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以文献资料法研究了滨州市旱灾历史,以调查评估法和海因里希法评估了全市建国以来50年旱灾的经济损失,分析了旱灾成因,并提出了减灾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丽江是一个以水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水在旅游资源中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然而,从2009~2012年的3年间,丽江遭遇持续干旱,水资源的短缺不仅对部分景区景观效果造成直接冲击,而且也在旅游目标市场群体中产生了负面影响。在对旅游者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和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的基础上,获取旱情对丽江旅游的影响,获知旅游者对当前丽江旅游满意度的第一手资料,提出应对策略,为旅游抗旱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旱限水位确定综合考虑水库下游河道生态用水、供水对象用水需求、水库蒸渗损失,以其最大需求值作为应供水量,结合特征库容确定相应水位,以便及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确定的石堡川水库旱限水位925.50m已经陕西省防汛抗旱办公室2012年4月25日专家组会议审查通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咸阳近50年来干旱特点及气候特征分析,发现干旱是咸阳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季节分布呈双峰式分布,以冬季最重,其次是春末夏初;地域分布是北少南多,但北部冬旱最明显,其余三季旱月南部多于北部;并通过对温度和降水的趋势分析认为,未来咸阳干旱有加剧趋势。  相似文献   

5.
旱灾一直影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抗旱减灾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近几十年来,中国南方旱灾风险性有增强趋势,探究中国南方旱灾形成机理对农业防旱减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2013年衡阳市旱灾为案例,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与应急管理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旱灾风险性形成机理。利用CI指数法,对2013年衡阳市干旱过程进行了诊断,并计算了7个县域干旱危险度。结果表明,衡阳县干旱日数最大,达150d,常宁市干旱日数最小,为98d。干旱危险度最高是衡南县,衡阳县次之。这种干旱危险性的区域差异,使得衡南县、衡阳县、祁东县成为旱灾高风险区,而常宁市、耒阳市为旱灾低风险区。水利设施不足,抗旱措施不得力,强化了旱灾风险性及其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6.
论唐代的旱灾与政府赈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自然灾害的多发期,尤其是旱灾,极其频繁,共计发生210次,主要集中在夏、秋二季,以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居多.频仍的旱灾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是绝收,引发大面积的饥荒;连锁发生蝗灾和疫灾等次生灾害;导致流民潮的出现和农民起义的爆发.给百姓生活、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并严重影响到社会秩序的稳定.旱灾发生后,唐朝的统治者出于维护自己统治的考虑,及时采取了实物救助、赈贷、蠲免赋税徭役、调粟赈民及节约开支等一系列的赈济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灾害,保障了灾民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7.
A grid and Green-Ampt based(Grid-GA)distributed hydrologic phys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for flood simulation and forecasting in semi-humid and semi-arid basin. Based on topographical information of each grid cell extracted from 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and Green-Ampt infiltration method, the Grid-GA model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redistribution of water content, and consists of vegetation and root interception, evapotranspiration, runoff generation via the excess infiltration mechanism, runoff concentration, and flow routing. The downslope redistribution of soil moisture is explicitly calculated on a grid basis, and water exchange among grids within runoff routing along the river drainage networks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roposed model and Xin’anjiang model were applied to the upper Lushi basin in the Luohe River, a tributary of the Yellow River, with an area of 4 716 km2 for floo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both models perform well in flood simulation and can be used for flood forecasting in semi-humid and semi-arid region.  相似文献   

8.
Regional drought analysis provides useful information for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a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 at multiple time scale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patterns and trends of drought in the Han River Basin, one of the largest tributaries of Yangtze River, China. It was found that, in terms of drought severity, the upper basin of the Han River is the least, while the growing trend is the most conspicuous; a less conspicuous growing trend can be observed in the middle basin; and there is an insignificant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lower basin. Meanwhile, the impact of drought on the Middle Rout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was investigated, 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water intake must be reduced in times of drought, particularly when successive or simultaneous drought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basins of the Han River Basin occur.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substantial information for future water allocation schemes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相似文献   

