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南开大学俞辛焞教授著日文版《孙文的革命运动与日本》一书作为《东亚范围内的日本历史》丛书第9卷,由日本六兴出版社于1989年4月在东京出版。全书包括序言及正文7章,即《观点与方法》、《孙文革命运动的兴起与日本》、《中国同盟会与日本》、《辛亥革命与日本》、《二次革命与日本》、《三次革命的准备与日本》、《第一、二次广东军政府与日本》及《第三次广东军政府与日本》约合中文20余万字。近年来俞教授数度赴日本研修,有机会接触各种日文资料,《孙文的革命运动与日本》就是其中的成果之一。该书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研究“孙中山与日本”问题的第一部专  相似文献   

2.
古堡、沈骏同志在《辛亥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华中师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五期)一文中说:一九○六年朱执信在《德意志革命家小传》中,“所摘译的《宣言》中十大纲领,是《宣言》在中国最早的节译本。”就笔者所接触的材料看,朱执信摘译的十大纲领,并不是《宣言》在中国最早的节译本.在朱执信之前,一九○三年二月,由香港人冯铳如在上海开设的广智书局,出版了日本福井准造著,赵必振译的《近世社会主义》一书.该书的第二编的第一章是“加陆马陆科斯及其主义”,介绍了卡尔·马克思的生平与学说.第二章是“国际的劳动同盟”,介绍了工人  相似文献   

3.
一、日本函授教育简史 1886年(日本明治19年)日本东京的早稻田大学成立了出版部,开始进行校外教育,这是日本函授教育的开端。据早稻田大学出版的《函授教育概要》一书说: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据了解,中华书局将在1981年内,出版一批有关这次革命的著作与资料,其中有:《中华民国史》,李新主编,是一部约四百万字的大型通史,阐述中国最后一个朝代——中华民国的兴亡.年底可出版它的第一编《中华民国的创立》,起1905年迄1912年三月,即包括南京临时政府在内的辛亥革命全过程.后二编为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以后陆续问世.《孙中山思想研究》,著者张磊长期从事这项研究,本书是他研究的成  相似文献   

5.
薛君度教授所著《黄兴与中国革命》一书,从1949年搜集材料,到1960年修改定稿,前后费去11个寒暑,参阅、征引中、英、日文参考书255种之多,到1961年(即辛亥革命50周年),才以英文在美国出版。不久又再版。确是在西方大量发掘和采用50年来积累的有关辛亥革命资料又为众所公认的严谨、翔实的力作。  相似文献   

6.
(一)有关奈良时期和平安初期日本朝廷派遣"遣唐使"的史料,主要出自日本方面的《日本书记》、《续日本纪》、《日本后纪》、《日本纪略》、《续日本后纪》和中国方面的《旧唐书》、《新唐书》等史籍.根据这些史籍记载,得知自公元630年(日本舒明二年、中国唐贞观四年)至894年(日本宽平六年、中国唐乾宁元年)的二百六十四年期间,日本朝廷任命过"遣唐使"凡十九次.其中包括"送唐客使"三次和"迎入唐使使"一次.此外,由于某些原因没有成行者三次(其中包括一次"送唐客使").因此,以调整两国国交、输入中国文物制度为目的的"遣唐使",任命后成行的只有十三次.  相似文献   

7.
潘佩珠与梁启超及孙中山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佩珠是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越南民族民主革命激进派的领袖。 1 90 5年 ,潘佩珠东渡日本求援。在日本横滨 ,潘佩珠会见了中国改良派领袖梁启超 ,就越南革命问题曾进行过多次笔谈。梁启超对越南民族独立和发展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在梁的帮助下 ,潘在日本出版了《越南亡国史》等书 ,运回越南 ,作为国内革命运动的宣传资料 ,并发动了闻名国内外的东游运动。在日本横滨期间 ,潘佩珠还会见了中国革命民主派领袖孙中山 ,并就越南独立问题和中越两国革命发展的关系进行两次长时间的笔谈。会谈虽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和达成具体成果 ,但为潘后来在中国的革命活动也提供了很多方便。 1 91 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 ,潘受孙中山的影响 ,成立了越南光复会  相似文献   

8.
日本记者佐藤铁治郎写了一本书:《袁世凯》。该书于1910年即辛亥革命爆发前一年由天津时闻报馆出版。该书记载对袁世凯的评价与现今流行的说法大相径庭,仅举数例以说明:要而论之,袁世凯当日(指在朝鲜时期)之谋,实有令人可惊可畏者。使清政府与李鸿章能明断敏迅,出师图韩,一跃而登,真令我日军无从措手。即我日奋然而作,然以当日海陆军论,尚不知鹿死谁手。袁之外交,诚有飚悍之手腕哉。1895年4月李鸿章在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后,与伊藤博文、陆奥宗光闲谈,李鸿章面对当时大清国与小日本的地位变化,今不如昔,感叹道:“人材难得啊。”伊藤博文…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同志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他第一个指明了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他在中国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这一思想原则.早于一九一九年一月,他在《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论文中,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鼓吹的大亚细亚主义是"吞并弱小民族的帝国主义",它是与民族自决主义直接对立的.这是我国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提出"帝国主义"这个概念,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一九一九年九月至十一月,他在《新青年》上连续发  相似文献   

10.
<正>我一直很关注日本,不仅关注这两天有日本科学家获得2016年生理学或医学奖,也关注被誉为日本"国宝级匠人"的新津春子。最近还看了美国人写的与日本有关的两本书:《丰田人才精益模式》和《日本第一》,受益匪浅,尤其是美国的社会学家傅高义(也是《邓小平传》的作者)写的《日本第一》,今天读来感触尤深。《日本第一》首次出版于1979年,距今已近40年。在这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日本经历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人教版),在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中讲到了“蒋介石叛变革命以后,1927年4月 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而在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提到“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  相似文献   

