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术界对于革命历史叙事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的多元性、革命历史叙事的比较、"后革命"视域中革命历史叙事特点以及文学接受与革命历史叙事关系等方面。流变的历程、作家思想和叙事的深层联系、经验教训以及发展可能,均是深化革命历史叙事研究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海登·怀特(Hayden White)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理论拆解了文学、历史与哲学之间的藩篱,从而将史学批评转向了对叙事活动本身的观察。在他看来,历史只能以叙事的方式存在,而叙事则是一种有目的的组织意义的过程。这便使得有关历史的研究具有一种文学叙事学研究的意味。这一理论创见,对于史学研究以及一切有关历史的文本化叙事活动的研究都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学研究和历史研究本来就存在着某种密切的关联,彼此之间常常互相渗透,互相汲取,那种过于严格的学科界限不利于研究的深入。在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之间的相通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文学研究的历史视角就显得愈加不可或缺了。同样,历史研究也从文学研究中得到启发。马克思恩格斯从来都是从历史视角来考察文学的价值的,"美学的观点与史学的观点"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正是他们将文学研究与历史研究融合为一的标志,而这种方法对于历史题材文学创作的研究显得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4.
理解历史文学:叙事塑形与历史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史沟通的角度,把历史文学统一到追问生活意义的叙事本体论上,把握历史文学背后的历史意识取向,是理解和评价历史文学的关键。历史文学是叙事塑形艺术的一种,其基本内涵就是既占有史料又参照生活的故事新编和文学书写。历史事实本身已然逝去,"回到过去"的追踪固然可嘉,历史文学也不排斥去占有史料、辨析渊源的基本工作,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文学的书写的立足完全在于当代生活,历史意识是历史文学得以成立的根本。当代中国历史文学的书写在历史意识和当代立场方面存在着不少缺憾,不少作品流于历史主义。  相似文献   

5.
笔者将马金莲2018年创作的四个中篇小说和以往的小说比较阅读,发现马金莲最新的小说创作,主题意蕴和叙事维度都发生重大转变。在小说的主题表达方面,由乡土言说和女性话语转向"伤害"文学主题的表达,转向对"人的文学"的写作传统的回应;叙事方式则由底层叙事转向文化现代性反思。这种写作和叙事转向不仅具有社会学价值,而且具有哲学批判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马金莲叙事探索的空间应该是广阔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阿瑟·丹图是二战后美国著名的分析的历史哲学家。笔者认为丹图在历史语句的中观层面上为历史叙事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做出了自己的理论贡献。丹图的历史叙事理论体现了历史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张力,同时包含了叙事实在论与叙事观念论的对立与融合;从其历史哲学论述中已经可以窥见他的历史表现的概念萌芽。直到今天,丹图的一些观点仍然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为后现代历史哲学家安克斯密特的历史表现研究提供了启发性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文学的想象与虚构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历史叙事的制约是目前学界关于历史题材文学创作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成功的历史小说,对这部小说的文学叙事和它所依据的史书《三国志》的历史叙事做一些比较,看看前者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了后者的限制,对于我们今天的历史题材创作是有重要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市场化年代的文学叙事有个突出特征,就是文学被市场化意识形态所统一而形成了市场叙事,市场叙事的叙事意识与市场化的现实生存意识保持着一致。任何一种文学叙事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逃离意识形态化,问题在于,怎样追求文学叙事与现实的想象性关系。在市场化年代的文学情境中,认识历史精神和意识形态的基本点,就是找到个体话语与历史话语、个体生命态度与人类总体自由的融合点。意识形态叙事本来不一定与历史叙事、精神叙事、人性叙事分离,文学叙事是历史活动与历史精神的同时叙事,历史与文学的结合也应该是历史与精神一体化的叙事。  相似文献   

9.
“文学”与“历史”作为两种叙事形式,其联系与区别一直引起人文学者的争议。通过梳理学术史上有关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不同表述,将能够确立二者比较的理论基点。本文在分析“历史”概念的二重性及“历史哲学”演进过程的基础上,借助于对西方思想史上不同流派尤其是新历史主义学者观点的回顾,探讨历史与文学在叙事趣味、虚构方式上的类同及叙事特征、言说内容上的差异。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重合与分野,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为开阔的方法论视界。  相似文献   

10.
建国六十年,大陆现代历史叙事呈现出一种集体亮相的红色风景,但却表现出同以往当代历史叙事完全不同的取向,主要反映在:历史主体叙事的多元、立体化,叙事矛盾冲突的历史性转向和对历史过程的揭秘与兴亡之律的探索,反映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下史”的特有规律。  相似文献   

11.
传统社会历史批评的历史观服从于历史总体性的规约.服从于历史宏大叙事的逻辑原则。而新的历史观则认为历史是一种阐释,具有开放性,它服从于阐释者的理论视城和立场。传统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基于它的历史观,文学因此被历史化了,文学叙事具有历史元叙事的特征。而新的文学观则强调文学的叙述功能,叙事是一种象征,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不是反映关系而是想像关系。社会历史批评应该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吸收新的理论养料完成对自身的改变和补充。  相似文献   

