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琦君 《初中生之友》2011,(13):31-33
<正>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在喊着我说:"小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我就会问:"哪本书呀?""那本橡皮纸的。"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书     
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说:"小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我就会问:"哪本书呀?""那本橡皮纸的."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要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光,给爸爸绣拖鞋面了.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书     
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说:“小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我就会问:“哪本书呀?”“那本橡皮纸的。”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要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光,给爸爸绣拖鞋面了。  相似文献   

4.
最近在读一本厚厚的书,书名叫《发现母亲》,作者王东华。我经常拿着这本书在公共汽车上读,并且时不时地推荐给我旁边的女乘客。我也曾用短信和msn的方式,把书介绍给了几乎所有我认为会对此书感兴趣的朋友。我知道,这是  相似文献   

5.
我读     
正书之初在识字之前,我已爱上书。那时候只要是爸爸妈妈的书,我都要搜来检查,翻看里面可有什么图画。只要发现一张画,总要扭着大人跟我讲故事。一开始讲了,我就贪心地要求长。长了也还是不够的,我还会吵着,"不准完,不准完!"爸爸妈妈受不了啦,实行坚壁清野,再不让有图画的书落入我眼里。没法子了,对着密密麻麻全是黑字的书,我发愁。随便抓一本,我要求爸爸:"讲这个!""不行,这不是故事书。"换一本书,我说:"那讲这个。""也不是故事书。"我心里疑惑爸爸说谎,又无从证实,只好一本书一本书拿来要他讲。终于,爸爸改了口气,"这本吗?嗯,倒可以讲给你听听。"从此,爸爸跟我开讲了《西游记》。  相似文献   

6.
苏轼年轻时写下"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好大的气魄呀!我也不甘示弱,也要多读"天下书"。那就少不了我的"书阁",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我把书按用途分层摆放,《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等知识类书籍置于最高层,第二层摆曹文轩  相似文献   

7.
王晴 《辅导员》2012,(32):47
国庆长假期间,我从书店里淘到本《神童王全》,因为故事太精彩了,读起来那叫一个津津有味!所以,两天一晚的时间,我就把这本书读完了。《神童王全》这本书向我介绍了一个神童成长的故事。王全从电视纪录片里学到一种"技术":在纸上写了字,放在耳朵里面,能听到纸上发出来的声音。王全学了这种"技术"以后,用来作弊,每次考试都能得满  相似文献   

8.
寓言     
正我想慢一点长大,依然相信童话。一位母亲把一本《伊索寓言》给了她的孩子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受到教育并取得进步。但孩子们很快就把书还给了母亲。那位最大的、一脸老成的孩子是这样说的:"这本书不适合我们读!太过幼稚,也太过愚蠢了。我们不会再上当了,不会真的还以为狐狸、狼、乌鸦能够说话;我们早就过了看这些瞎胡闹的年纪!"从这些充满希望的孩子身上,谁还会看不  相似文献   

9.
另眼看大师     
读大一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个旧书摊淘到了渴望已久的《两地书》。这是鲁迅先生和夫人许广平之间的来往书信集。鲁迅先生在《序言》中说:"这一本书,在我们自己,一时是有意思的,但对于别人,却并不如此。其中既没有死呀活呀的热情,也没有花呀月呀的佳句……"显然,先生太过谦虚了,这本书对于别人,实在是大有意思。即如我辈,不读《两地书》,谁会想到一向令人"肃然起敬"的鲁迅先生也可以是这样:"楼下的后面有一片花圃,用有刺的铁丝拦着,我因为要看它有怎样的拦阻力,前几天跳了一回试试。跳出了,但那刺果然有效,给了我两个小伤……"其实,读《两地书》的过程,就是一个你不时会喊出"鲁迅先生原来也这么……"的过程。掩卷之余,你会发现,先生是真的走进了你的心中,除了可敬,还是那么可感、可亲甚至是可笑……我想,不仅是鲁迅先生,一切大师大概都有不为我们所知的真性情。我们读他们的著作,也要读他们的生活,这样才会真的"认识"他们。现在手头又有了虎头的一本《瞧,大师的小样儿》,作者以常人的心态、轻松的笔调为你"爆料"大师们的"小样儿",令人忍俊不禁。本期"时文英华"为大家摘录了部分篇章,让我们再次走近"现代西方哲学史上的‘哥白尼’"康德、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开创者尼采、"近代音乐之父"巴赫、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他们吧。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5岁女童苏菲雅(Sophia Moss),在一个学年里读了875本书,平均一天读2.4本书。学校图书馆里的书几乎都快被她读完了,不得不买新书满足她。小苏菲雅喜滋滋地说,大部分时间,我都拿来看书,我就是喜欢读书。据了解,小苏菲雅的最高纪录是,一星期可读完20本书。有时候,爸妈都看不下去了,因为该睡觉的时间,小苏菲依旧"读得忘我",舍不得把书放下来!小苏菲雅除了爱读书,也喜欢做研究。她就曾写过一篇名为"苏菲雅的宠物:关于超级  相似文献   

