持党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企业党组织 为此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要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加强制度建设,大力转 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作风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从联系群众的作风、求真务实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批评与自我评判的作风四个方面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 :“党的作风 ,关系党的形象 ,关系人心向背 ,关系党的生命。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要结合新的实际 ,努力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同时要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努力培育新的作风。”在这里 ,江泽民同志强调了三点 :第一 ,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命 ,必须加强党风建设 ;第二 ,要继续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第三 ,要培养和总结新的工作作风。党的理论的实践需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三个代表”是新世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