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74岁高龄的贾志敏老师,站在讲台上神采奕奕,字正腔圆,对学生循循善诱,丝毫感觉不到岁月带给他的沧桑,反而给人一种深沉与厚重。他手握一支粉笔,站在三尺讲台前,穿梭于学生中,或弯腰或会心一笑,无声润物。这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者,一位永远谦卑的前辈,一位深爱学生的老师。虽然只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带给我们的却是最朴素、最精彩的语文课。本节内容是五年级的《古文今译》,这是一则小古文,只有短短38个字。贾老师用工整漂亮的字书写在黑板上(没有加标点):一人家贫,卖画以度日。一日作画,一年无人问津。  相似文献   

2.
姚逸 《同学少年》2008,(4):32-32
粉笔兴奋地看到,老师拿着教案,站在讲台前开始每天的传道授业,身后是那块沉默的黑板。新的粉笔开始第一次接触他的伙伴——黑板,而黑板无动于衷地接受着对他来说已经麻木的合作。黑板沉默着,沉默地听着老师日复一日的关于字母公式、关于中心思想、关于英语语法的演讲辞,沉默地让老师在他冰冷的脸上化上厚厚的浓妆。粉笔感受到了黑板平滑的脸,以及他沉闷的呼吸。"嘿!"粉笔张着口。他的招呼被老师激昂的讲课声淹没,但没有淹没黑板的耳朵。  相似文献   

3.
谈起老师这个职业似乎就能让人想起三尺讲台,讲台、粉笔、板擦这些具体的东西因为与老师形影不离,在学生的脑海中已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但是如果让学生走向讲台,偶尔在讲台上过一把"老师瘾",是否对于学生学习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小学数学,是学生用数字丈量人生的开始,为学生提供走向讲台的机会,站在老师的角度激发数学兴趣。  相似文献   

4.
趣导教学是通过趣味性引导,完成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本文实录了一堂关于密度应用的趣导教学研讨课,供老师们参考。 上课铃响毕,教师自信而稳健地走上讲台…… 在学生正确地回答了“密度的定义是什么?”后,教师拿起一支粉笔当众一折为二,把粉笔的一半放在讲台上,举着粉笔的另一半问:“这半支粉笔的密度变不  相似文献   

5.
别往他的碗里放苍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常规,又到了课前讲成语故事的时间了。今天走上讲台的4位学生中,有一个陌生面孔。说他陌生,是因为一年多来,我很少听到他在课堂上回答我提出的或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当然更不用说他与别人争论了。这个“小个子”怯怯地走上讲台,我在台下暗暗地为他捏了把汗。“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成语故事是‘逼上梁山’。”“小个子”的声音轻轻的、低低的。只见他微微地抬起头,急慌慌地扫了一下站在最后一排的我,从讲桌上捏起一支粉笔,迅速转过身去,板书他的成语。为了缓和气氛,我故作轻松地插了一句:“平常刘泽云同学很少大声讲话,今天却站…  相似文献   

6.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坐在位子上,他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期待。老师一袭青色的长衫,从门外飘然而入,带来一股宋词的气息。他手上拿着讲义,薄薄的,像一桢蝴蝶标本,里面藏着美丽。他站在讲台上,环视课堂,不要同学们站起来齐声喊“老师好”,他也不装腔作势地说“同学们好”。他的开场白很明了:“上课了。”于是,拿起一支粉笔,转过身,在黑板上有力地写上《凉州词》,作者:王之涣。 老师说:“请同学们先把书本合上,认真听讲。”同学们都把书合上了,整整齐齐地摆在课桌的右上角。“对王之涣我们很熟悉,下面请一位同学站起来背一首…  相似文献   

7.
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簇拥的鲜花,只有一支粉笔,三尺讲台,一块黑板,这就是您挥洒人生的天地。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黑发染上了白霜,脸上爬满了皱纹,当年的孩子已长大成人,当年的学生已功成名就。然而,我的老师,您还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金秋将至,又一个教师节悄悄地来临,同学们,让我们用最朴素、最真诚的话对我们的老师说:“老师,节日快乐!”“老师,您辛苦了!”  相似文献   

8.
新师说     
物理老师:眼镜片圈数总是不断增加,“地中海”总是越来越深。这种生动的画面效果总是令人为这位勤勤恳恳的老师感到担忧。最尴尬的遭遇:某日课堂上。称:“最近某教授考了我一道题:一支粉笔下落时为何总是一跌成三截?我苦思冥想并试验了几天还没有结果,不知同学们有何见解?”课后,该班讲台上的粉笔全都不翼而飞。次日,某学生宣称找到了答案。众人凑上去一看,竟是《小学生10万个为什么》。体育老师:作为一个挺着啤酒肚的体育老师,他的运动能力还真算惊人,脾气更是绝佳,于是往往出现这样的场面:上课铃响时,齐刷刷的站着两排人…  相似文献   

9.
外教     
“丁零零……”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只见门口站着一位身材高大的外国人。他金发碧眼,皮肤白皙。他健步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  相似文献   