12.
新历史主义小说放弃了1930年代"左翼"文学以来的庸俗历史进化论,在个人与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中心与边缘、历史与真实的关系上还原了历史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在叙事策略、话语模式、历史表达等方面形成独特风格,促进了历史与文学之间关系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任何小说(文学)叙事都是民族文化心理和文人心态的反映,李渔小说鲜明的叙事模式主要具有以下特征:"因果叙事"的结构框架,"大团圆"的结构方式,以及强烈的叙事干预和对故事的操纵等叙事策略.李渔的这种叙事模式的成因,大抵有四:首先,是史传文学对李渔小说叙事模式的影响;李渔对历史文化的接受表现在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历史文学重大事件真实性的消解,另一方面,是对史传叙事中议论和叙事人称的认同,其小说中大量的议论笔墨显示出史学意识对作家的渗透和影响.其次,李渔的短篇小说多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也和源远流长的史学叙事在总体上所采取的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有着同样的心理认同与主体态势.这种全知的视角,正与以说教为旨归的拟话本小说创作心态相契合,同时也是李渔身上优越的文人地位的潜意识的体现.复次,李渔的小说叙事也深受说话、戏曲、园林等艺术及观念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表现为李渔叙事模式中那种空间化的叙事结构趋向,使小说的形象构成呈现于共时态的不同空间环境之中,从而使小说的空间布局突破了线性的简单发展脉络,而出现了更为多重的网式结构,这在传统小说的发展史上,是极为重要的理论转向.尤其是在叙述体式上,它的多层次叙事拉开了作家与叙事人的距离,造成叙事角色的变化,对于近现代叙事文学体制生成有着重要的引发与启示意义.仅就这一点而言,李渔在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4.
<乡贤>的历史叙事既疏离意识形态权力元话语叙事模式,又不同于对历史任意"重写",它的策略是:借助于历史"细节"的挖掘,在被忽略或省略的空白处建立自己的叙事,进而探寻人与历史的纠葛和暧昧关系,重塑人与历史的多副面孔.这个策略选择,一方面使文本充盈了历史现场感,让人们触摸到毛茸茸的历史,走进曾被另一种叙述尘封和遮蔽的幽暗而迷人的历史隧道;另一方面使文本中人物活现出独特的历史性格和文学魅力,使我们今天与历史进行深度对话和交流成为可能,或者说,它提供给我们今天与历史进行深度对话和交流的一个策略.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在对农民和乡土的叙事中,显现出由“家族”叙事向“村史”叙事演变的趋势,产生了类似于村史或准村史类的丈本。村史文学的发生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从80年代初的个体历史的叙事,到寻根文学的虚化个体历史叙事,到80年代中期的后寻根小说热衷于乡村的“前”家族历史,再到90年代初《白鹿原》等的家族史叙事,最后演变到90年代未、21世纪初的村史叙事。村史叙事及其文本诞生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也意味着民间话语与民间文化的强烈的生存意识。  相似文献   

16.
当今文学在历史叙事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新时期的历史叙事在叙事立场、人物特征、叙事手法、叙事视角、对古代历史的表现以及对时空概念的把握等多方面都产生了一些新特点。叙事立场更多地采用了民间立场,人物的民间特征愈发突出,叙事手法更加多样,叙事视角以及对历史的表现也更加个体化。  相似文献   

17.
见证文学是指为历史作见证的文学,当代作家在"文革"后的30多年里,通过小说对"文革"进行了自觉而持续的书写,这类丰富多姿的"文革"叙事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现了"文革"历史对于中国社会和个体造成的创伤和破坏,见证了"极端年代"的社会景观和人性景观,这类小说在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确实起到了见证历史的作用,开创了见证叙事的历史传统。论文分析了"文革"叙事的见证功能、如何见证历史以及这类文学叙事见证历史的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文试图从“历史叙事”的重构角度对五十多年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十七年文学”研究进行一次清理,检讨在“重构”这一段“历史叙事”——作为文学史的“十七年文学”研究——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意义”,以及“重构”所指向的“十七年文学”的“过去”与“未来”的意味。  相似文献   

19.
十七年抗日小说的传奇叙事不是偶然的文学现象,它是人类文学园地中传奇文学的一种微型表现,是对中国传奇文学传统的继承、创造与转换,也是文本外讲述历史的时代和文本内历史讲述的时代"共谋"的产物,同时是创作主体对历史的叙事欲望和叙事动机"合力"促成的结果。自然,小说本身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作为"改革文学"的代表作,<陈奂生上城>在时代转折的历史语境中对新文学史上的农民形象进行了有意味的重构,其独特的故事构设和叙事姿态契合了"新时期"之初意识形态对农民的预设和想象,向往"现代化"和作为被启蒙对象的喜剧性的农民形象在新的历史语境中重新获得了合法性.这个农民进城的故事已成为重释"新时期"之初的文学场域的"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