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红楼梦》第四回或“护官符”认定为《红楼梦》一书的“总纲”是“左”的艺思想的产物,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在“红学”研究上的反映,这种“左”的观点目前仍有影响,应给予拔乱反正。《红楼梦》前五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对全书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中第五回,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观看“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并聆听《红楼梦》“仙曲”对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遭遇和归缩以及全书的基本情节和结局作出总体安排,因此,《红楼梦》中第五回应为全书的“总纲”。  相似文献   

2.
《红搂梦》有没有一个总纲,读《红楼梦》以第几回为总纲,这也是二百年来红学家们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最先提出总纲来的是脂砚斋,他在“甲戎本”第一回“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四句旁批道:“四句乃一部总纲。”道光年间的王希廉则认为第五回“是一部《红楼梦》之纲领。”在“四人帮横行时的评红热中,以第四回为总纲几被定为一尊,粉碎“四人帮”后,一些同志仍持此说。  相似文献   

3.
评《红楼梦》“总纲”之说——《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教学札记●新疆徐福绵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节选了《红楼梦》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段。课本后面附有关资料说:第四回在《红楼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书的各种矛盾与故事情节都与这一回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小说,还是一部爱情小说或描写其他题材的小说,关键在于确定哪一回为全书的总纲。读《红楼梦》究竟应以哪一回为纲,一直是《红楼梦》评价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斗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把<红楼梦>第四回或"护官符"认定为<红楼梦>一书的"总纲"是"左"的文艺思想的产物,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在"红学"研究上的反映.这种"左"的观点目前仍有影响,应给予拔乱反正.<红楼梦>前五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对全书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中第五回,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观看"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并聆听<红楼梦>"仙曲"对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遭遇和归宿以及全书的基本情节和结局作出总体安排.因此,<红楼梦>中第五回应为全书的"总纲".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虽然在前八十回里绝大部分没有结果,但是曹雪芹对于她们的归宿却都有种种暗示。前五回应该说是《红楼梦》全书的“纲”。我们只有认真研读全书之后,才可能悟出雪芹的本意。正如警幻仙姑所说:“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妙;料尔亦未必深明此调,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曲,反成嚼蜡矣。”《第五回》这分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课本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选自古典小说《红楼梦》第四回,原书回目是:“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这一回,是全书思想内容的总纲,是阅读和研究这部小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章节。现在试就第四回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本回在全书中的地位,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同时简单介绍一下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  相似文献   

8.
一.《红楼梦》的闲文 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写阶级斗争之书,而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为该书之总要。这种观点实在不妥。还是脂砚斋有眼力,脂砚斋是这样评的:  相似文献   

9.
如果手头有一张“红楼梦系年表”,那将会给阅读和研究《红楼梦》带来极大的方便。周汝昌的《红楼纪历》(见《红楼梦新证》)和周绍良的《红楼梦系年》(见《红楼梦研究论集》)两文就是在这方面所做的极有意义的铺路工作。细读两文,两位红学大家所编的系年绝大多数竟不谋而合,只有第五回,第六回个别地方有所抵触,这足以说明,尽管《红楼梦》是一部百十万言的巨著,它的系年还是有根可寻,可以编写的。现把两文中几个编年不一致的地方细作一考辨,并对文中的某些说法谈一谈本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给予后代作家丰厚的滋养.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巨匠茅盾,深深接受了《红楼梦》的艺术熏陶,并在其传世名著《子夜》中,灵活借鉴、运用了《红楼梦》的若干写作艺术手法.可贵的是,茅盾并非对《红楼梦》进行机械的照搬与模仿,而是将其创作经验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中,因此,两者在某些地方处于“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语)一、《子夜》对《红楼梦》结构艺术的借鉴《子夜》对《红楼梦》最重要的借鉴,是在小说的宏观结构方面.我们知道,《红楼梦》以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作为全书的艺术纲领.通过宝玉遇见警幻仙姑,翻阅“薄命司”中所陈图册,以及聆听仙女们演唱的“红楼梦”曲调,点出小说的主人公并暗示了他们的命运,勾勒了小说情节的基本发展趋势.因此,第五回对于全书来说讲,起着一种提纲挚领的作用.换言之,《红楼梦》通过某个中心情节,用一组相  相似文献   