10.
[教例] 在教学二年级《校园里的画》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写这课的生字“救”时,总爱漏掉“求”字右上角的一点。纠错时,我请学生们观察老师写字,我故意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错字“(?)”,顿时,一双双小手不约而同举得老高,性急的学生情不自禁惊呼起来: “老师,你掉了一点!”我假装糊涂地瞪大眼睛看着错字,学生们看着我傻傻的不明真相,恨不得马上跑上讲台帮助我这个笨老师。我把一枝红粉笔递给了其中的一个学生,并请他到讲台前来说明缘由,只见他飞快地跑上讲台,用我给他的红色粉笔在写错的  相似文献   

11.
有一种感动叫执著 贾志敏老师,已经七十四岁,仍坚持站着给大家执教《母亲的鼓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三尺讲台,一切还是那么的简单。说起话来还是那样一字一顿,铿锵有力;写起字来,还是那样一笔一画,美观刚健。  相似文献   

12.
惊慌·惊愕     
这是一堂语文课。课文是一篇微型小说。微型小说里写的是在某堂语文课里,学生们发现语文老师讲课中出现了错误,但都不敢作声,只是惊慌地望着老师,最后还是一位大胆的学生勇敢地提出来了。讲台上的语文老师绘声绘色地朗读完这篇微型小说后,他记起在师范学院读书时,语文老师着重强调,给学生分析课文首先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关键句子中又要抓住最准确的字词。于是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这篇微型小说在描写学生知道老师有错却不敢言的心理状况时,作者为什么要用“惊慌”而不能用其他的词,比如“惊愕”。他说:“这篇微型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作者造…  相似文献   

13.
小侦探     
正是上课时间。于老师站在讲台上,表情有些严肃地扫视了一下全班的学生,见大家都正襟危坐认真听讲,这才收回目光,转过身子,手捏粉笔在黑板上写起字来。教室里很静,惟闻粉笔与黑板相摩擦的声音。蓦地,于老师隐约听见教室后面传来“嚓”地一声,声音很  相似文献   

14.
讲台前,周老师笑眯眯地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玩一趟如何?”“太好了!”同学们高兴得跳了起来。“老师有一把进入时光隧道的钥匙,可以带你们跨越30年,进入2034年,看看你们的未来;也可以带你们回到1995年,看看婴儿时的你们是什么样子。一人只有一种选择。请愿意看看自己从前的站在左边,想看看未来的站在右边。”“可能吗?”同学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无法相信周老师的话,可脚下却不知不觉地移动着。看大家都站好了,周老师举起一直握在手中的粉笔说:“同学们,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粉笔,而是进入时光隧道的钥匙。”说完,他将粉笔一折两断,将…  相似文献   

15.
于细微处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年轻的特级教师异地讲课.阶梯教室里坐满了学生以及慕名而来的观摩教师,大家都想一睹这位年轻特级教师的风采。上课铃响起,只见一位相貌平平、腋下夹着讲义的小个子老师,快步走向讲台。他远没有人们想像中的那么儒雅倜傥.台下一阵嘘声。年轻人站在讲台上,平和友善地环顾有些躁动的听众,宣布“上课”,全体学生起立;有一些观摩教师睨着眼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教师示意大家坐下。当他要放下讲义时,发现讲桌上有一层淡淡的粉笔灰,他迅速走下讲台,  相似文献   

16.
余绯 《山东教育》2007,(1):112-112
老师,您是我的灵魂。 您用一支粉笔,书写着美丽的人生。您站在三尺讲台上,两袖清风。当孩子们的顽皮踏在你的心头,当时光的无情刻在你的额上,您依旧带着醉人的笑容,敞开温暖的心扉。无怨无悔辛勤地耕耘!  相似文献   

17.
种粉笔     
童年时代,我做过不少傻事,印象最深的当属“种粉笔”。小学一年级的一个夏天,我在奶奶家的小院子里握着粉笔兴奋地在小黑板上涂涂写写。那时,我认为世界上最神气的职业就是老师。因此在我看来,最威风的事情莫过于写粉笔字了。我兴高采烈地写着唐诗、成语、英语单词等,还不时拿起黑板擦修改,仿佛我真的站在了讲台上,成了一名老师……正当我洋洋得意的时候,“啪”的一声,手中的粉笔断了,变成了短短的两截。我赶忙晃了晃旁边的  相似文献   

18.
<正>"啊!"一支箭射中了易小A大将军,他拼足最后一点气力喊了一声: "冲啊!"易"字大旗迎风飘扬,金戈铁马,将士们海啸般发起进攻……。 "好痛啊!"易小A想摸额头,却触到一截粉笔头。他猛地一抬头,历 史老师正怒发冲冠地站在讲台上呢。 易小A没回过神来,下意识地来了一句豪言壮语:"精忠报国!" "你从古代回来啦?"  相似文献   

19.
传统教学模式中,任课教师三尺讲台,两本参考书,一支粉笔即可完成教学,教师单纯地在讲台上讲、学生被动地坐着听.只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不能体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的学习模式,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把教师、学生、  相似文献   

20.
没想到,在讲台上一站就是34年,经历了岁月的风风雨雨,品尝过生活的酸甜苦辣。尽管有人概括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是: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并把教师划成“九等公民”,说是“九等公民是教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