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生本教育理念是新时代新型的教育理念,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重视对学生探索兴趣及能力、良好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等的培养。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乐学而设计的教育,认为"学生才是教学的最大资源,教学过程要以尊重学生的内部自然规律为教学前提"。其中"抛秧启示"是"生本教育"最著名的例子之一,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2012年3-4期隆重推出《"生本教育"实践专辑》,我得以走近"生本"理论。郭思乐教授认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要"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郭教授认为,真正的教育:"教不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独立的有血有肉的个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难免的,就看班主任怎样对待,怎样进行有效地教育。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很多,我认为要讲究"八要"与"八忌"。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厚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现在,我们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既当"慈母"又当"严父".  相似文献   

5.
"绿色",不仅仅指通常意义上的生态绿色.2001年,我国著名教育家杨叔子提出了不同于环境教育的"绿色教育"新概念,指出"绿色教育"是一种减少心灵污染的"环保教育";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生态教育";也是一种开启思维、培养兴趣的"可持续教育".笔者认为绿色教育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爱的尺度     
一些教育教学的理论著作常常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前提,一切教育都源于"爱",一切教育都是爱的教育。但是,我们又常常会迷惘,爱的教育究竟是怎样的?对学生的行为只说不敢严管,对学生的作为只鼓励不批评就是"爱"。是不是唯学生论就是对学生的"爱"?我认为,所有的爱都是有尺度的,没有尺度的爱是溺爱。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国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确,相对于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用得好是利,用不好是弊。因此,教师要正确理解赏识教育,正确运用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目标。对人人学好数学,我认为重点是数学后进生教育,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数学后进生教育。一、从思想上重视数学后进生教育"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里"每一位学生"不仅包括"优等生""中等生",也应包括"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我们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后进生’的工作是  相似文献   

9.
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是一种生存教育。所以,对学生的教育应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在生存教育中,培养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自从"赏识教育"被各大新闻媒体报道后,不少教师也"粉墨登场"大显身手,他们认为好学生都是被夸奖出来的,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肆鼓励学生,奖赏学生,导致教育过于  相似文献   

11.
<正>课堂教学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由之路。"乐学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自我组织过程。发展的动力来自内部,即来自教师的自我组织和学生的自我组织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教师是外力,根本的动力来自学生自身。教师的"教"只有建立在学  相似文献   

12.
林叶珍 《现代语文》2013,(6):119-120
"参与式赏识教育"是我校德育创新的一项新举措,在此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的德育工作已略见成效。"参与式赏识教育"是在"赏识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理论认为,"赏识教育"的实质是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通过激励和表扬的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但教育要有实效,光有教育者的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不断追求成功才能达成。如  相似文献   

13.
"以罚代管"的教育方式被很多人严厉斥责,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教育懒政",有人认为这折射出教师的无能,是教师黔驴技穷。窃以为,"以罚代管"的方式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归根结底,它显现的是当前教育的无奈。管理的进步只能靠管理方式的灵活化,而不是靠"粗暴管理",以罚款代替感化教育是图方便。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虽然规定:"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但是班主任行使批评教育权也不意味着可以对学生任意  相似文献   

14.
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提出"教育即对话"的思想。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数学教材这一"教学文本"进行动态"对话"的过程,其要旨在于数学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是沟通、合作的教学,是  相似文献   

15.
如何看待教育中的"限制"流行的看法认为限制总是坏的,认为限制压抑了学生的潜能,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其实,"限制"对学生成长与发展是有积极价值的。(一)"限制"是学生成长的"护堤"。由于学生潜能所具有的善恶等价值性区  相似文献   

16.
<正>陶行知将学生一词分而化之,认为"学"是要孩子自己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学,而"生"更多的是指儿童的生活及学会生存。这种朴实而新颖的学生观令人赞叹。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更是其教育思想的精髓。陶行知主张教育来源于生活,要以生活为中心,强调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而生活教育的场所,他则认为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他指出:"教育应该是这样来组织的-—不是有人来教育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来教育自己"。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全面的、主动的发展。它的核心问题就  相似文献   

18.
教育何为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深有感触地写道:教育"并不是必须向年轻人传授特定的课程,而是某些技术模式和人生态度"。他认为教育应为之一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之二是点燃学生的"激情和好奇  相似文献   

19.
韩勇 《考试周刊》2008,(47):119-120
一、什么是"引趣教学模式""引趣"是指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的个性倾向。当前体育课大力提倡激励教育、成功教育、快乐教育、无错教育,从某一方面来说,我认为是引起学生体育兴趣的实践。而兴趣对人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之一。要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是什么,了解这一年龄段学生特有的心  相似文献   

20.
王松杰 《小学生》2013,(5):26-26
体育教学不单单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要让学生接收到体育精神,这才是新课程的体育教学要求。在新课程下对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有许多的提法:有人认为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有人认为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有的甚至将师生关系定位为利益关系,即学生是"上帝",教师是"店小二",其实,这是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的片面理解。课堂教学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