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教学的现状数学分析是大专院校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师范专科来说更是如此。一方面讲授的学时多(约占专业课程总学时的1/3),授课周期长(两年四学期),内容难度大;另一方面它是后继课程,如微分方程,概率统计,复变函数,实变函数等必不可缺的基础。特别是它与中学数学有着紧密联系,为中学数学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园地。有人亦称数学分析为师专数学专业的“主干课”,大概也是基于上述事实和原因吧!由此,该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与否,  相似文献   

2.
“经济数学基础”是电大经济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也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它内容多(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初步两部分),学时少,这给大家的学习带来了不少困难。为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该课程的期末复习,本文将从期末考试的角度出发,逐章给出重点和基本教学要求以及与重点内容相关的题例,以便大家尽快掌握重点,有的放矢地搞好期末复习,真正学好“经济数学基础”这门课。  相似文献   

3.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电路是电气工程、电子工程和计算机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电子技术的入门课,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按照93级教学计划,本课程电视学时为36(36讲),采用专题讲授形式,每讲分两个标准本(25分钟/本),面授学时为19,必做实验5个。  相似文献   

4.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电路是电气工程、电子工程和计算机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电子技术的入门课,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按照93级教学计划,本课程电视学时为36(36讲),采用专题讲授形式,每讲分两个标准本(25分钟/本),面授学时为19,必做实验5  相似文献   

5.
一、视听教材建设回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校十年来,视听教材从无到有,音像教材的编制,由少至多,大体经历了“知识讲座”、“课堂搬家”、“探索改造”三个时期。教材内容包括理工、文科,经济管理、农科等大类和专业。据初步统计,十年来电大使用音像教材,以学期算,不复计各年级公共课,不包括继续教育的31门课、400学时和电视中专课,共620多门,约3.2万学时。扣除每学期重复使用课程,编制录像课程300余门,1.38万多学时;录音课130多门,0.64万多学时。由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地方自播播出录像课2.35万多学时,录音课0.83万多学时。客观地说,音像教材的建设为广播电视大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教育方针,强调知、体、德的“和谐”发展,“身心健康”,重视增强学生的体力,体育课是学校必修的课程之一。按文部省规定:小学体育课每周三学时;中等以上学校在三学时内增加一节保健课,称“保健体育”课。但是,在我们参观的中学,都保持了每周三学时体育,另外又加一节保健课。还有些学校,高中二年级以后,女生体育课改为每周两学时,另开两学时家政课,男生不学家政,体育课增加到每周四学时。 日本为了增加国民体力,公布了《体育振兴法》,学校体育与保健、安全、环境教育密切结  相似文献   

7.
《机械制图》是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应用平行投影法,将物体分别向空间相互垂直的三个平面上投影,由此得到物体的三视图。本课程教学目的有两个: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将空间物体通过三视图(或多视图)绘制成平面图形的方法;二是要求学生面对三视图(或多视图),读出它所表达的空间物体的实际形状。为了使看图人能够理解画图人的意图,“国家标准”对机械制图的画法作了极为严格和缜密的规定。因此,《机械制图》教学中有两大重点: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国家标准”的内容,这样才能“画出”正确的三…  相似文献   

8.
《电工及电子技术》是一门普遍开设的基础课,教学任务十分繁重。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管理上作了如下探索。 一、规范教学课程,加强教材建设 由于《电工及电子技术》课涉及全校的各专业,且学时要求各有不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电工及电子技术》规范成60学时《地质类》,140学时(强电类)和150学时(弱电类)三种类型。参照高等学校工科电工学课程教学指导小组制定的教学大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方法“引”和“串” 上好一门课犹如做一篇好文章。要求布局合理、条理清晰、过渡自然严密,最后还要来个总(小)结,以简要概括全文。具体在教学中,则相应体现为教学方法“引”和“串”。 教学方法“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课程(章节)学习前,要把该课程(章节)的学习内容、学时分配及重点告诉学生,并  相似文献   

10.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新工科建设的目标。高校作为优质人才培养的基地,必须推行“创新”教育,而课程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和载体,因此创新教育最终要落实到每门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教育部出台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教育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2018〕8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将每门课程都打造成“金课”,可以说是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作为工科院校的必修基础课,构建大学物理“金课”,是大学物理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1.
“学习方法论”课是在探索和研究学习科学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智能,使他们更有效地进行创造性学习的一门新课程。一九八五年下半年,我们选择经济系八五级(包括经济管理和经济学两个专业的学生,共110多人)开设了这门课程,每周一讲(2节课),全学期15讲。一九八六年上半年,我们在教育系八五级继续试教,内容、课时同前。 (一)教学内容: 1、序论:包括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内  相似文献   

12.
“仪器分析”是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分析“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基于“仪器分析”课构建移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有效提高“仪器分析”课的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Ⅰ(以下简称历史必修Ⅰ)教学中,内容多而学时少是海南实验区的教师普遍反映的一大问题。历史必修Ⅰ有九个单元共30课(含3个探究活动课),除其中3课各用2学时外,余下各课都要求在1学时学完,这样至少也要有33个学时。一个学期一个学段每周按4学时排课,充其量也就只有大约36个学时。由于历史必修Ⅰ教学本身难度就大,要求也高,内容再多,加上教师还必须考虑知识的传授、方法的创新、师生的互动、问题的探究、多媒体的运用、教学的测评等诸多方面的要求,所以学时显得特别不足。  相似文献   

14.
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一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日本回到学校后,接受了生物工程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的一门课“专业英语”,在去日本前我曾经讲授过“啤酒酿造工艺学”和“发酵工厂工艺设计”两门课程,也指导过多年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等,在日本做了两年研究员也扩大了对本专业学科发展前沿的认识,虽然讲授“专业英语”这门课是第一次,我还是充满信心、认真地备课。由于教学计划的调整,“专业英语”的教学学时数已经由40减少到30学时,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这里,仅就此谈一点儿个人的体  相似文献   

15.
“道路工程”这门课是我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背景课程,在新的培养方案下,该课程的学时大幅度压缩,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将繁多的教学内容完整有效地传授给学员,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个人的做法,以期与同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数学基础(A)课程是99级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此课程的计划学时为72,课程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多元函数微积分简介、线性代数初步、概率统计基础。鉴于教学安排的原因,本学期这门课程以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两部分内容为主。教材暂借用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线性代数》(施光燕编)和《工程数学》(张尧庭编)。  相似文献   

17.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是一门必修的文化课程。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和能力偏弱,学习数学课程的总学时偏短,各种专业对数学的需求千差万别,学习者对数学学习的心理需求不高,致使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是目前最“难”教学的一门课程。针对目前中职数学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创意数学的课堂教学”,即根据数学课程的功能和教学现状“改造”课堂教学形成“教学创意”,是一件迫在眉睫之事。一、创意地设计教学过程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专业需求和学生需求分为多种层次,例如服务类(烹饪、宾馆、导游)、经济类(财会…  相似文献   

18.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1(1):F0002-F0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我院2006年院级精品课。该课程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中份量最重的一门主干课。本课程共10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90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  相似文献   

1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美国NOVELL公司合作,将在全国开展计算机“网络管理师”培训.计算机“网络管理师”培训开设两门课程:“网络技术基础”和“Netware4网络管理”,共约90学时(含电视授课、面授辅导、上机实习等教学环节).“网络技术基础”是一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电工学(少学时)”是工科非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但由于内容多学时少,在教与学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本文结合我校电工学教学现状,根据笔者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一些建议,希望为接下来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