9.
2010-2012年连续3年春季至夏季的干旱,让有着绿色王国之称的云南成为了缺水地区之一.生活在干旱缺水的压力下,那些与人们自身密切相关的干旱信息是否更易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的“特质焦虑问卷”,在有着干旱经历的昆明大学生中筛选76名被试,将其分为高特质焦虑组和低特质焦虑组,考察在不同干旱信息类型下,特质焦虑对干旱信息加工的影响.研究发现:干旱信息是否与自身相关对被试的反应时间有显著影响;干旱信息是否与自身相关与词语性质2个变量间存在交互作用,即干旱信息与自身关系越密切,加工速度越快;特质焦虑水平不同的被试,在干旱有关信息的加工上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旱灾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中国也是一个旱灾频仍的国家。加大水利建设的投入、采取科学的救灾措施和制定抗旱的预警机制,是提高抗旱能力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和分析灌区灌溉调度、农业生产条件时,常遇到天气“灾变”的问题。若遇到年径流量多、年内分配不均衡的丰水年份,对灌区水库来说,不但需要“放水”灌溉,还要考虑“拦洪”、“弃水”和“蓄水”等问题的合理安排,以减少丰水年可能引起的“涝灾”;若遇到年径流量小的枯水年份,利用水库在丰水期存人的水量,放水灌溉以缓解“旱情”的增加。为了充分利用水库调节径流在时空间重新分布的功能,减少、缓和因天气“灾变”而出现的“旱、涝”问题,了解和掌握来年的年径流量水文气象指标的变化,以决定当年水库运行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因而对来年或中长期年径流量水文指标进行灰色概率预测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旱灾一直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的农业自然灾害,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能够有效、大面积、实时动态地监测旱情.对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旱情监测和预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旱情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末,绥远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政府和社会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救济工作,灾民也采取了力所能及的自救措施,但是由于政局动荡等原因,救灾效果很不理想,饿殍遍地、人民流离失所。本次旱灾救济工作,在防灾方面的教训是能够抗御旱灾的水利设施严重废弃,面对旱灾,广大人民束手无策;同时由于政局动荡等原因,民间存储虚空,无力应对连续四年的大灾。在救灾方面的教训是政府忙于战争,无心也无力救灾;交通不善,严重地制约了救灾工作的开展,土匪横行既加重了灾荒的程度,也限制了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及相关访谈,收集了影响衡阳县洪市镇农户旱灾脆弱性因素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对影响农户旱灾脆弱性的不同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对当地的旱灾脆弱性进行总结与讨论,并提出降低当地旱灾脆弱性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丹江口~襄阳河段的水量平衡问题关系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可调水量计算。通过对该河段支流南河金盆沟水电站建成前后开峰峪水文站与谷城水文站年径流量变化情况的调查分析,定量计算金盘沟水电站运行后对南河的引水水量,进而估算出对丹江口~襄阳河段水量平衡问题的影响程度。提出根据汉江干支流水利开发的需要完善水文站网,提高流量测验精度。  相似文献   

16.
水利工程从两个方面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胁迫:一是自然水文条件的改变;二是河流自然地貌特征的改变.运用河流动态管理、适应性管理理念以及生态水工学原理对淮河流域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问题进行探讨.根据实际情况,在淮河流域不可能进行全面的生态恢复.目前应主要解决枯水季节灌溉用水与河流自净需水、最小生态基流的关系.同时,进行部分河道自然地貌特征和自然岸坡的恢复.在此基础上,逐步恢复河流的历史自然水文特征,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和生物栖息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河流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我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17.
五种蕨类植物抗旱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工盆栽控水,研究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五种蕨类植物银脉凤尾蕨、蜈蚣蕨、肾蕨、普通铁线蕨、狭翅巢蕨和阔叶鳞盖蕨的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和抗旱能力。结果表明:五种蕨类的生理指标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变化,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都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其储养功能逐渐在减弱.以"西南旱灾"为例,综述国内不同专家学者对旱情原因的分析和研究,采用不同学科相互交融渗透的方法,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兼从文化人类学"整体观"的视角,放大尺度去考察西南生态的背景、特点、人类活动及社会诸多因素.希望能够对当前旱灾有一个全面、全新的认识,去树立人类的生态...  相似文献   

19.
汉代河北各类自然灾害记录共计35次,灾害种类有水、蝗、雹、风、旱灾等。发生次数最多的是水灾,约占河北灾害的45%,接近当时全国水灾的10%,危害也最大;水灾和旱灾记录非常悬殊,约为9比1,虽然灾害记录有缺失,但反映出汉代河北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旱灾少也是事实,这对于研究河北环境变迁颇有参考价值。汉代政府救灾措施的主要内容在河北救灾活动中都有表现,内容丰富,效果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封建社会是农业社会,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由于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个体小生产者粮食储备也极其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微弱,常常遇到自然灾害,给人民生活带来困难,给社会增添不稳定因素。在清代,陇东地区气候较为异常,水旱灾害频繁,灾情之严重,堪称历代之最,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水旱灾害面前,政府和人民如何应对;这些救灾措施在当时所取得的了怎样的效果以及对于今人而言有何借鉴意义,这值得我们后人去深思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