11.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选自《红楼梦》第四回,这一回“在《红楼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书的各种矛盾与故事情节都与这一回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特别是揭露四大家族权势与豪富的‘护官符’,不仅是本文的核心,也是全书的总纲。”该文被选入初中语文第六册。在反复教学的基础上,我深深体会到,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所要告诉学生的,无非是封建官场的黑暗和封建官吏的无耻,只要把贾雨村这一形象分析透彻了,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我给贾雨村的结论是:人世负义汉,官场变色龙。贾雨村负义,课文和课文后面的资料为我们揭示了三重非同…  相似文献   

12.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92年版的《红楼梦》第三回 ,在第一段中有这样的文句 :“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的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 ,复抬起轿子。”而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5 7年 1 0月第 1版《红楼梦》第三回此处的文句是 :“另换了四个眉目秀洁的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抬着轿子。”此版本是以程乙本为底本点校的。比较二处的文句 ,有两点不同 :( 1 )前处的“三四个”“衣帽周全”在后处作“四个”“眉目秀洁”。 ( 2 )前处的逗号、“复”字在后处没有。在其他版本的《红楼梦》中 ,此处文句或同前或同后。《红楼梦》自写成即广为传抄…  相似文献   

13.
《林黛玉进贾府》,是曹雪芹精心结构的一篇文字,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从第一回到第五回犹如全书的“序幕”或“缩影”,第六回才开始展开故事情节。作者写这前五回的目的,是将自己的创作意图、作品的主题主线、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归宿等等,作若明若暗、或详或略的提示,  相似文献   

14.
从妇女问题的视角看,《红楼梦》是反映封建社会末期妇女问题的百科全书。它抒发了对封建礼教桎梏下的妇女的悲惨遭遇的极大同情和对残害妇女的封建制度的不满情绪。一种崭新的妇女观、恋爱婚姻观和婚姻道德观已在《红楼梦》中萌生。 一、万艳同悲与女清男浊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是全书反映妇女问题的总纲。金陵十二钗,全是“薄命司”中人:宝玉在太虚幻境喝的茶,名“千红一窟(哭)”;饮的酒,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有着这样的一个图谶:“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凤,其判云:凡鸟偏从未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材;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相似文献   

16.
“清廉”从对做官者的要求之一进而成为第一要求的历史考察──从《红楼梦》的“官箴”谈起吕友仁《红楼梦》第九十九回的回目是“守官箴恶奴同破例阅邸报老舅自担惊”。其中的“官箴”当作何解?窃以为说者多不了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的注文是:“官箴,本...  相似文献   

17.
名著《红楼梦》第八回,对红楼故事有着提纲挈领的意义。《红楼梦》写封建贵族家庭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写封建社会上下尊卑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种种社会生活现象,是通过宝、钗、黛三人的爱情悲剧和婚姻悲剧,具体讲是“黛死钗嫁,宝玉出走”这样一条情节贯穿线来展开和表现的。《红楼梦》第八回是书中这三个主要人物第一次集中活动,是“木石姻缘、金玉良缘”矛盾冲突和力量消长的第一次的表现,是他们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对争取周围支持的不同前景的第一次显露,是他们爱情婚姻悲剧发展走向和结局的第一次暗示。因此,第八回可以说是《红楼梦》的总纲。  相似文献   

18.
亚里斯多德把悲剧结构划分为“头”、“身”、“尾”三个部分。如果说《红楼梦》的前五回可以看作是这部伟大悲剧的“头”,那么,我认为第六回即是从“头”到“身”必须经过的“颈”。我杜撰一个“颈”字,是说第六回是带有关键性的一回。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共有10条,我认为,概括起来讲“创新、人文、情感”是纲中之纲,只有抓住了这一纲,才能做到纲举目张。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性质.基于这一点,结合我校近几年开展的情商教育课题研究,笔者认为,把情商教育渗透于《品德和社会》之中,是一个极好的契机.在开展情商教育向《品德与社会》渗透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一总纲、二途径、三方法、四步骤”的教育渗透模式. 一、总纲引领明渗透 “一总纲”指的是在《品德与社会》中渗透情商教育时,以“教材为依据,课堂为阵地,活动为载体,家庭为延伸”为总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