12.
<正>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是史学的重要功能,更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很少观照史学"以史为鉴"的功能,导致课堂没有"灵魂"。本文以人教版《辛亥革命》的教学为例,说明如何让历史真正成为"一面镜子"。一、寻觅:挖掘辛亥革命的史学价值寻觅"镜子",需要厘清线索。人教版《辛亥革命》一课共三目:武装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如果按照文本的顺序,则是革命的过  相似文献   

13.
没有武昌起义,就没有辛亥革命的福音,就没有中华民国的诞生.蒋翊武是武昌起义的主要直接指挥者,因而被孙中山誉之为“开国元勋”,然而长期以来,却并未被人们所重视.首先,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期出版的近代电著述来看,国内史学界研究辛亥革命,实际上只限于研究同盟会及少数几个领袖人物,讲到武昌首义,多着重于社会原因的一般概述,绝少详及起义的主观准备,更少提及蒋翊武的名字.武昌起义的专著寥寥无几,而且除了《辛亥革命时期两湖地区的革命运动》(李时岳,1957年三联书店出版)、《武昌起义》(章开源,1964年中华书店出版)  相似文献   

14.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反映辛亥革命时期我国农村社会生活的一部小说,其中七、八两章"革命"与"不准革命"是小说的高潮部分,主要是写阿Q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遭遇。在该部分的开头。作者用了三个自然段来写辛亥革命的消息波及未庄,给未庄带来了大不安。使人心很动摇: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初年,祖国处于危难之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日益加紧,清王朝残暴卖国,更变本加厉,使人民不能再忍受下去;于是爱国革命的浪潮,就在全国兴起.青年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清政府的不满日甚一日,因此,在国外以日本东京为中心.在国内以上海为中心,宣传新思想,批判旧思想的刊物,不断出现.辛亥革命前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可以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著名的革命报刊有:《国民报》、《游学译编》、《大陆》、《新湖南》、《湖北学生界》、《浙江潮》、《江苏》、《国民日日报》、《中国白话报》、《童子世界》、《女子世界》等等.他们批判的问题相当广泛.批判的口径虽不完全一致,批判的程度也有深有浅,但他们所批判的主要对象显而易见是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大别之,有君主专制(见张(木丹)、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63、64—65、72—74、74—76、480各页;第一卷下册586、588、598各页.以下简称《选集》一上、一下等)、奴隶根性(《选集》一下589、671—674、702各页)、官僚政治(《孙中山选集》上卷22页,《选集》一上76、397、543:一下599、656、657、735各页)、法古和孔学(《选集》一上73、429、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习》:雷教授您好!近年来,出版界出现了"民国语文教材出版热",引发了社会对语文教材的热烈讨论.您带领的课题组刚刚完成了教育部"民国国语国文教材研究"的课题研究,能否介绍一下你们的研究情况? 雷实:课题组收集了从2005年到2012年间国内11家出版社出版的41种(套)民国时期国语国文教材,从中选择了两套作重点研究,一套是191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全套8册),由庄俞、沈颐编纂,高凤谦、张元济校订,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重新出版.这套教材是辛亥革命后首先出版的"共和国教材",具有代表性.另一套是1947-1949年间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开明幼童国语读本》(全套4册)、《开明儿童国语读本》(全套4册)、《开明少年国语读本》(全套4册),由叶圣陶撰、丰子恺绘,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6月重新出版(后简称《开明国语读本》).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中国史学界对中华民国史的研究即很重视.1956年制定全国十二年科学规划时,《中华民国史》被列入重点项目,仅放在《中国近代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等书之后.1961年为辛亥革命五十周年,我国掀起了研究辛亥革命的高潮,史学家写的论文和专著,辛亥老人写的专文和回忆录,已出版的不下一千余万字,全国政协、各省市政协、文史馆和各出版社收存的稿件,更不计其数,真是盛况空前.就在这年,董老(必武同志)提出要专修民国史和重修清  相似文献   

18.
对清末“新政”,普通高级中学《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现行教材,将其放在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一节中来讲述,不同于原教材将“新政”与“预备立宪”、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等事件同列为促成辛亥革命爆发的革命形势,直接、准确地说明了“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内在联系。那么,清末“新政”为什么是辛亥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呢?仅就教材的表述来解答,学生显然不能信服;单从“新政”始于1901年、“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的时间差来理解,也不够科学、全面。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研究,从清中叶到辛亥革命,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已经经历了封建专制和旧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时期."五四"以前的"旧红学",主要是指封建文人以其宇宙观和文艺观对《红楼梦》的评论."五四"以后,由胡适和俞平伯建树的"新红学",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学者以实验主义哲学研究《红楼梦》的产物.一辛亥革命,赶跑了皇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封建专制的庞大肌体,繁殖和滋养这个肌体的整个社会基础,却原封未动.革命果实很快被帝国主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国际教育”研究是近年来日本教育研究一个值得重视的新动向,而且,其发展势头较锐。“教育国际化”是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作为日本教育改革“第一目标”提出来的,得到全社会的响应。1990年,日本出版了第一部《国际教育事典》,调动日本国内外355名学者编写了1200余个条目,洋洋800页。同年8月,在东京又成立了“日本国际教育学会”,明确提出建立一门跨学科的“国际教育学”。此外,日本还出版发行《国际教育交流新闻》报纸。 本文作者西村俊一是日本国际教育学会副会长、东京学艺大学副教授,著有《现代中国与华侨教育》等书。本文日文原名为《学会设立的经纬》,编译时,译者对原标题作了改动,删去了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