11.
正最喜欢的一本书:《踮脚张望的时光》推荐理由:这是一本满满正能量的书,作者用美丽的心情和文字写出了青春里所有快乐和不快乐的事情,伴我走过了学生时代最灰暗的时光。"现在的人为什么老烦躁,第一想得太多,第二书看得太少。"记得杨绛说过这样的话。不过我很庆幸我不是看书少的人,虽然我也老烦躁,但是我依然喜欢看书。那是一种生活的状态。奶奶、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所以我从小就读了很多书。我的第一本书是《红楼梦》,说起来我自己都顿时觉得"高大上",但是那是狗屁不懂瞎看一通,字都认不全。后来慢慢地学全了汉字,就开始读奶  相似文献   

12.
正因为职业习惯,我在看到有关教育方法之类的专著就会多一分关注。拿到这本书,对它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书的题目太长了,只是突出醒目的 "赞赏"两字让我有了翻阅的冲动。书中对赞赏的阐述始于引述《英国的天才研究》一书"人种改良论"部分的两个家族孩童的成长事例。借由这些事例,作者希望传达这样的育人思维:一个完  相似文献   

13.
爱的一天     
孩子们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孩子们又是一本可以让人读懂的书。教师要读懂这本书就必须用你的爱和真诚去感悟,这样才能体会到这本书带给你的无限感动和乐趣。每天早晨晨间活动结束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10月15日阴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书,就像交了一位益友,书是心灵的窗户。"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像在我面前打开一扇扇窗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本书——《卖火柴的小女孩》。  相似文献   

15.
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凑之可以医愚";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书,像交了一位益友";书是窗户,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从童年时期开始我便疯狂地迷恋上了读书,在我成长的不同阶段,我阅读了不同种类的书籍,与书籍一起走过的口了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幼儿园时,我读童话书,它们净化了我的心灵。一本本童话书,把我带入一个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让我感悟到人间的真善美,使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读《绿野仙踪》,我感到人要有同情心,  相似文献   

16.
自从我走进这片乐土我便拥有了读不完的书今天是一本书,明天是一本书今年有一屋书,明年还有一屋书…我的书啊,读也读不完你可知道孩子是我的书我的书啊!每天都给我补充养料让我吸取营养将我的阳刚尽展将我的柔情播放我的书啊!赶走了我的忧烦洗去了我心上的尘埃让我的生活阳光灿烂让我的步伐健稳坚强孩子是我的书我要永远捧读!孩子是我的书@王晓明 @温丰菱  相似文献   

17.
一本书     
那天晚上,玛琪甚至把这件事记在自己的日记里了。在2155年5月17日这一页里,她写道:“今天,托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这是一本很旧的书,玛琪的爷爷有一次告诉过她,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爷爷对他讲,曾经有那么一个时候,所有故事都是印在纸上的。他们翻着这本书,书页已经发黄,皱皱巴巴的。他们读到的字全都静立不动,不像他们通常在荧光屏上看到的那样,不断晃动,真是有趣极了,你说是不是?读到后面,再翻回来看前面的一页时,刚读过的那些字仍然停留在原地。“呀!”托米说:“多浪费呀!我想,这样的书一读完,就得扔掉。我们的电视屏幕上给我…  相似文献   

18.
幽默之页     
●读书甲:“瞧你愁眉苦脸的,什么事呀?”乙:“老师让我们写篇文章,题目是《昨天我干了些啥》。”甲:“那好说,你昨天干了些啥呀?”乙:“喝酒呗。”甲:“你多傻呀,我告诉你吧,你写下去,凡是出现了‘喝酒’的字眼,你就把它改成‘读书’不就成了么?”乙受到启发,笔下来了神:“我一早就起来读了半本书,我想了想,又把后半本也一口气读完了,可是我觉得还不够,于是又到店里去买了一本。回来时在路上迎面遇着李大,一瞧他的眼睛,知道他也读得差不多了。”朋友的儿子读高二,有天晚上打电话给女同学,很不幸被女同学的母亲接到。正为女儿成绩下降着急的…  相似文献   

19.
<正>人的一生要读两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而“有字之书”来源于“无字之书”。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本大大的“无字之书”。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带着我去很多地方旅行,去图书馆里看书。只要到一个城市,爸爸就会带我去寻找图书馆、图书大厦和书城。让我记忆犹新的有天津图书大厦、石家庄图书大厦和开封书城。我打开一本本的书,就像打开一座座魔幻城堡的大门。  相似文献   

20.
读书生涯     
从内地到深圳,我所携带的全部家当仅是一箱书。妻看着我因清理书而被汗水与灰尘涂抹的大花脸,笑着说:“你呀,当真是孔夫子搬家哩———书吊吊的。这辈子恐怕你也只会读几本破书呢!”是啊,经妻这一戏谑,倒回过神来。这半辈子,搬了好几回家,哪次不是几本书?坎坎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