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功能到存在: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形成的特殊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以满足外在社会需要的功能性关系。存在性关系是把师生放在"作为教师的人"与"作为学生的人"的视域中从多种维度分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关注人身心发展的完整性;关注师生人格的平等性;关注交往过程的教育性。存在性师生关系建构的策略是:教师要全面了解和发现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重构自我意识;师生之间相互理解与尊重、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师生关系的冲突分析研究,提出了要正视这种冲突关系,并从树立新型学生观、塑造新型教师角度两大要点合理重塑师生之间的关系,另外从师生关系重塑的角度分析了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师生关系,并对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高度评价。所谓师生关系,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从广义讲,师生关系泛指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相师相学关系。从狭义讲,师生关系特指在学校教育机构中存在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文所讲的师生关系是就狭义而言的,这种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师生关系是学生成长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传统课程背景下容易产生教师人格的扭曲、学生自主性降低、师生交往内容窄化等问题,产生师生情感隔膜。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教育关系,是一种以对话为特点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以真诚与尊重为基础的情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的构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与学生观,以构建充满互动与交流的课堂教学为切入口,改革评价模式,创设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充满对话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良好师生关系建构的观念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构需要以现代人学观、学生观和教师观作为基础。现代人学观强调,师生首先是作为“人”相遇在一起并产生关系的,因而要从人的本质、价值高度审视师生关系;现代教育观强调改变应试训练,提倡师生解放,重视个性与主体性培育;现代学生观强调把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完整的人、学习的人和未来社会的主人;现代教师观包括要有正确的权威观、正确的角色职能观和正确的专业观,强调教师更应以内在精神力量和人格品质影响、感召学生,埋头工作,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6.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其本质是师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师生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师生间的"医患关系"到当今的"一般朋友关系"再到比较前卫的"咨询师和来访者关系"三重境界。第三重境界是目前师生间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其理念是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获得成长。转变角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师爱生、突出爱生、突出教学相长是教师勇攀第三重境界高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论理解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师生之间建立起融洽的理解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理解型的师生关系是"我"与"你"的平等对话关系。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并从"道德危境"入手,在理想的沟通情境下通过与学生对话,才能达到与学生的"视野融合",真正建立起理解型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认识与交往:师生关系的两个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与交往是透析师生关系的两个层次,是分别从认识论和交往理论角度对这一关系所做的规定。从认识论角度,师生关系体现为不断游移变换的主客体关系;从交往角度,师生关系是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群体)之间的角色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9.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一切活动的前提条件,它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氛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现今条件下呈现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学界以往深入探讨了师生关系的分类、性质和特征,展开了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还有中小学教师对师生关系的感受。在思想方法上,师生关系是联系性的关系,而不是比较性的关系,不可比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地位高低和作用大小,"平等"作为一种价值观,不宜用于说明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彼此内心感受到的,相互理解的关系是一种基本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是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各自怀有期待、看法,而彼此知晓,并对对方的内心情感和行为有所感受、领会和认可。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本身就包含着对自己的理解。师生相互理解关系是构成性的,我们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感受和思考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相互理解的良好师生关系,教育的积极作用便易于发生。  相似文献   

11.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一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体,是育人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作者从教师的角度对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车雪琴 《文教资料》2010,(16):159-161
师生关系是学校诸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的影响巨大。传统的师生关系造成了教师和学生的对立与分离,直接影响了教学的顺利开展。面对新的知识观,以及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的冲击,我们必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本文指出,教师应从知、情两个方面引导、帮助、促进学生发展,给学生主动发展、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构建一种合作与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人是第一要素,任何改革首要的是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革。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否认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外部环境和力量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这样的师生关系和学生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更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形式。新课改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在新课改中,教师的传统地位受到冲击,旧的教学关系、师生关系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构筑新型的师生关系已变得十分必要。新课程改革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以新的定位、新的观念来善待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构建一个相互平等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成飞 《职教论坛》2001,(12):28-28
新的世纪已经到来,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对人们的观念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在教育领域表现尤为明显。与传统教育相比,现代师生关系观正在发生顺应时代发展的质的变化,并展示全新的内涵。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建立的一种联系,现代师生关系是一个内容很复杂的概念,从高层次来看,师生关系包含在整个社会的关系体系中,从微观层次看来,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现代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民主型、友爱型、对话型、期待型、合作型等等。民主型师生关系。传统师生关系以专制型最为典型,现代社会则以民主型、…  相似文献   

15.
师生关系及教师角色定位对于学生发展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以教师的学生观和对师生关系的主观体验为切入点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当前中学教师对于师生关系中主要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尚存在不科学、不合理之处。为此,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改善师生关系:培养教师的职业良心,激发教师成长的内驱力;注重教师研究发现性学习,增强教师自我更新能力;及时调适与维护,保持教师积极健康的心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提升教师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成明 《考试周刊》2012,(89):107-108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师生关系被理解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授受关系,教师与学生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本文提出新时期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共生性”为主,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为基本理念,并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理解师生关系的新思路。以期为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使命,传统的师生关系不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建立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树立新的教育民主思想以及新的学生观和新的教师观,纯化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教育活动过程中,师生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二元对立的师生观一直束缚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文章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来剖析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以对建构21世纪平等、民主、理解、对话的师生观提供一种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宋丽雯 《教育教学论坛》2014,(22):26-27,276
师生关系是学校关系的基础与核心。从某种角度而言,师生关系会影响学校的教学关系和教育质量。因此,建立健全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当前教育界一项重要任务。社会环境日新月异,培养出有能力"慎思、明辨、笃行"的下一代,才是国家之幸。  相似文献   

20.
现代师生关系的建构与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化之关键在于“关系”,中国社会自古就是一种伦理、人情的社会。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尊师爱生”的一种代际伦理关系,充满“师道尊严”的压制和顺从。我们现在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合作关系,烙上了市场经济的痕迹。现代师生关系的建构与超越须以传统化为依托,从对传统师生关系的探究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使师生关系转向深厚的人传统和人格平等、权责对等的现代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